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年羹堯必死無疑因為他太把這個東西當回事兒了!
“兔死狗烹”在封建史上的帝王圈子裏屢見不鮮,今天就來聊聊幫助雍正開國的大功臣年羹堯的可悲下場。雖説,雍正皇帝在治國方針上的確有一套,但是,雍正對待大臣十分刻薄,滿朝文武細數下來,深得雍正偏愛的只有區區幾人,年羹堯就是其中的典型。
年羹堯打仗很有一套,陳康祺曾對其評價道:“年雖跋扈不臣,罹大譴,其兵法之靈變,實不愧一時名將之稱。”他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併為大清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治理國家上,雍正時常參考年羹堯的建議。山西巡撫曾上奏朝廷請求耗羨歸公,雍正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只能召來年羹堯商討:“我對這件事的細節知曉甚少,很難做出論斷,所以,把你召來商量,你意下如何?”
後來,律例館修正了新的律法,雍正在讀完後第一時間召見年羹堯,要求年羹堯提出整改的舉措。可以説,在面對年羹堯時,雍正一改先前對羣臣的態度,在朝中甚至連地方官員的任免都請年羹堯發表看法。
在生活中,雍正對於年羹堯的恩賜也是無微不至的。年羹堯的手腕有舊傷,胳膊也染有惡疾,其妻子也卧病在牀多年。雍正經常詢問年羹堯的身體狀況,還特別賞賜給年羹堯一些珍貴靈藥。
雍正對年羹堯的期盼很高,曾語重心長的對年羹堯説:“朕若不是一個出色的明君,那就對不起如此忠心耿耿的你;但是,你若不做一個有能力的大臣,那也無法報答朕的知遇之恩。”並希望年羹堯與自己能夠結下一段千古君臣相知相遇的佳話。
年羹堯在雍正心裏的地位開始下降是因為1724年在進京面聖的過程中,年羹堯命令總督、巡撫等人跪在道路兩旁迎接,等到了京城的時候又騎着高頭大馬大搖大擺的進城,對前來迎接的官員們毫不理睬,就連王公重臣向年羹堯表示問候時,年羹堯也不過是點點頭罷了。
回到京城後,年羹堯成了朝廷的總理事務大臣,所以更加眼高過頂,甚至有時在雍正面前也一副驕橫的樣子。過了段時間,年羹堯離開京城後,受到雍正的一封手諭:“凡人 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 …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
雍正一改先前態度,向年羹堯發起警告,自此,年羹堯的處境越來越糟糕。
實際上,雍正不善於協調滿朝文武大臣的關係,對大部分官員一視同仁的冷漠,對年羹堯的態度卻又好的過分。年羹堯受到了過多的讚譽,也參與了大量國家大事,使年羹堯逐漸邁向了權力核心,野心也隨着權力一併增長。
隨着年羹堯越發乖張傲慢,並逐漸不把皇帝放在眼中,已然忘記了作為臣子的禮節,雍正漸漸對這位得力干將產生忌憚與不滿,最終,下定決心要狠狠整治這個不識好歹的傢伙。雍正針對年羹堯制訂了一系列的懲處措施:
首先,是將時間選在1724年年末,年羹堯進京面聖述職的時候;
其次,就是事先與相關大臣們打好招呼,雍正命他們脱離年羹堯的政治派系,並警惕年羹堯接下來的動作,在政治站位上孤立年羹堯。
此外,雍正還暗示官員們積極揭發年羹堯的劣跡,替處分年羹堯做好基礎工作。
在做好鋪墊後,雍正首先將年羹堯一派的黨羽革職並將年羹堯調離西安老窩,在剪斷了年羹堯的羽翼後阻止其“死灰復燃”。1725年,雍正正式宣佈將年羹堯降職為杭州將軍,並且勒令其交還一切印信。
年羹堯被調走後,滿朝文武大臣看出雍正此時想置年羹堯於死地,於是,便做起了牆倒眾人推的勾當,紛紛站出來兼具揭發年羹堯的惡行。雍正假意藉着滿朝文武皆請奏罷免年羹堯為由,將其貶為平民,並在半年後整理年羹堯罪狀,下令刑部抓捕年羹堯歸案。
四個月後,朝廷議政大臣在雍正的默許下遞交了一份關於年羹堯的處理結果,上面羅列了年羹堯在做官期間的九十二條滔天大罪,並請求雍正將年羹堯處死。雍正在看過奏章後表示,雖説在年羹堯犯下的九十二條滔天大罪中的三十條都足夠讓年羹堯被處以極刑。
但是,念在年羹堯曾在青海一戰中居功至偉,所以,法外開恩允許年羹堯在大獄中自我了斷。年羹堯死後,年氏家族中所有在朝廷當官的全部遭到罷免,而年羹堯的嫡親子孫被押送到邊疆充軍,年羹堯積攢一生的財富通通被朝廷查抄沒收。
就此,一位協助雍正奪取天下的大將軍最終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場悲慘落幕。最後,雍正説道: “年羹堯深負朕恩,擅作威福,開賄賂之門,因種種敗露,不得己執法,以為人臣負恩罔上者誡。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
話説,程咬金也是功高蓋主,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卻完全沒被皇帝懷疑,就是因為程咬金骨子裏根本沒把權力當回事。 可是又有論點説年羹堯罪不至死,只是被雍正爺借題發揮弄死的… …到底哪種相對比較主流?但太把權力太回事,或者太拿權力顯擺的人自然會招來殺身之禍。
參考資料:
『《清代名人軼事》、《清史稿· 列傳八十二》、《年羹堯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