-NO.1-
我是2013年9月入伍的大學生女兵,也是首批9月入伍的兵。
兩年義務兵後,按照政策我套改為中士第7年,2021年9月份,上士就滿了,面臨走與留的問題,然而,上士滿後,我的軍齡才只有8年,不符合安排工作。
按照現在政策,我必須幹到四級軍士長,才滿12年安排工作,可是四期結束,我的年齡就到了35-36歲。
同樣是上士班長,同樣的年齡,其他戰友都能回家安排工作,恰恰大學生士兵反而不能,軍營這麼多年,我學的專業也忘了、年齡也大了、地方熟人也沒了,這個時候退役回鄉,我怎麼生存!?
我太難了......
作為大學生士兵,我很感謝部隊的大學生入伍政策,可是對於我們的安置政策,是不是可以調整一下?
《退役軍人保障法》於2021年1月1出台,我明年9月份能不能安排工作?
説真的,我挺急。我身邊也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大學生士兵,因為考慮退役後的安置難題,很多人都選擇在服役2年就退役了。
-NO.2-
女兵,本身就比男兵在退役保障上有差異,我身邊有幾個戰友退役,到現在還沒有工作。
在部隊服役的時候還感覺不到,退役後很多女兵,有的還被人歧視,大部分女兵選擇復學、考研,可我們一些年齡較大的女兵,還有已婚的女兵,選擇在部隊長期服役的怎麼辦?
我當時也是考慮不周全,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再加上對政策不夠了解,就轉改了士官,現在反而感覺被坑了。
現在家裏人還是建議我套改四期,我們單位每年四期名額有,像我這樣有專業,又是骨幹,套改四期是沒問題的。
可一想到年齡大了,以後回到地方,也是困難重重。即使熬到四期安置,到了地方企事業單位,女兵的就業路徑肯定很窄。
聽説以後轉業的門檻,會越來越高,變成逐月領取退役金,如果不放寬服役年限,像我們這些軍齡不夠的,估計也很難符合條件。
當時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的大學生士兵,如今我們的後路退路,在哪裏?
-NO.3-
大學生服役5年以上,可以回去定向招錄,可是畢竟需要考試,而且又有很多的相關規定。
兵員大省,回去安置可能會有難度;兵員稀缺的地方應該有很多機會;部分民族聚居地區復員後就業前景廣闊。
可是我們那邊,安置的工作一直不太好,而且女兵就業安置本來就比男兵差。
現在的政策是,部隊生長的士兵與大學生士兵,在徵、用、退上,過於籠統,應該區分大學生入伍的招、退機制。
據我瞭解,現在入伍的大學生士兵高達75%,專科以上畢業生達到了50%,其中本科畢業將近30%。
國家施行大學生入伍政策,就應該配套出台退路問題,也可以針對大學生士兵現狀,出台一個關於“大學生士兵安置條例”或者“大學生士兵(直招士官)符合安排工作的辦法(暫行)”。
之前服役滿12年就可以安置,主體是面向當兵服役12年,出台的時間是2011年,那個時候,大學生士兵入伍率還很低,現在這麼多大學生士兵湧進來,出口怎麼辦?只管把人招進來了,怎麼退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解決一下?
像我這樣兵齡只有8年10年的,是大學生士兵的“致命問題”,是最大困惑。
學齡不算兵齡,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調整一下,或者在政策上進一步明確一下。
-NO.4-
政策,應該是與時俱進的。
《保障法》明年1月1日出台,相關配套政策解讀,應該給予重視解決!
而且要加快出台!真等不及了,晚了我們這批就成了政策遲滯的犧牲品。
今年以來,大學生入伍,特別是各大媒體對女兵入伍的報道特別多,有很多“清北”的高學歷女大學生,來到了部隊。
女特種兵,女飛行員,女艦艇兵,在各個軍種也都湧現出來。
《退役軍人保障法》已明確,今後軍士也可以逐月領取退役金,但是大家都在關注服役年限是多少,也有糾結到底是逐月好,還是安排工作好?
我只是希望,國家在大學生士兵政策上,涉及到安置這塊,要具備一定可行性的政策出台,目前大學生士兵,從學歷上,有本科,專科,還有博士、碩士的,在羣體上,有在讀的大學生士兵,也有往屆的畢業生,還有直招士官,定向培養士官,都是大學生士兵。
大學生士兵越來越多,應該儘快出台一個有關大學生士兵的政策,明年“兩徵兩退”就要開始了,雙一流大學生士兵成為軍官也已經開始了,這説明,我國在徵兵制度上已經開始改革,大學生人才建設構建也有了,那麼,大學生士兵安置出口問題,是不是也應該與時俱進?
隨着改革強軍步伐,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對士兵的軍事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學生士兵,註定是未來我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力量。
只有退路暢通,才能吸引更多優秀大學畢業生果斷參加!
“老人不吃虧,新人不降低,低保門檻低,長幹保障高。”呼籲《保障法》在大學生士兵政策上,特別是安置問題上,給予重視,抓緊解決!
然而,
離今年12月1日,只剩下十來天,一批戰友即將退伍,肯定是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