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鼓勵醫科研究生兼修MPH,培養醫防結合複合型人才

  1月26日,教育部在《關於解決醫學人才短缺加強公共衞生人才培養的提案》答覆中表示,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公共衞生人才培養工作,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層次、多類型的公共衞生人才培養體系,為國家公共衞生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教育部:鼓勵醫科研究生兼修MPH,培養醫防結合複合型人才

  關於在政策層面調控醫學衞生人才培養供給和使用,發揮醫教協同在醫學院校臨牀醫學生招生規模、地區佈局、分層發展等方面的統籌功能,滿足緊缺專業人才的需求的建議,教育部表示:

  一是健全完善醫學教育質量評估認證制度。2020年教育部臨牀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通過了WFME的機構認定,標誌着我國醫學教育標準和認證體系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醫學教育質量得到國際認可。截至2019年底,已經完成了106所院校的專業認證的現場考察和36所院校的前期考察,佔全部應認證院校的88.5%,接受認證的全部學校對認證工作總體情況表示滿意。臨牀醫學專業認證的實施帶給中國醫學教育的影響是多方面和深層次的,在醫學教育更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教學改革、夯實並不斷提升人才培養基本質量、建立自我質量保障體系、構建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專業認證制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加快緊缺專業人才培養。根據《高等教育法》有關規定,制定分學科專業招生計劃屬高校辦學自主權。為引導高校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和戰略必爭的重點領域,加快緊缺人才培養,準備戰略人才,教育部在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管理中,啓動實施“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在保障高校自主權前提下,通過專項計劃實施,引導高校精準擴大相關急需學科領域人才培養規模。2020年,教育部將“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納入支持範圍,對83家培養單位的研究生招生計劃予以專項支持,並要求高校按比例予以配套支持,實現公共衞生和預防醫學相關學科研究生招生計劃翻倍。

  三是優化醫學院校佈局結構。按照《教育部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省份在逐校明確存量高校辦學定位、服務面向、主要學科專業佈局和辦學規模的基礎上,根據優化結構、補充短板原則科學制定了本地區“十三五”時期包括醫學院校等各類院校設置規劃,並報教育部備案,作為“十三五”時期高校設置工作的基本依據。依據規劃,“十三五”時期,共設置(包括新設、更名、升格)醫學類普通高等學校46所,進一步優化了醫學類院校佈局結構。

  2020年9月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醫學教育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教育部將加快推進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在臨牀醫學專業認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中醫、護理、藥學等專業認證,構建醫學專業全覆蓋的認證體系。發揮好專業認證的激勵和約束作用,逐步將認證結果結果向社會公佈,對認證不合格的醫學院校限期整改,整改仍不達標的取消相關專業的招生資格。同時,教育部將在研究“十四五”高校設置工作時,指導各省在統籌考慮各地醫學類院校已有佈局基礎上,認真研究,系統謀劃,全面做好“十四五”高校規劃設置,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關於加強預防醫學與公共衞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補足公共衞生教育的短板,加強公共衞生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基層公共衞生人才能力的提升的建議,答覆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預防醫學與公共衞生人才培養工作:

  一是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專業課程體系。2018年,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要求: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後要具有從事常規公共衞生服務工作,監測人羣健康相關狀況,預防控制疾病和健康危害事件,執行公共政策、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衞生標準,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研究和實施公共衞生策略與措施的能力,要了解全球公共衞生狀況,瞭解各類國際衞生組織和著名非政府組織的工作領域及其內容;必須安排預防醫學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適當安排衞生政策與公共衞生管理相關課程。

  二是進一步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教育部加強醫教協同,不斷強化公共衞生與臨牀複合人才培養。探索研究生階段複合型公共衞生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培養單位深化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與公共衞生學科相融通的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多學科背景的公共衞生師資隊伍建設,將醫學檢測、醫學救治、健康護理、營養支持、衞生應急、衞生監督執法、醫療信息分析、健康諮詢、心理疏導等納入培養內容,多學科交叉培養現代公共衞生事業所需要的複合型人才。支持培養單位試點“醫學+MPH”雙學位項目,鼓勵全日制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護理學等醫科研究生兼修MPH,培養醫防結合複合型人才。

  三是完善教學基地建設,加強公共衞生實踐教學。要求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必須有集中性實踐環節,包括在有資質的教學醫院進行臨牀見習與臨牀實習,以及在公共衞生機構見習、社區和公共衞生現場實踐與服務。公共衞生實踐教學必須有穩定的臨牀教學基地和預防醫學教學基地,臨牀教學基地要求學校必須擁有不少於1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用於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臨牀實習;預防醫學教學基地要求疾病預防與控制機構等不少於2個。教學基地必須有從事教學的組織機構和團隊,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職務或職稱水平的師資力量,有完善的教學管理和嚴格的教學質量評估制度以及學生實習所必需的學習、生活保障條件,要不斷加強各類教學基地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並有相關渠道獲得資金的支持。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強化預防醫學本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加強醫學院校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醫院的醫教研合作。將公共衞生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計劃作為公共衞生研究生教育的主體培養計劃,創立發展公共衞生博士專業學位教育,開展多學科背景下的公共衞生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加大高層次專業人才供給,將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相關學科專業納入“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持範圍,增加專項研究生招生計劃數量,在“十四五”期間持續擴大培養規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66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部:鼓勵醫科研究生兼修MPH,培養醫防結合複合型人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