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今天是第38個教師節,一場名為“鑄信念 育新人”——“致敬好老師”的2022年上海市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今天上午在東方衞視熱播。
“信念的光芒”“信念的温度”“信念的耕耘”……通過情景講述、人物展示、情景朗誦等形式,該主題活動以真人、真事、真情展現了上海教育系統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大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提升高校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風貌和生動實踐。舞台上,一代代滬上教育工作者薪火相傳、接力奮進的畫面,感人至深。
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近年來,上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也湧現出一批尚德樂業、博學善教,“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的思政課教師典範。
華東師範大學思政課教師閆方潔是一位“80後”,但在高校思政課堂的講台上她已經站了十多年。一説到思政課,很多人會覺得不那麼容易親近,可閆老師的思政課卻很受學生歡迎,是學生們每週都盼着上的課。在閆方潔看來,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還要走進社會,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舞台上,她帶着同學們來到楊浦濱江岸線進行沉浸式教學,讓大家切身感受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鉅變,領悟“人民城市”的內涵。
同為“80後”思政課教師,大同中學歷史老師顧博凱的《顧老師講紅色故事》系列短視頻近來在網上深受歡迎,很多人把顧老師稱作“網紅教師”。對於成為“網紅”,顧博凱有自己的解讀:“我覺得這個‘網紅’不僅僅體現在傳播度上,更希望凸顯的是紅的底色。我們身處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所有教師、所有學科、所有課程都有責任用好上海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在講授紅色歷史知識的同時,築牢青少年的紅色基因。”
育人的初心同樣閃耀在抗疫戰場。活動現場,情景講述《共同的堅守》生動展現了上海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師生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為打贏大上海保衞戰貢獻了自己光和熱的温暖瞬間。
“人民滿意”是時代的重託和羣眾的期望。不斷髮展的上海特殊教育,彰顯着城市温度。有教無類不僅是“零拒絕”、更是“高質量”。舞台上,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王蘇講述的2022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周美琴的故事,同樣讓人動容。周美琴是上海市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已默默守護了一羣羣特殊兒童足足35年。在她手中,太多的“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好老師,可以成為點亮學生心中的“明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趙東元的三位愛徒就一起走上舞台,向大家描繪他們眼中的趙老師。
1999年加入趙東元課題組的鄭耿鋒難忘趙老師的堅持:當時放棄了優渥條件剛從海外歸來不久的趙東元,面對極為艱苦的科研條件,帶領着學生白手起家,自己搭建實驗室,幾乎每週工作超過八十個小時,最終打開了介孔材料新世界的大門。
2011年加入趙東元課題組李曉民,對趙老師印象最深的是“熱愛”:“趙老師常説,科研的樂趣在於當我們一次又一次挫敗之後,成功的那一剎那所帶來的快樂。”2016年加入趙東元課題組的田泳,則感慨於趙東元的“初心”:“去年11月,趙老師獲頒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榮譽就立即飛回上海來給本科生上課,證書就裝在手裏的布袋裏。其實我們都知道,給本科生上課的習慣,趙老師20多年來始終不曾間斷,人在外地,必須連夜飛回;為了上課,手術可以推遲。這應該就是一名教師最純樸的初心。”
一生追尋,終身不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活動現場,情景詩朗誦《教育,一生的事業》將人民教育家、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於漪、首屆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王振義、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孔海南、同濟大學教授吳於人、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範靜、、上海市宜川中學附屬學校教師侯荷梅的教書育人故事娓娓道來,再一次激盪起人們的心緒。
隨後,上海青年教師代表在前輩們的帶領下,莊嚴宣誓,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忠誠人民教育事業,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為人師表,敬業愛生,嚴謹治學,修身立德,啓智求真,恪守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注重創新發展,為科教興國上下求索,為民族復興、廣育英才。”
作者:王星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