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説:今年大賽參賽熱度空前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日前,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層次最高、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學科競賽——第十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挪威斯塔萬格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以及中國船舶集團西安精密機械研究所、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等128所院校和科研院所的666件作品入圍全國決賽。最終決出以《“深藍衞士”基於視覺的智能岸艇協同打擊系統》為代表的特等獎54件、以《多關節變速智能仿生魚》為代表的一等獎111件,及以《多功能海洋環境監測平台》為代表的二等獎163件。
提煉行業的“真問題”,錘鍊學生的“真本領”
今年大賽參賽熱度空前,共吸引來自境內外3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985名師生參與。受疫情影響,大賽組織方採用虛擬現實交相融合、線上線下協同辦賽的模式。除了針對評委評審環節設置雲答辯,還針對模型水池競賽環節,在江蘇科技大學設置了線下賽場。參賽選手將作品線下寄送,由志願者通過在線直播形式,進行公開競賽展示。
本次大賽以2021年3月23日蘇伊士運河“長賜號”擱淺事件為背景,基於中國船級社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開發的虛擬測試系統,設計高精度仿真測試場景,考察參賽選手的算法在狹水道對大型運輸船舶的操縱控制能力;大賽還利用上海交通大學(日照)智能船艇測試場積累的實驗數據,設置了水面與水下智能感知的賽道,考察參賽選手的算法在實際海洋環境中識別目標的能力。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表示,大賽涵蓋船海工程、人工智能、航海技術、自動控制等多學科領域賽道,有助於進一步培養交叉學科創新型人才,推動智能船舶、綠色船舶等行業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轉化應用。海洋智能裝備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易宏教授介紹説,海洋裝備的智能化轉型發展,對船海學科人才創新實踐模式提出了新需求,以大賽為平台,以數據為紐帶,希望智能船艇“測試場”成為服務人才培養的“練兵場”。
產學融合育人,青年英才噴湧
江蘇科技大學李志富教授是首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特等獎獲得者,現在他已經成長為冰區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專家,併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回顧當年的參賽經歷,他認為那段經歷豐富了他的知識背景和科研能力,加深了對船舶行業的理解,凝練研究方向,也堅定了他從事船海領域科學研究的信心。現在,他正帶領團隊攻克極地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難題,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智慧。
上海交通大學首屆“黃旭華獎學金”獲得者於特,曾獲第七屆和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的特等獎,畢業後選擇加入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二六研究所工作。大賽中,他作為一名學生“技術總師”與團隊成員攻堅克難打磨作品,讓學會了責任與擔當。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主任薛鴻祥教授説,“革新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培養學生適應行業發展和變革的能力是高校的職責所在。獲得佳績的作品往往是由學生在船海學科知識基礎上,藉助信息、材料、能源等跨學科前沿技術,形成的創新解決方案。”上海交大學船建學院黨委書記周薇表示,為深度融合第一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實踐,學院成立校學生創新中心船建分中心,為船海專業學生提供“課賽融合、以賽促學”的空間,旨在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應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跨專業知識。
中國船級社科創試驗中心主任蔡玉良希望,藉助大賽吸引更多創新人才聚焦行業前沿問題,促進智能船舶測試驗證技術迭代升級,切實推動我國智能船舶與智能航運發展。
本次比賽由中國科協與工信部指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等單位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承辦,圍繞新概念創意設計、艦船模型智能航行與特種作業、海上智能感知、艦船航行虛擬仿真等科目設置11個組別。第三屆“海上爭鋒”中國智能船艇挑戰賽等活動同期舉辦。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