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昆明市一小學舉辦畢業論文答辯會,
引發爭議。
7月4日,校方回應極目新聞稱,學校注重的是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探究能力的培養,答辯實質上就是項目式學習的展示,並且答辯結果和畢業考等都沒有任何關係。有教育專家認為,學校開展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很好,但沒有必要採取論文答辯的形式,活動成果可採取適合小學生教育特點的方式來展現。
畢業論文答辯會現場▲
小學畢業論文答辯被批成人化
7月3日,昆明市北清實驗學校舉辦的一場小學生畢業論文答辯會,引發不少爭議。有網友表示,展示孩子才能的途徑有很多種,但用論文答辯的方式就是成人化。
網友評論▲
據悉,該校是雲南省首家開展小學生畢業論文答辯會的學校。此次論文答辯內容包含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短視頻對小學生的影響、中國女子服飾變遷探討、秦始皇的功績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智能AI對居家生活的利與弊等。
極目新聞記者從該校官方微信上看到,2021年6月,該校就曾舉辦首屆小學生畢業生論文答辯會,當年的畢業論文題目也是包羅萬象,有“小學生使用手機在性別上自控力的差異研究”,還有“籃球鞋的價值”“微信紅包背後的秘密”等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
該校首屆小學生畢業生論文題目(圖片來源 學校官方微信)▲
記者注意到,上述微信文章中提到,論文答辯目的,不是要同學們寫出多麼有深度且專業性的文章,而是同學們在合作探究中慢慢學習、成長,培養孩子們關心社會生活,聚焦現在和未來,有發現問題以及獨立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驗發現學習的過程和獲得主動探索的經歷。
在2021年答辯會現場,有學者點評稱,非常喜歡學生們的論題,雖然不及碩士、博士論文有廣度、有深度,但是論題小而有趣,真正彰顯了年齡特點和研究能力。
校方:注重的是過程性學習
“今年學校繼續辦第二屆畢業論文答辯會,正是源於家長們對首屆活動的認可。”4日下午,昆明市北清實驗學校小學部德育主任章老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們學校的學生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籌備,約5到6人自由組合形成一個小組,尋找感興趣的話題。在六年級上學期開學的時候,老師會將學生分組後找來的題目審閲,按生活、食品、傳統文化等進行分類,之後給學生予以指導建議。在接下來一年的時間裏,老師會定時瞭解課題進度。
上一屆老師指導學生現場(圖片來源 學校官方微信)▲
“我們不是要學生最後形成一個深度的研究成果,而是注重孩子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口才的訓練。”章老師説,學校邀請的專家在進行答辯點評時,提問也不是問一些高深的學術問題,主要是詢問在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
對於外界的質疑聲,章老師回應稱,任何一個新生事物,剛開始都會面臨質疑聲,但這些質疑主要是因為對學校的辦學目的和初衷不瞭解。“我們組織的答辯和傳統認知中的高校答辯並不相同,學校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小就關心時事,答辯實質上就是項目式學習的一個展示,並且答辯結果和畢業考等都沒有任何關係。”
對此,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學校開展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很好,但沒有必要採取論文答辯的形式。正如校方所言,學校開展活動的目的是啓發學生觀察社會,注重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興趣愛好、發散性思維和科學精神等都是重要內容,但是,活動成果也應該採取適合小學生教育特點的方式來展現。
“論文答辯是高級學段的教育形式之一,有其自身目標、程序、規格等要求。小學階段教育活動採取論文答辯的形式太過於程序化,對於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沒什麼大幫助,弄不好還可能適得其反。”樊秀娣認為。
來源: 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