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案例背景】

《平均數》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其中一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作用,會計算平均數,會利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斷的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數據的作用和統計對決策的作用。

根據教學目標,考慮到目前的信息技術手段、智能家居用品、互聯網軟件及技術已經非常發達及成熟,再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備課時,有意識地讓小米AI音箱走進課堂,讓小AI同學成為學生的學伴,老師的助手,同時利用IPAD、騰訊文檔、蘋果盒子,讓學生運用新手段、新技術去收集數據、整理數據,體驗科技的先進,讓課堂更高效,使課堂更智慧。

【案例描述 】

教學片斷1:創設懸疑情境,探討新課內容

師: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交新朋友?(老師也喜歡新朋友,也喜歡新同學,今天老師還帶了二位新朋友和四(4)班的小朋友一起來學習新的知識

師:“讓我們來看第一位朋友(出示柯南圖片)。”

學生齊喊:“柯南”

師:“沒錯,小偵探柯南最拿手的就是破案,但今天他碰到了一個難題,同學們能幫他出出主意嗎”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老師播放用《Tiger Rhythm》音樂及快閃的形式製作的PPT短片,利用音樂節奏感強、容易讓人緊張的特點創設緊張的“身高1.5米的小馬被淹死在平均水深1.4米的小河裏”的場景,吸引學生去思考,同時讓學生感覺在一場音響效果極佳的電影院裏。

師:為什麼身高1.5米的小馬會淹死在平均水深1.4米的小河裏。

生:因為1.4米是平均水深

師:平均水深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等我們完成3個活動後,同學們肯定可以理解為什麼小馬會被淹死。

【創設以柯南破案的情境,加上快閃製造的緊張神秘的場景,不但可以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為課題的引入和新知的教學設置了懸疑,提高學生的求知解秘慾望。】

教學片斷2:重新調整小組人數,在實踐中感知“移多補少”。

(上課前故意將班級48人安排在人數不相等的8個組,每個組分別是7、5、5、9、2、5、6、9人。分座位時,學生覺得奇怪,但老師不告知原因,讓學生帶着疑問進入課堂)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過二週學校要舉辦運動會,其中一項是班級拔河比賽。老師想先在班級裏舉辦拔河比賽。如果按目前的8個小組分成8個隊進行拔河比賽,大家認為合不合理?

學生們都不出聲,轉頭在各小組裏看來看去,數來數去,然後只有2個人的第五小組的學生小聲地説:“不合理”

師:“為什麼?”

生:“我們只有2個人,有些組有9個人,我們肯定沒有他們的力氣大”

(老師趁機出示PPT,讓學生及觀眾更清楚地認識到各小組人數)

師:“那怎麼辦?”

生齊答:“重新安排人數”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好,那同學們思考一下,怎樣重新安排小組人數就會合理一些”

師:“我們先從人數最少的第5組開始,第5組的同學可以從其他組借人,該怎樣借?”

(從第五小組開始,讓各小組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調整,將不相等的各小組人數變成相等人數的小組,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移多補少”。)

師:“剛才我們把多的一組移到少的一組去,使得每個組的人數都一樣,這種移動的方法,我們叫做‘移多補少’”

師:“我們通過‘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到每個組都相同的一個數,那這個數我們就把它叫做平均數”(引出平均數概念)

師:“剛才活動過程中,1、4、8組的同學非常大方,將幾位同學借給了其他的幾個小組,現在8個小組每個組都是6個人了。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班的總人數變了沒?如果現在老師要舉辦拔河選拔賽,公平了嗎?第5小組滿意了嗎?”

生:“總數沒變,現在公平了”

師:“剛才我們通過‘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均數,實際上我們也可以通過計算來算出平均數,讓我們再來看看原來各小組的人數,請同學們把你們的計算方法寫在練習本上”

生:“可以用我們班總人數48除以8,平均數就是6”

師:“那48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把各小組的人數加起來,7+5+5+9+2+5+6+9=48人。

師板書:總數÷份數 (個數)=平均數

師:“我們算出來了平均數,現在來觀察一下這個平均數6,它比最大的9要怎樣?比最小的2要……”

生齊回答:“比最大的9要小,比最小的2要大一些”

師:“沒錯,平均數比數據中最大的數要小,比最小的數要大,它表示的這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它肯定會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之間”

【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平問題,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去感受、理解、總結“移多補少”,也因為對班級人數非常熟悉,很容易理解總數不變、小組數及每組的平均數,從而更易理解和掌握用計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數。 】

教學片斷3:利用小米AI音箱“小AI(愛)同學”隨機報數,學生計算平均數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現在請出我們的第二個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愛,他今天也來到了課堂上,讓我們找一找,他在哪裏?”(師出示小愛機器人圖片)

師:“小愛同學,你在哪裏?”

小愛答:“在,我在這裏,我是小愛同學”

師:“小愛同學,你知道珠光小學四(4)班嗎?”

小愛答:“我知道,四(4)班班主任是劉老師,數學是伍老師,我還知道,班長是李菁,畢梓妍和廖雨萱還獲得過很多演講比賽的獎項,劉泓瑞和朱宇航踢足球可厲害了”

學生聽到與小愛的問答,均露出驚訝、興奮的表情,尤其是被小愛同學點到名的四位同學,眼睛睜得大大的,恨不得想和小愛來個親密接觸。

師:“看來小愛對我們四(4)班瞭解得非常清楚,那我們今天就跟着小愛一起,來做一做練習。好不好”

生一齊整齊且大聲地回答:“好!”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小愛同學,那你能幫我報3個大於100的數嗎?”(PPT演示要求,叫學生做好記錄和計算的準備)

小愛答:“好的,請準備記錄,它們是150、200、100”

(學生馬上在練習上計算,師叫一學生回答,並在黑板上板書演示)。

師:“你是怎樣得出這三個數的平均數?”

生1:“我是通過移多補少得到的,把200移50給100,然後200就剩下了150,100就變成了150,這樣,三個數都是150,所以平均數就是150.”

師:“非常棒,還有其他方法得出平均數的嗎”

生2:“我是算出來的,把150+200+100的加起來是450,再除以3,得數是150。”

師:“為什麼要除以3”

生2:“總共有3個數字”

師:“同學們學得很快,我們再請小愛來幫一忙。”

師:“小愛同學,你能再幫我報5個100以內的數嗎?”

小愛答:“好的,請準備記錄,它們是50、70、30、80、70”

(學生馬上在練習上計算,教師注意學生的計算過程,叫個別學生將作業拍照,利用蘋果盒子同屏到大屏幕,師指着一同學同屏的結果讓學生回答)

生:“我是用50+70+30+80+70的和除以6,得到60,60就是這些數的平均數。

師:“我們觀察兩組數據的平均數,它們分別在哪個範圍?它們的總數又分別是多少?”

生:“第一個150在100和200之間,第二個60在30和80之間,總數分別是450和300”

師:“小愛幫我們學習了平均數的知識,認識了平均數的特點,我們該怎樣對它啊?“

生齊喊:“小愛同學,謝謝你”

小愛答:“不客氣,誰叫我是四(4)班的好朋友呢”

【提前設置好與小米AI音箱對話的問題,通過對小愛同學的介紹和問答,讓學生感覺到這節課更加神秘,師“生”、生“生”的人機對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慾望,讓課堂的學習氣氛達到了高潮。而小米AI音箱的二次報數,既可以讓學生從簡單的數據計算中鞏固“移多補少”及用計算的方法求平均數,又可以訓練學生的聽算能力。 】

教學片斷4:收集學生的體重和身高數據,計算各小組的平均體重和平均身高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我們現在來看第三個活動,拿起你們的IPAD,用IPAD掃一下屏幕中的二維碼,掃碼進去後,在表格裏填寫你自己的身高體重數據,數據只保留整數。同學們填寫數據的時候,小愛同學也會給大家放鬆放鬆”

師:“小愛同學,來點輕音樂”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學生掃碼填寫,學生填寫過程中,老師將頁面切換到騰訊文檔的頁面,讓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生收集數據的過程和協作完成表格的過程

學生收集完數據後,計算各小組的平均體重和平均身高。教師巡視,叫四至五個完成的同學,將自己的結果拍照,並利用蘋果盒子一起同屏到大屏幕上。

師:“同學們,請將筆放下,我們現在來看一看大屏幕上幾個同學所算的平均體重或平均身高。”

學生回答,然後叫各同學在小組內交流計算的過程和方法

師:“同學們,如果老師將第三組的這位男同學(胖)和第一組的這位女同學(瘦)交換位置,大家估一估這二組的平均體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生:“第一組的平均體重會變多了,第三組的平均體重會變少了。”

師:“為什麼”

生齊笑:“因為去第一組的男同學太胖了”

師:“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碰到平均數,比如,中國女排的平均身高,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中國女性的平均壽命,當然,我們經常聽到或碰到的就是,當每次考試考完後,老師就常説,XX班XX次的考試平均分是多少,你們知道平均分是怎樣算出來的嗎?”

生:“把每個人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總人數。”

師:“同學們非常棒,知道了什麼叫平均數,也知道了平均數的算法,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幾道題。”

【通過騰訊文檔的協同工作功能,讓學生學會使用目前先進、高效的技術與方法,去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運用數據,進一步鞏固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同時也進一步訓練他們的協同、合作的能力,使活動更高效,課堂更智慧。這一活動的時間稍長,小AI同學播放的輕音樂又可舒緩學生的情緒 】

教學片斷5:與小米AI音箱(小愛同學)一起回顧總結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平均數。不知小愛有沒有認真在學習,我們來問問小愛。小愛同學,你知道什麼叫平均數嗎?”

小愛答:“幾個不相等的數,在總數不變的前提下,通過“移多補少”會得到一個相等的數,我們把這個相等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師:“那你們在這節課又學到了什麼?”

生1:“我學會了移多補少”

生2:“我知道用總數÷個數或份數就可以算出平均數”

生3:“我知道平均數比最大的數小,比最小的數大”

師:“看來同學們在這節課學得真不少,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到這裏,下課!”

生:“起立”

生:“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

【小愛同學的歸納總結,也使學生產生了好勝心,爭先恐後地舉手要小結本節課的知識,對平均數的概念和算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

【教師點評】

教師1:開課以全班分組為切入點,易理解,激發學生興趣。活動設計新穎有趣,將信息技術與數學完全融合,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非常好。

教師2:主題引入很新穎,結合實際貼近生活。通過移動組員移多補少實際活動,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平均數的概念。小愛同學報數算平均數十分有趣,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聽算能力,與素養比賽相結合。利用文檔掃碼快速收集數據,不侷限於課堂。

教師3:活動一,讓學生親身通過挪椅子的活動感受移多補少,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數;活動二,利用小愛機器人報數,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聽算能力,也讓學生再次鞏固瞭如何計算平均數;活動三,通過填寫全班人數,利用騰訊文檔,在線展示學生平均身高。在這裏學生再次鞏固了平均數的意義,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師4:本節課設計很好,教師重組教材,讓學生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知識點落實很到位,信息技術手段也使用得豐富多彩,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為一節概念課,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概念知識點切入課堂時,教師沒有給學生太多的交流表達空間,有點操之過急的包辦感。

教師5: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應用的典範,設計按照學生接受程度,有梯度,其中有個問題“這些數在哪個範圍內?”這個問題如果加“分別”這個詞,會提醒學生注意,不要輕易去看150和60在100內的倉促回答,這個問題指向不夠明確,但是點撥語非常到位,老教師的優勢盡顯,厲害,是我輩學習的榜樣!

【教學反思】

備課初期側重於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因此,棄用了課本上的淘氣記錄數據的素材,根據班級有48人的特點,課前故意將各小組人數安排有多有少,然後讓學生在活動中意識到不公平,從而“移多補少”的活動。但活動的開展,就怕學生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後來利用快閃製作的導入故事、與AI同學的一起學習以及掃碼填數並計算的信息技術手段及活動進入組織教學和調控課堂。由於這些信息技術手段學生都是第一次見,尤其是小愛同學介紹四(4)班的情況,讓孩子們非常的驚訝和好奇,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後面的教學與學習活動中去。可以説,AI同學的加入,整節課的教學顯得更輕鬆、更高效。

上完課後,雖然整體教學效果還可以,但個別的細節與環節還是值得反思與改進。

(1)備課時對網速估計不足,導致掃碼填數這一活動時,48名學生加上老師同時進入騰訊文檔,導致很卡,不能及時展示學生收集數據的過程。以後可以考慮換成只由8個組長掃碼,由組長填寫整個小組數據。

(2)通過重新調整小組人數來掌握移多補少的活動效果不明顯,老師包辦得多,應該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移多補少、平均數概念。

(3)小AI同學的使用雖然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小AI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要先對互聯網的信息進行搜索,二至三秒後才能回答老師的問題。問與答之間的停頓時間稍長,在設計中不敢讓小AI同學更多地參與學生的學習中來。同時,作為一線數學教師,只能活用生活中的AI設備,如有專業人士將小AI同學改裝成機器人,讓機器人蔘與課堂,學生的體驗感會更強。

(深圳市南山區珠光小學 李金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515 字。

轉載請註明: AI助力 讓課堂更智慧——《平均數》教學案例及反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