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談語文學習:回望征途千山遠,翹首前路萬木春

高考生談語文學習:回望征途千山遠,翹首前路萬木春

寫在前面:

馬嘉蓓同學在2023年高考中,語文成績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為超一本線助了一臂之力。她寫的這篇總結文章既有我語文教學思想與做法的體現,更有自己獨特的語文學習感悟。她的語文學習行動及結果證明:好的語文成績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坐等來的,而是有科學的指導思想與有力的措施。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同學,能從中得到一些深層次的思考。(東阿縣第一中學 吳福木)

文/馬嘉蓓

伏案,起筆,我才猛然發現,對於這一年的語文學習,我有話要説。

第一要旨,我想是積累。

對於語文而言,我想既要積累有形,又要積累無形。有形的即為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沉澱的詩詞錦句、成語文言,投諸文章,定可大放異彩,出奇制勝。無形的也就是語文素養,其實在我看來,是一種經驗。

對於有形的積累,慚愧之意油然而生。我可以説是從小到大一本完整的課外書都沒讀過。是《平凡的世界》、《朝花夕拾》和《駱駝祥子》,是《茶館》、《紅樓夢》、《家》和《童年》是……或許,看到這兒你會為我的貧瘠而嘆息。誰説不是呢,我也如此。在課堂上,我也會對博覽羣書的同學投去敬佩和羨慕的目光,也會對自己的貧瘠感到遺憾和懊惱,面臨高考,我的貧瘠將會暴露無遺。但是幸有老師的強調和自己的執着,我想課本是我的利器。自己涉獵的面兒雖窄,但可以精,就這樣,我對於課本是注入了很多精力的。

除了課本夯實了我的基礎知識,開放的語文課堂也為我助力。特別的語文老師以獨特的方式為我們展開難忘的課堂。《典籍裏的中國》中,無論是孔聖人與《論語》,老子與《道德經》,王陽明與《傳習錄》,還是賈思勰與《齊民要術》,許慎與《説文解字》……這一段段動徹心扉的故事,看完不到兩節課的時間,卻道出他們與書籍一生的故事。觀看的時候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沉重。對於我們文化的沉重感,她,來之不易啊。由此也狠狠地激發了我對於語文的熱愛與學習,也增添了學習時前所未有的敬畏之心。

是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是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現如今我們不過動動嘴皮,就可將他們用生命換來的靈魂留音。每每思考到這兒,我就會想,何不踐行?!就像顏淵所説,“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因此,開放的語文課堂,對我而言不僅僅是語文老師的“拔苗助長”,對於人生更是大有裨益。

對於無形的積累,就是總結,在無形之中成長。稻盛和夫曾説過,要想成功,就得經歷失敗,要在失敗中不斷審視自己,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經歷2022年語文高考,成語的運用考查與以往大相徑庭,也因為自己的貧瘠,可謂吃了一打敗仗。因此我在語文學習中刻意注重成語的積累與運用,再加上吳老師在課堂中也刻意滲透。雖然2023年語文高考有所變動,但是還是儘可能將所學運用於作文中,或許也能達到某種效果。 對於語文學習,我還想到很多關鍵因子,對於我而言也算是一種缺陷。

其一是節奏。但是細想節奏也是積累而來的。是對於狀態和感覺的積累,在每一次練習中,找到那種活躍的狀態,他是什麼樣的,記住這種感覺並且可以自主的調整,這是尤為重要的。其二是書寫,我想這也是積累。下筆,筆鋒隨思維躍動,當你真正投入,你的筆跡是不由自主的呈現出來的,沒有日常的積累,將其變成習慣,在高考施展,我想是絕對不可能的。假設刻意,很難顧全時間,很難把控節奏,結果我想也不會很好。那麼書寫呢,也是我的缺陷,乃至高考時,我的字跡也些許潦草,不算工整,但結局總歸是好的。

對於這一年的語文學習,我是要感謝吳老師的。當我失誤時,語文選擇題才得9分,老師也可以改變思路來鼓勵我,這個事讓我記憶猶新。對我所擁有的期待,我也感受甚深。吳老師在語文方面的學習對我也有不可言説的激勵和啓迪。當了解到我們這一屆,或許是老師所指導的最後一屆學生,深知意義非凡,不敢辜負了老師的栽培與厚望,於高考戰場奮力向前。

這一年的語文學習經歷,深知非此寥寥數語所能講完,但希望我對吳老師的感謝能夠得到傳達。

2023.6.30

壹點號 玫瑰文萃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5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生談語文學習:回望征途千山遠,翹首前路萬木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