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販棗張飛殺豬,只是三國演義杜撰,歷史上他們的身份並非如此
話説,三國演義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婦孺皆知,膾炙人口,時至今日,更是名揚海內外,甚至還被眾多企業家們奉為經典。在三國演義中,最為突出的當屬劉備集團,因為整部書就是“尊劉貶曹”。
劉備陣營中,關、張二人的人氣可謂頗高,戰鬥力更是數一數二,二人也並稱“萬人敵”,萬軍之中取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更是有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則有虎牢關戰呂布,長板坡一聲喝退百萬曹軍等人盡皆知的故事。説到這裏,很多朋友都會好奇,關、張二人的為何會有如此戰力?
其實,至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從原著中找到,在三國演義中,早年關羽是以販棗為生,後因殺了惡霸,為逃牢獄之災而不得不在外流浪,之後又在涿郡遇到張飛、劉備二人,因志向相投,遂結為兄弟,共創大業。
張飛是涿郡的本地人,世代以殺豬為業,為人也是非常豪爽,與關羽、劉備一見更是視如故交。簡單地來説,關羽出身很普通,在社會上從事最底層、最平凡的工作,卻因看不慣仗勢欺人的惡霸與社會的醜陋現象,而出手造成了命案。
雖然説那個年代的當局闇弱無能,可那些當官的老爺也不是擺設,為了逃往,關羽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所幸在他最為貧困潦倒的時候遇到了他們二人,一場酒,一席話,三人頓時成為了生死之交,至此,三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正式踏上了歷史的舞台。
再來説説張飛,他的背景就比關羽強的太多了,也更為江湖。張飛在本地有着一份家業,從事着一份不用愁吃愁喝的營生。
可是,因為他的性格太過於豪爽,再加上多年並未遇到真正的知己而一直默默無聞,直到他遇到了劉、關二人。説的文雅一些,就是三個陌生人在一場酒後英雄惜英雄,志向相投,如再説得通俗點,那就是這場酒讓張飛喝得太舒服了,喝嗨了。
於是,張飛腦子一熱就將自己所有的家業全都變賣,傾盡家財來陪兩位哥哥一起創業,張飛從來不想後果,説幹就是幹!這些內容,都僅僅只是對關張二人早期出場的介紹,至於他們的功夫,則只是一筆帶過罷了。
曾有網友調侃道,關、張二人的武功是在打棗與殺豬的過程不斷積累經驗值,最終領悟了武學的真諦,成為了萬人敵(只是調侃,不要當真)。
而更為荒謬的則是在後來很多各種版本的影視中,關羽又被編為了賣綠豆的販子,難道賣賣綠豆也能成為武學聖?這簡直就是瞎扯了?
在正史《三國志》中記載,關羽原本的“字”為長生,在後來才改為字雲長的,是河東郡解縣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運城人,被稱之為“美髯公”。關羽的家族在當地不能説是豪門望族,但也算是一個不愁温飽的書香世家。關公“夜讀春秋”的典故,想必對於歷史比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
一個有一定文化涵養,又能讀懂《春秋》的人,被説成是一個靠打棗的為生餬口的販子,這個差距可就太大了。在《三國志》中,張飛字益德,是幽州涿郡人,也就是現在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
張飛在涿郡可以説可是豪門了,而且是個文化人,書法方面非常有造詣,而且家中的產業非常多,劉、關、張三人在結拜的時候所在的桃園,就是張飛他們家的產業,就是這樣的一個土豪,豈能是靠殺豬過活?
因此,從正史來看,關、張二人的販棗與殺豬的職業都是站不住腳的,更不能説從這之中領悟到真正的武學。
據後世的學者們的推測,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間尚武成風,關、張二人的武藝可能就是從小拜學名師,苦練勤學,再加上他們的天賦異稟,才造就了一身好武藝。
説到這裏,很多朋友應該也都知道了,《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經典的名著,但其畢竟不是歷史,只是一部小説罷了,什麼是小説?加單的來説就是作者通過一些史實資料然後再加上自己的杜撰,然後編成的故事。
所以,大家不要將小説中所杜撰的內容真的當成了真正的歷史,也不要到處沒有依據的高談闊論,否則,可能會鬧出笑話。
本文參考資料:《三國演義》,《品三國》,《三國志·蜀書·關羽張飛傳》,《百度百科相關詞條——三國演義,歷史上真正的關羽與張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