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又稱《孫子》,相傳為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所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代軍事名著。《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評估一個操盤手是否會成功?用《孫子兵法》的語言來解釋就是:
一曰道:即有一個正期望收益的交易系統。
二曰天:即天時,即只有在自己的交易系統出現信號時才行動!實際上這更多的是看自己的耐心和等待、控制力。
三曰地:即地利,盤整是平地,趨勢是山地。唯分清盤與勢,才能因為制宜。
四曰將:即人品,要求操盤手做到:智而不迷,信而有恆,仁而不貪,勇而不懼,嚴於律己。
五曰法:即紀律,交易紀律是否嚴明,規則是否合理。規則即紀律,紀律即規則。
當金融交易遇到思想博大精深的《孫子兵法》,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一起來讀下面這篇文章吧~
01
《孫子兵法》揭示了一般的戰爭規律,提出了戰略上許多卓越的命題,總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戰指導原則,歷來為兵家所推崇,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兵法內容極其豐富,其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進步戰爭,提出了以“道”為首的戰爭制勝條件。《孫子》開篇就説:“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認為戰爭是關係到軍民生死,國家存亡的大事,必須認真進行研究。他主張對戰爭有備無患,提出決定戰爭勝敗的基本因素是“五事”和“七計”。“五事”、“七計”包括了“民”對戰爭的態度、天時地利、將須的指揮能力、軍隊的組織編制制度、訓練程度、戰鬥力強弱,以及賞罰紀律等問題。孫武把“令民與上同意”的“道”(“道”,指政治)放在“五事”、“七計”的首位,表明他很早就認識到了民心的向背、軍心的穩亂這一政治因素與戰爭的關係。這種思想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軍事之“道”引用為金融市場之“趨勢”,市場之“情緒”,順勢交易為盈利首要條件。
(二)重視軍隊建設,提出了文武兼施、刑賞並重的治軍原則和選將標準。孫武認為,要使軍隊“上下同欲”,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必須“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其“文”就是懷柔和重賞,使士卒親附;其“武”就是強迫和嚴刑,使士卒畏服。他非常重視將帥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把“智、信、仁、勇、嚴”作為選拔將帥的標準,要求將帥具有賞罰有信、愛撫士卒、勇敢果斷、嚴明軍紀的良好素養,有“知天知地”的廣博知識和高人一等的指揮才能,並且要有“知諸侯之謀”的政治頭腦。
操盤手亦如軍隊之將帥,強有力的執行紀律素養,以及通曉政治、經濟、金融領域知識及閲讀能力。
(三)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戰爭指導規律和其他一些有價值的作戰指導原則。孫武認為,敵情是“三軍之所恃而動”的依據,戰前必須認真地瞭解和掌握。在作戰中,從進軍、接敵到對峙、交戰,都要十分重視“相敵”,注意觀察各種徵候,準確判斷敵情,在知己方面,孫武提出了“識眾寡之用”,“以虞待不虞”,“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的制勝之道。為了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武提出了一系列作戰指導原則。如充分作好戰爭準備,瞭解敵我軍力對比,兵力部署要從實際出發。進攻行動要突然迅速,將帥指揮要機動靈活,等等。“知彼”亦為市場行情,“知己”亦為交易系統。
(四)反映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孫子》反映出來的軍事哲學思想,達到了他那個時代的頂峯。例如,他在論述制勝條件時,把“五事”和“七計”看作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物質基礎,認為預測戰爭勝負“不可取於鬼神”而“必取於人”,表現了鮮明的無神論和反無命的態度。他注意到了時間和空間在戰爭中的作用,強調“兵貴勝,不貴久”、“兵之情主速”,認為時間因素在戰爭中十分重要。在論述戰爭指導規律時,提倡從戰場實際情況出發,並重視軍心士氣的影響,貫穿了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觀點,強調了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的表現和作用。
唯物客觀和辯證法的思想反映在交易上時,及不要帶有預測觀點,而是根據行情走勢作出策略,兵貴勝,不貴久,我之前強調過,交易的目的在於勝出,盈利是我們交易的積分或者獎勵。
02
在軍事哲學思想方面,孫武同樣走在了同時代甚至超時代軍事家的前列。書中處處包含着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光芒。就其唯物論思想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反對客觀唯心論。 孫武認為“天”不過是:“天者, 陰陽、寒暑、時制也”, 這同宗教神學把“天”看作人格化的神是水火不相容的。在戰爭中,他竭力反對用迷信的方法去預測勝負,主張“禁祥去疑”(《九地》),“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用間》),表現出鮮明的無神論思想。孫武在否定天道鬼神的同時,創造性地實現了軍事領域由占卜決策向科學決策的轉變。
孫武認為,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道、天、地、將、法”五種因素,並對此做了如下解釋:“道者, 令民與上同意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五種因素,無論政治(道)、自然(天、地)、人與經濟(將、法)都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孫武強調指出:“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除此之外,都是不可信的。孫武認為自然界的天是物質的, 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 月有死生”(《虛實篇》),一切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自然界的天時、地利,可以使之服務於軍事鬥爭。
他在《火攻》中對於天時的利用有許多古樸而珍貴的論述。如“晝風久,夜風止”,白天颳了一天風,夜晚風勢就會減弱直至停止,因而這一夜就不宜發起火攻。他還發現“月在箕、壁、翼、軫”四個星宿位置時,必然有大風,可以採取火攻。
金融市場無先知,但可以利用市場情緒、資本流動、基本面以及技術趨勢、均線、阻力支撐作出相應的交易策略。
2. 摒棄主觀唯心論。 孫武在戰爭決策問題上主張力避主觀、力求客觀。如《火攻篇》中説:“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愠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國君不可以因一時憤怒就輕率地發動戰爭,將帥也不可以因一時的惱怒而冒然致戰。符合國家利益就行動,不符合就停止。從國家利害出發,而不是從主觀感情出發,是正確決策的第一步。孫武認為戰爭決策首先立足於“綜合國力”。
《孫子兵法》開卷第一篇就着重論述以“五事七計”預知勝負。“五事七計”就是指綜合國力。孫子曰:“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計篇》)。
金融交易中摒棄情緒及心理。情緒管理之——心情不好不做、分析不透不做、連續虧損不做、無勝算不做。
3. 透過現象看本質。 戰爭現象較之別的社會現象,更難捉摸,更少確實性,更帶所謂‘蓋然性’。因此,對於戰爭現象而言,尤其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製作工夫”,透過現象看本質,使認識不斷深化。孫子在《行軍篇》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可稱為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經典:“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 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這裏所説的“樹動”、“草障”、“鳥起”、“獸駭”是現象, 而“來”、“疑”、“伏”、“覆”才是本質。行情有中假信號、假突破,看清市場的本質,既要把握趨勢。
4. 注重實踐的作用。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這就是唯物論的認識論。戰爭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更是一個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使認識不斷深化、從而達到“真知”的過程。
孫子曰:“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虛實篇》)孫子認為:通過戰爭實踐,即試探性地進攻,可以獲取敵人的真實情況。
策,原是古代運算時用的一種籌碼,轉意為籌謀,出謀劃策。籌劃謀算,研究敵(我)計謀的得失;挑動敵人,掌握敵人的活動規律;偵查敵情,察知敵人的虛實備虞狀況;與敵作試探性的接觸,較量,以發現敵(我)的有餘和不足之處。由此可見,孫子不僅重視對於所獲取材料的分析判斷,而更加重視實地地調查研究。
金融交易中實踐體現出試倉、止損、突破、加倉、止盈的道理,以及投資交易的往復,不斷修正交易系統,尋找精確的入場點位和目標點位。
5. 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孫武認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認清形勢、科學決策、正確指揮,運用戰爭規律指導作戰,是能夠取得戰爭主動權的。
金融市場中交易的一剎那由交易者的行為,或者是交易者設定的自動交易系統的行為,趨勢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動與被動交易之間。
03
在軍事辯證法方面,孫武的思想同樣閃着哲人的光芒。辯證法是哲學裏面的另一個基本問題,是講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運動規律的。辯證法的主要之點:
一是事物內部是可分的,一分為二,負陰抱陽,互為條件,互相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二是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繫的,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的。
三是事物是永恆發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
四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力在於事物內部。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
《孫子兵法》中的辯證法思想主要體現在兩點論、普遍聯繫、永恆發展、矛盾的對立統一這幾個方面。
1.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矛盾分析法。 兩點論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點論是指我們解決問題時要重點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解決主要矛盾時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兩點論”,是孫武考慮和處理問題的重要方法,體現了《孫子兵法》的辯證思維。孫武説:“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九變篇》)。這句話,可以説是孫武認識和解決戰爭中各種矛盾的一把鑰匙。指出,無論攻守、強弱、勞逸、奇正、虛實、遠近等等戰爭中的對立雙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聯的,可以轉化的。比如防禦作戰時,“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虛實篇》)。
“顧此”則“失彼”,不可能天衣無縫,總有弱點,總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實而擊其虛,敵人的主動地位就轉化為被動地位了。所以孫武肯定地説:“敵逸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虛實篇》)。《孫子兵法》的兩點論,還表現在他對陰陽説的靈活運用。孫子説,“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自然之天中,陰陽包括晝夜(晝為陽,夜為陰)、晴雨(晴為陽、雨為陰)等等。可見,軍事上的勝負,與陰陽四時的更替有密切關係。在行軍作戰時,要注意陰陽的利用。孫子在《行軍篇》説:“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孫武認為,駐紮軍隊應該選擇向陽乾燥的地方,避免背陰潮濕的地方。
因為營地在背靠陰濕之地,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和堤防這種地形上,要搶先佔領向陽的一面,並把它作為軍隊的主力或主要翼側的依託。孫武把齊文化中的陰陽説推廣到軍事領域,是樸素辯證法的正確應用,是兩點論的生動體現。《孫子兵法》的傑出命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就是強調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深刻了解、準確把握敵我雙方情況,並找到克敵制勝的途徑和措施。
《軍爭篇》説:“軍爭為利,軍爭為危。”意思是説,軍爭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將帥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處理戰事。在《九變篇》中,孫武對此問題又進一步説明:“是故知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説,明智的將帥考慮問題,總是兼顧到利和害兩個方面。
在有利情況下考慮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順利進行,在不利情況下考慮到有利的方面,就可增強勝利的信心。所以,孫武在《作戰篇》中指出,“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2.普遍聯繫的觀點。孫子分析戰爭,不是單純地就戰爭分析戰爭,就軍事分析軍事;而是運用世界萬物普遍聯繫的觀點對戰爭現象、軍事問題加以考察與解讀。戰爭、軍事與政治是聯繫在一起的。孫武説:“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形篇》),這裏所謂的“道”,就是“令民與上同意”(《計篇》);所説的“法”,就是加強法制,嚴明賞罰。
這就表明政治基礎、民心向背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德國近代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曾論斷:“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則將其深化為“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他們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戰爭、軍事與經濟密不可分。
孫武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又曰:“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作戰篇》)可見一場戰爭,對於國家財力的消耗是何等之巨!如何能夠在戰爭時期避免國力過度消耗,使得百姓免受貧困之苦,這是需要着意解決的問題。戰爭、軍事離不開外交。在談到外交策略時,孫武説:“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道諸侯意圖的時候,不可與之結交);“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將兵威加到敵人頭上,能使其得不到盟國諸侯的配合策應。)“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不爭着去與天下諸侯結交,也不使任何國家的勢力強大,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兵威指向敵人,就可拔取它的城邑,摧毀它的國家。)(《九地篇》)
3.永恆發展的觀點。孫武在書中指出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變化中。孫武把這些變化比作“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勢篇》)。他在《虛實篇》中形容説:“夫兵形象水”,“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象流動的水,時刻處於動勢之中,水沒有固定的形態,戰爭也沒有固定的格局,都在永恆地變化着。他在《勢篇》還指出:“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與亂,勇與怯,強與弱不是固定的,而是變化的。
軍隊的士氣是“朝氣鋭,晝氣惰,暮氣歸”(《軍爭篇》),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戰爭需要的物資和進行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着,“五行無常勝, 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虛實篇》)總之,戰爭及與戰爭相關聯的事物,一切皆變。戰爭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敵我雙方的矛盾鬥爭。為此,孫武認為:將帥必須善於臨事應變,根據敵變而定我之變。“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九變篇》)指揮員只有根據不斷變化的戰爭形勢,才能促使戰爭向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方向轉化。
孫武還指出事物發展變化“度”的問題。事物發展都有一定限度,度是事物發展的關節點,超過了一定的“度”,事物就要走向反面。他在講到愛卒不能驕縱時指出,“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豀;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地形篇》)他強調對士卒關心、愛護,士卒就會赴湯蹈火;但如果超過了一定的“度”,變愛護為驕縱,那樣便會後患無窮,以至無法用來作戰。
4.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在《孫子兵法》中,孫武也進一步指出了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的道理。他説:“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虛實篇》)。意思是説,敵人休整得好,能設法使它疲勞;敵人給養充分,能設法使它飢餓;敵軍駐紮安穩,能夠使它移動。《孫子兵法》對於虛實的分析深刻而精闢。孫子曰:“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勢篇》,要求“避實而擊虛”,“因形而措勝於眾。”(《虛實篇》)變我虛為實、敵實為虛,勝利就有了希望。《孫子兵法》在分析取勝的客觀條件時講到:“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形篇》)。因為敵人發生不發生過失,事在敵人。又説:“勝可知,而不可為”(《形篇》)。勝利是可以預見的,但不能憑主觀願望去取得,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在這點上,毛澤東軍事思想中最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