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七年(1619)的二月,在寒冷的遼東大地上,依然是冰天雪地。天氣狀況根本不適合行軍作戰,但大明的財政狀況早已經千瘡百孔了,已經經不起持續的戰爭損耗。
各路人馬已經徵調在即,在內閣和兵部越來越嚴厲的催促下,明軍主帥楊鎬顧不上北路軍將領馬林和東路軍將領劉綎提出的推後進軍的建議,決定四路大軍同時出擊,並把尚方寶劍懸掛于軍門,以嚴軍紀。
二月二十五日,明朝四路大軍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出擊,就這樣,八萬來自大明九邊重鎮和南北各省的官兵們在白山黑水間,艱難跋涉、迤邐前行,向着未知的黑暗和悲慘的結局出發。
往期閲讀
將帥不合:明將劉綖長嘆“楊爺與俺自不相好,必要致死!”
薩爾滸之戰前,主帥楊鎬為何嚴懲明軍“借人頭”!
明廷這次兵分四路、犁庭掃穴,合圍努爾哈赤的老巢赫圖阿拉(史稱興京,故址在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境內),兵源來自四面八方,有從九邊重鎮徵集入關的士兵: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各發精騎
有道是“天時地利人和”,反觀明軍這一方,似乎一條都不佔。首先説天氣,農曆二月,南方已經是春暖花開,遼東卻是冰天雪地,出征的南兵
在後金盤踞的遼東地區,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在遼東的南兵稟報稱,有數千人“凍折手足不能動移”,而且還遭受着“墮指裂膚之慘”,戰鬥力勢必大打折扣。
在遼東作戰,不熟悉地形,來自四面八方的官兵沒有協同作戰的經歷,東路軍將領重新練兵的建議,又被主帥楊鎬否決,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朝鮮方面的史料《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了戰前,朝鮮元帥姜弘立與劉綎的一段談話。
……姜又問:“進兵何速也?” 劉綎回答:“兵家勝籌,惟在得天時、得地利、順人心而已。天氣尚寒,不可謂得天時也,道路泥濘,不可謂得地利也,俺不得主柄,奈何?”
天氣惡劣,地形不熟、將帥不合,這樣的情況,如何能打勝仗?
▲ 楊鎬會同薊遼總督汪可受、遼東巡撫周永春等人,確定了二月誓師出兵的日期。
楊鎬兵分四路的戰法長期飽受批評,被認為是輕敵,分散自身優勢兵力的取死之道。楊鎬真的是自大與輕敵嗎?從他給朝廷報告來看,楊鎬對當時明軍的實際情況心中是有數的,但在兵部給事中方從哲等人急如星火的催戰令下,楊鎬若再不迅速進軍,恐怕自己也要惹禍上身。那麼,他有沒有可能在不分兵的情況下進軍?答案是否定的。
只是紙上談兵的話,10萬兵力不過是個數據,但放在實際中,那是很龐大的軍隊,要佔多大的物理空間?何況還有輜重、車馬載具等還要佔用更多的地方。
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其著作《戰爭論》中有段名言:“一支10萬人的 軍隊如果編成一個縱隊,也就是説沿着一條道路不間斷的行軍,那麼這個縱隊的首尾絕不可能在同一天到達目的地。”
薩爾滸明軍也是面臨這樣的情況。若楊鎬不分兵,這10萬明軍使用單獨一條路線行軍,不僅隊伍排列過長,而且會嚴重延遲行軍速度,大概先頭部隊已走到薩爾滸戰場,後尾還在撫順關。況且這種一條長龍拖拖拉拉地走,一旦中間某部受到攻擊,後方很容易陷入混亂。
雖然楊鎬兵分四路的具體方案不見得有多高明,但以行軍的具體情況而言, 明軍分兵是必然的。
明軍進攻目標是後金都城赫圖阿拉。如果集中兵力以最短的進軍路線,集中優勢兵力發動突襲,拿下此城是為上策;再不然,明軍可依靠數量上的優勢相互策應,採取穩紮穩打的戰略,逐步縮小包圍圈,也是一個穩妥的方法。
但是,此刻的楊鎬已經顧不上這麼多了,只求分進合擊、速戰速決,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赫圖阿拉發動向心進攻。其中山海關總兵杜松的西路軍和開原總兵馬林的北路軍為主力,遼東總兵李如柏指揮的南路軍與赫圖阿拉距離最近,卻並不負擔主要作戰任務。東路軍遼陽總兵劉綎兵少器劣,道路險遠,進軍最為兇險。
其實,四路明軍出動之前,作戰企圖即為後金偵知。努爾哈赤探知明軍行動後,認為明軍南北二路道路險阻,路途遙遠,不能即至,宜先敗東路和西路明軍,於是決定採取“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擊破的作戰方針,將6萬兵力集結于都城附近,準備迎戰。
在作戰計劃方面,楊鎬既沒有為各軍指派相互配合策應的作戰任務。四路明軍總兵都稱“主將”,互不統屬,在300公里長的戰線上分頭推進,近乎各自為戰。在這種混亂的部署下,楊鎬在大軍出征後即失去對部隊的掌控。
整個戰役期間,他坐鎮瀋陽,一沒派部隊偵察,二未掌握一支強大的預備隊隨時投入關鍵戰場,對敵情和前線戰況始終處於茫然狀態。直到西路軍兵敗的消息傳來之時,楊鎬才知道全線崩潰已不可避免。
為了以壯聲勢,出師之前,楊鎬直接派人通知努爾哈赤,直言天朝王師47萬大軍將興師問罪。有人認為這是楊鎬犯了兵家大忌,等於將己方行動計劃透露給對方,甚至將其視作通敵。
實際上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要瞞住後金,來個突然襲擊是不可能的,楊鎬此舉大概也是深知明軍準備不足,欲虛張聲勢讓努爾哈赤知難而退。
至於在薩爾滸大戰中,努爾哈赤是如何知道明軍的具體位置,有研究者認為是出了內奸,如楊鎬通敵、李如柏通敵等在坊間流傳的説法經久不衰,實際都是子虛烏有。你想,楊鎬是明朝的封疆大吏,手持尚方寶劍行事,他怎麼能與初露鋒芒的努爾哈赤通敵?他也想建功立業、威震遼東!
戰前明軍對敵情瞭解很有限,但努爾哈赤一方則在各路佈置了哨探,明軍每經過一處,就會有探子向努爾哈赤報告,從三月一日,接到明軍逼近撫順關開始,沿途撫順路、寬河路方向的明軍動態也都被後金偵知。努爾哈赤依靠對地理的熟悉和陸續收到的哨探報告,確定了明軍具體位置,並對其進攻路線進行研判, 可以説是做到了知己知彼。
地利
人和
薩爾滸之戰明軍總數在8萬人上下,兵分四路後,每路約2-3萬人,這樣一來人數上的優勢就大打折扣。努爾哈赤是在家門口作戰,佔盡天時地利與人和,他採取“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讀史使人明智,穿過歷史的長河,我們可以看到帝王將相的叱吒風雲,家國曆史的波瀾壯闊,普通人物的悲歡離合,那些生動的人物和細節,其實離我們並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