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生態需正本清源

鄭穎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一經公佈,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其中明確要求“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堅決防止侵害羣眾利益行為,構建教育良好生態”。教育生態如何,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成長,關係到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解決當前義務教育負擔過重的問題,就需要正本清源,讓義務教育生態迴歸本真。

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義務教育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負擔太重了。孩子們總有做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上不完的培訓班,別説“不能愉快地玩耍了”,連睡覺的時間都被擠佔了。“給中小學生減負”的口號喊了很多年,各地的“減負令”不斷推出,可“減負”就像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手上的巨石,每天被推上山,然後又滾下來,如此週而復始。過重的負擔,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義務教育之弊。

為什麼本該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階段,會產生如此嚴重的負擔?全社會的教育焦慮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中華文化歷來重視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從未改變過。教育是剛需,只要高考這根指揮棒在,競爭的重心就會不斷下移,尤其是現在普通高中和職高要50∶50招生分流,巨大的競爭壓力下,很多家長把目光提前到中考、小升初,甚至幼兒園。這種焦慮還來自盲目的攀比,“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裹挾着家長層層加壓,而沒有認真考慮拿來比較的東西是否對孩子成長有益。很多培訓機構為了一己私利在不斷製造、販賣焦慮,“你的購物車裏有孩子的未來嗎?”“你來,我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危言聳聽的廣告詞讓教育焦慮在全社會蔓延。

教育的焦慮帶來的是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很多家長不由感嘆:“明明是義務教育不花錢,怎麼比讀個大學還貴。”其實,國家每年在義務教育階段提供了大量補貼,但過度追求校外培訓,導致額外的教育費用越來越高,不堪重負。氾濫的校外培訓,還嚴重破壞了義務教育的基本價值,違背了公益性的原則。由此衍生了“讀不起書”“不敢生”“養不起”等情緒,對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國之大計產生負面影響。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們要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會考試的機器。少年強則中國強,這個“強”絕不是指分數強,而是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等各項素質綜合發展的“強”。對校外培訓的過度需求和依賴,或許能在“提分”錦標賽中實現短期功利性願望,卻使得不少孩子失去童真、失去自主、失去生成志向的最佳時機,往小裏説,可能影響到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長遠幸福;往大里説,則可能影響到國家發展、民族前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番“雙減”政策的猛藥去苛還專門提出打擊教育領域過度資本化,給資本劃一條底線,公共事業不能淪為資本逐利的暴利行業。這抓住了問題的癥結。為烈火烹油的校外培訓市場冷卻降温,按下的不僅僅是個剎車鍵,更是個安全鍵。這樣的剎車,短時間內可能會引發一些家長的不理解甚至更大的焦慮,但當絕大多數學生進入均等化的教育環境後,久而久之,社會預期也必然得到改變,被畸形教育市場激發起來的焦慮心態也會得到緩解。當下的政策一定會動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這跟反腐敗的道理一樣,但不動個別人的利益,就會讓14億人的整體利益受損。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什麼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啓蒙個體對世界的感知與熱愛,是為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不要讓良心的行業變成逐利的產業,不妨給孩子多一點成長的時間,讓我們一起靜待花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9 字。

轉載請註明: 義務教育生態需正本清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