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如何保證中小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4月2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教育部基教司司長呂玉剛明確,要處理好“三個時間”,包括必要睡眠時間、學校作息時間、晚上就寢時間等。
小學上課時間不早於8:20,中學不早於8:00
“2020年12月,我司委託有關研究機構對10省市開展了中小學生學業負擔監測。結果顯示,小學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時長分別為9.5小時和8.4小時,不同程度存在睡眠不足問題。”呂玉剛在會上指出。
據悉,為保證中小學生享有充足睡眠時間,4月2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具體而言,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於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於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於23:00。
“為了保障10、9、8,有幾個時間要處理好。”呂玉剛強調,首先是作息時間。《通知》規定,學校早晨上課時間,小學一般不早於8:20,中學一般不早於8:00。“學校上課時間要設置合理,不能過早,否則影響學生起牀。非寄宿制學校還要考慮路途時間這一因素。”
另外,呂玉剛指出,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中午可以合理安排學生午休時間,要根據每個學校的不同情況由學校合理確定。“比如寄宿制學校具備條件,中午學生可以回到宿舍去休息。有的學校雖然不寄宿,但中午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睡眠休息條件。有條件的學校,午休時間可能長一點;不具備條件的學校,午休時間可能短一點……這應由學校、當地去統籌確定。”
“更重要的是晚上就寢時間,不能熬夜,特別是作業沒有做完、或不良生活習慣,比如看手機、玩電腦、沉迷網絡等,影響學生的就寢時間。”呂玉剛強調,這取決於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家長和學生的指導、合作、協商。
3個“中斷機制”保障學生睡眠時間
呂玉剛指出,針對外在因素影響學生睡眠問題,《通知》提出了3個“中斷機制”,要求作業、校外培訓、遊戲都要為學生睡眠讓路。
第一個是作業“中斷”,要求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當然,教師要進行針對性分析,加強輔導,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第二個是校外培訓時間“中斷”,要求校外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線上直播類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00,不得以課前預習、課後鞏固、作業練習、微信羣打卡等任何形式佈置作業。
第三個是遊戲“中斷”,要求各地教育部門按照管理權限,會同相關部門採用技術手段加強監管,確保每日2:00到次日8:00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王心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