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對一些歷史人物的刻畫,似乎過於理想化了,呂不韋從頭到腳只是個商人,丞相是他投資所得,一口一個為了大秦也是虛偽。嬴政這個演員不甚理想,沒有絲毫霸氣,秦始皇可是千古一帝,並非誰都能演出他的風采。而李斯左一個大秦右一個天下,更讓人感覺彆扭。真實的李斯,終究只是個糧倉裏的''碩鼠'',關鍵時刻出賣了嬴政,出賣了大秦。
01李斯的成功,在於懂得嬴政的心
李斯是有才,不過在《大秦賦》裏被誇大了:彷彿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韓國派使者來修水渠,李斯一眼看出門道;呂不韋讓姚賈當成蟜的師傅,李斯卻説呂不韋醉翁之意不在酒;趙國派遣毛遂來秦,李斯深知趙國意圖,凡此種種,似乎李斯像周公一樣可預知未來。
大秦賦:李斯拜到呂不韋門下
實際上,李斯初到秦國,頗為落魄,他想方設法接近呂不韋,然後通過呂不韋做了嬴政身邊小小的郎官。他得到秦始皇的賞識,自然不像《大秦賦》裏那般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而是靠着揣摩嬴政的心思,一步步高昇。
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逐利成為潮流。大秦重視實用主義,也是以利興國強國,秦人想要出人頭地,就多殺敵人,簡單粗暴。而李斯也是追逐利益的典型代表,秦國是片適合他生長的土壤。
郎官,顯然還不符合李斯的利益,要想追求更大的利益,得到嬴政的賞識是最重要的,而要想得到嬴政的賞識,就要善於揣摩嬴政的心意,説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都要讓嬴政滿意。
大秦賦:郎官李斯
嬴政野心勃勃,志在天下,李斯便進言要加快消滅六國的進程,還拿出具體的方案——這點不得不佩服李斯,確實是嬴政的好下屬——對六國權臣或收買,或暗殺,或離間,先搞亂六國內部,再從外部用武力完成統一。
李斯的方案很對嬴政的胃口,李斯自然也由不入流的小官升為長史,而後又拜為客卿,具體負責此方案的實施。正當李斯步步高昇之際,秦國出了一點小插曲,差點斷送了李斯的前程,也差點斷送了秦國的統一大業。
因為鄭國派使臣修水渠弱秦疲秦的陰謀敗露,大秦開始驅逐他國投奔來的人才。既是為了大秦數百年的基業長青,更是為了自己的前程不被斷送,李斯再次上書,及時制止了嬴政的逐客行為。
大秦賦裏的嬴政
此後,李斯更得嬴政信任,並升為廷尉、丞相,終於坐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也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位子。
02李斯口中的''天下''只是個藉口,自私自利是他的本質
應該説,李斯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秦統一之後,也為大秦建設出了力,只不過這些行為,依然是在圍繞着嬴政的心思、圍繞着自身的權位。從一個小吏,到如今位極人臣的丞相,李斯再沒有了當年的氣魄與膽識,唯恐一不小心觸怒了秦始皇,失去眼前的榮華富貴。
比如嬴政對分封制深惡痛絕,認為分封制導致了戰國的混亂局面,當有大臣提議分封諸王以鞏固邊境時,李斯毫不客氣地批評了這一想法。李斯幫助秦始皇完成了從分封制到郡縣治的轉型,建立了封建社會的君主集中制,這在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大秦賦:李斯為嬴政做事
李斯的所作所為,終究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李斯口中的''天下''只是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本質上是個極度自私自利的人。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李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向侵犯者開刀。
韓非子,法家集大成者,才華不在李斯之下,也是嬴政一直想追求的人才,尤其是看完韓非子的著作後,這種想法越發強烈。為此,秦國大舉進攻韓國,迫使韓國派遣韓非子為使臣到秦國。
韓非子乃是李斯的同學,有着''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的感情,當年同在荀子門下求學。韓非子雖有才華,奈何有口吃的毛病,而且韓國不識人才,韓非子的變法願望在韓國始終得不到實現,卻在秦國有了可以施展的空間。
大秦賦:求學時期的韓非子和李斯
可一旦韓非子得到重用,受威脅最大的是誰?當然是李斯。當年呂不韋貴為丞相風光一時,後來不也是讓他李斯取代了嗎?前車之鑑,讓李斯內心極度惶恐。人都有自私的心理,然而李斯的自私過了頭,他不顧同窗之情,下藥毒害了韓非子,此時他的''天下''在哪裏?如果韓非子也能得到秦王重用,豈不是對大秦更有利?李斯的本質,顯露無疑。
03真正自私的人,表面看起來忠誠,關鍵時刻背叛了嬴政
用現在的話來説,李斯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表面上看他忠於大秦、忠於嬴政,可是當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脅時,他甚至出賣了嬴政、出賣了大秦。
秦始皇生前沒有立太子,他對扶蘇的感情比較複雜,一則是因為扶蘇的母親乃是華陽太后所選,屬於楚系一族,楚系一族在秦國根基深厚,曾經為難過嬴政。二則扶蘇與秦始皇的理念有不同之處,而且多次勸諫秦始皇,秦始皇一怒之下派他和蒙恬戍邊。
大秦賦:大秦虎狼之師
不過在秦始皇的眼中,扶蘇仍然是帝國皇位的不二人選。試想一下,如果扶蘇順利繼位,大秦帝國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滅亡嗎?不會,扶蘇對秦始皇過激政策的調整,會延續大秦國運,歷史也會繼續改寫。
三十萬秦軍精鋭,從邊境到咸陽的直道,忠心耿耿的蒙恬,如此優越的條件,扶蘇卻沒敢用。老實巴交的扶蘇,被一紙偽詔害得自殺,而這罪魁禍首便是李斯。
是的,罪魁禍首不是趙高,也不是胡亥,而是李斯。太監趙高陰險,因為和蒙家的矛盾,害怕扶蘇上台後自己這種小人沒有好日子過,所以和胡亥合謀篡改詔書。李斯乃是大秦丞相,如果李斯明確反對,十個趙高也成不了事,而胡亥前面還有十幾個哥哥,怎麼着也輪不到他。
大秦賦:嬴政大婚,婚後皇子相爭
可是趙高抓住了李斯的軟肋,僅用了一個藉口便讓李斯背叛了大秦和嬴政,那就是扶蘇繼位後,會重用蒙恬等能力比李斯還高的大臣,那李斯奮鬥一生的榮華富貴,不都打了水漂了嗎?
也是天滅大秦,秦始皇英明一世,沒想到去世時身邊竟是些小人。曾經威震六國的始皇帝,如今卻成了趙高、胡亥和李斯的玩偶。
胡亥的成功,導致了包括扶蘇在內的十幾位皇子的喪生,更導致了大秦的快速滅亡。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最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胡亥不是秦始皇,也沒有當大秦皇帝的本事,終日追求享樂。都是為了自己,趙高、胡亥和李斯的矛盾日益惡化,最終在趙高的構陷下,李斯被誣陷入獄,處以夷三族、具五刑並腰斬的刑罰。可憐李斯一生利己,最終被更利己的趙高和胡亥所害,榮華富貴終成過眼雲煙。
大秦賦:一個精明的商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結束語
還是小吏之時,李斯曾經將廁所的老鼠和糧倉的老鼠進行了比較,認為糧倉的老鼠更好,有吃有喝也不怕人打擾。出於劇情的需要,李斯在《大秦賦》中確實被神化了,説到底,李斯只是糧倉裏的''碩鼠'',即便是做到了丞相,他依然為了一己之私,親手斷送了大秦的輝煌,也將自己送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