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幕,就是大臣犯罪後,皇帝龍顏大怒,讓人推出去將其誅九族。
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被誅九族的人很少,有歷史記錄的被誅九族的人,只有兩人。
誅九族是古代的一項重罪,雖然古代有凌遲、車裂、腰斬等眾多酷刑,但這些刑罰主要針對犯罪者本人的,而誅九族,除了犯罪者本人外,還會牽扯到犯罪者的親屬,它的血腥程度超過了車裂、凌遲等酷刑,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罰。古代皇帝對誅九族的刑罰使用也是慎之又慎,除了謀反、謀逆等重罪外,很少會對大臣施行誅九族的重罪,所以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非常少。
誅九族中的“九族”,指人的九族親屬,有兩種説法,第一種是指人的上自高王母、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母、王母、曾王母、高王母的九族親屬;第二種説法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指姑與其子(姑表姊妹,姑表兄弟)、姊妹與其子(甥女,甥男)、女兒與其子(孫女,孫男)、己之同族(母父、兄弟、男兒);母族三是指母之父族(姥爺一家)、母之母族(姥姥的孃家、姥姥家)、從母與其子(從母姊妹,從母兄弟);妻族二是指姥之父族(岳父一家)、姥之母族(岳母的孃家、姥姥家)。
這兩種説法,不論哪一種,都會牽連到很多人,小家族中,可能會牽連幾十人被誅殺,而世家大族,由於人數眾多,所以一旦被誅九族,就會牽連進數百人被殺,而這些人大多是無辜的。
一、楊玄感
誅九族起源於商鞅變法中的夷三族法。
夷三族中的“三族”,指父母、兄弟和妻子,但也有的説是指“父親、母親和妻子”三族,前者只牽連幾個人,後者則要牽連3個家族。夷三族法,隨着秦漢等時期的發展,逐漸從夷三族,變成了夷五族、夷七族,以至到隋煬帝時期,發展成了誅九族,並出現了第一個被誅九族之人。
歷史上第一個被誅九族的人,是隋朝的重臣楊玄感,楊玄感的父親是隋朝重臣楊素,他幫助隋文帝楊堅滅掉了隋朝,因功被隋文帝封為越國公,楊玄感自身功勳不多,但他藉助父親的功勳,被授予隋朝柱國將軍。楊素死後,楊玄感繼承父親楊素爵位,做了楚國公,升任禮部尚書。
楊玄感在隋煬帝時期,權勢越來越大,朋黨越來越多,這讓隋煬帝開始猜忌起了他,但是隋煬帝太過自大,沒有及時打壓楊玄感,以至在他第二次遠征高句麗時,勞民傷財,惹起了民怨,百姓紛紛起兵反他,楊玄感也乘機起兵反隋煬帝,但楊玄感低估了隋煬帝的能力,他率兵回來後,很快鎮壓住了楊玄感的叛亂,而楊玄感為了避免被俘受辱,所以讓弟弟提前殺了他。
雖然楊玄感已經死了,但隋煬帝對楊玄感的恨意沒有消解,他為了泄恨,將楊玄感分屍,還暴曬三天,最後,還將楊玄感誅九族,楊玄感的親屬都被隋煬帝給處死了,還將其楊姓改為了“梟”姓。
二、方孝孺
方孝孺是明朝時期的大儒,他是明朝大儒宋濂的學生,由於朱元璋性格殘暴,所以不論是宋濂,還是方孝孺,都沒有得到他的真正重用,宋濂還被朱元璋所殺。但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性格善良,推崇儒家學説,所以他當皇帝后,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等儒生得到了重用,但這些儒生學識好,卻不是治國理政的高手,也沒有軍事才能,也間接的導致了朱允炆最後的失敗。
朱允炆當皇帝后,由於北方的幾個藩王,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實力太過強大,所以他也效仿漢景帝開始削藩,但這招致了燕王朱棣的不滿,他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發動了靖難之役。
這場大戰中,朱允炆受儒學的影響,不願背上殺叔叔的惡名,下令士兵不許傷害燕王朱棣,這束縛了前線士兵的手腳,使士兵不敢放開手和燕王朱棣廝殺。同時,士兵前線廝殺時,朱允炆還將心思放在和方孝孺等人研究恢復周禮上,以及朱允炆用人不當等,導致前線士兵節節敗退,最終燕王朱棣順利渡過長江,攻破了南京城。朱允炆在皇宮大火中消失,朱棣則做了皇帝。
城破後,方孝孺被朱棣生擒。由於方孝孺名氣大,在讀書人中的很有影響力,所以朱棣打算藉助方孝孺,讓天下儒生都歸順於他。朱棣沒有殺方孝孺,還打算重用方孝孺,讓方孝孺給他寫登基詔書。但方孝孺是一個有文氣節的文人,他不願背叛朱允炆,不肯給朱棣寫登基詔書,這惹怒了朱棣,他威脅方孝孺道:“難道你不怕被誅九族?”方孝孺懟道:“誅十族又能如何?”
這讓朱棣火冒三丈,隨即下令將方孝孺誅十族,除了方孝孺的九族親屬外,還有方孝孺的學生,也遭牽連被殺。方孝孺是明朝的大儒,他的學生很多,所以此次遭牽連被殺的人多達8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