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哲學是什麼 張載為生民立命的故事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張載哲學是什麼

張載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分為很多種,有哲學思想、教育思想還有政治思想等。今天先來看一看張載的哲學思想。張載哲學的性質很難劃分,有些認為是唯物主義,有些認為是二元論者,總之我們就先來看一下吧。

張載畫像

張載哲學概括起來主要是五種思想理論,第一種是“太虛即氣”的宇宙本體論。張載作為新儒學的理學思想,彌補了原始儒家在本體論上的不足,建立了一個自己的本體論哲學。張載在哲學上公開批判佛道,他的“氣一元論”與佛老唯心理論相對立。張載是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氣”這個概念的人。張載認為氣是宇宙最高本體,太虛即“天”,就是宇宙空間。

第二種是“一物兩體”的辯證法。在張載看來,任何由氣構成的事物都是矛盾對立的統一。事物內部的的對立為“兩”,內部的統一則為“一”。用張載的原話説:“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此天之所以參也。”張載強調“兩”和“一”的互相依存、聯繫,反對將兩者分開來。

第三種是人性論,之前已經具體介紹過了。第四種是道德論。張載的道德論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道德修養必須“變化氣質”、“通蔽開塞”;強調“躬行禮儀”的道德實踐;過程應該劃分為學者、賢人、聖人三個階段。第五種是“大同”理想和自由人格境界思想,這也是宋明理學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體現。

張載為生民立命的故事

張載為生民立命出自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張載流傳千古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段名言對後世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也體現和總結了張載的思想學説和終極理想。這段名言被當代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稱為“橫渠四句”,這個名稱的由來其實很簡單,因為張載出生在現今的陝西眉縣橫渠鎮,被人叫做“橫渠先生”,於是得名。

張載雕像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話的具體含義。如果對這句話進行直譯的話,應該就是“為天下的百姓確立安身立命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這樣理解大體是正確的,因為這句話中的“生民”的確可以用來指人民大眾,而“命”則可以理解為民眾的命運。其實這裏涉及到了儒家一直關注的“安身立命”的話題,也有不同的命運觀之間的碰撞。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被大眾廣泛接受的命運論是這樣的:認為命運是上天早就決定的東西,人是不可能違抗上天決定的命運的,只能任由上天主宰自己的命運。但是張載對命運做了全新的解讀:他認為人有兩種命運,一種就是不可更改的命運,比如生死、貧富等;而另一種命運則完全是有個人的意志來決定的,比如説學識、修養、價值觀等。換句話説,就是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在精神價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的。因此,這句話最準確的解讀就是要使民眾接受教育,掌握各種知識,由他們自己來決定之後的命運,以此來確立生活的意義和精神價值觀念。

這就是張載為生民立命的主要內涵,他給我們最大的啓發就是人是可以扭轉自己的命運的,因為人有無窮的潛力和力量。

張載的作品西銘賞析

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張載《西銘》這篇文章,原名是叫《訂頑》,這是來自他的著作《正蒙·乾稱篇》當中的一篇文章。張載曾經將這篇文章刻錄在他的學堂雙牖的右側,題名為《訂頑》,之後是另一位教育家程頤將題名改為了《西銘》。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以乾坤、天地和父母(包含了男女、夫妻和家庭)為一體,用乾坤確立起感通之德能,同時闡述德能如何從個體之間向家庭延展,然後再推廣到整個天下。

張載雕像

我們來試着解讀一下這篇文章的基本內容。張載《西銘》這篇文章之所以千百年來一直被後世廣為流傳和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這篇文章為人們的安身立命之道構築起了一個共有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天下社會構建了一個宏偉的藍圖。張載認為導致當時社會價值體系經常衝突的思想根源是佛老思想的流行和儒學的衰弱。他認為佛教否定現實世界的存在而追求虛無的涅槃寂靜以及道教否定現實世界運動性而追去個人的長生不老,這是拋棄了對社會責任的擔當的表現。

張載認為佛學和道家學説都不是去和這個世界本真的價值觀,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發揚積極入世、關懷現實的價值觀,而儒家則正好是堅定的積極入世的支持者。於是張載《西銘》這篇文章中就確立了以儒學為根本,同時融合了“天人合一”等理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這篇文章也同時體現了張載想要達到自我和他人、寄託和社會、人類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終極價值理想。


思想家張載的本體論

北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的時期。而在思想方面,一直佔據思想主導地位的儒學思想產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被稱為新儒學的“理學”思想體系。而理學的創立者就是被稱為“北宋五子”的著名思想家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兄弟以及張載。其中張載是這些人中是最用於“創道”的人。他在結合前人思想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張載的本體論的主要內容。

張載雕像

首先是關於世界萬物構成的理論。這個理論的主要含義是:凡事可以描述出來的事物都是確實存在的,凡事存在的東西都是有形態的,而有形態的東西則都是由氣所構成的。而這個氣則是物質唯一的組成形式,也就是説事物的基本組成是物。同時也強調存在的根本是物質,因此張載的這一理論從本質上來就是屬於唯物主義的學説。

第二個理論是關於“氣”的統一論,主要含義是:這個世界不管是無形的太虛還是有形的世間萬物,都是由“氣”或者叫做“元氣”所組成的,而萬物之間千變萬化的形態都是氣的不同表現形式。

第三個則是論述氣的主要特點。氣是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的,氣不會憑空產生或者消失,它是永恆存在的。氣的主要特點就是聚散的區別,而這個聚散也是暫時性的,是會隨時聚攏,隨時散開的。

這就是張載的本體論的主要內容,從他的理論我們可以看出他思想的深邃性和準確性,跟我們今天廣泛傳播的辯證唯物主義在根本問題上是一致的。

張載政治思想述論是什麼

張載是北宋關學學派的創始人,字子厚,1020年出生在鳳翔郿縣橫渠鎮,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眉縣。他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張載尊稱為張子,封先賢,世稱橫渠先生,在奉祀孔廟西廡中排名第38位。他的著名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被現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為“橫渠四句”,在歷代流傳。

《張載政治思想述論》

《張載政治思想概論》的作者並不是張載,而是李焦。這本書是2011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在宋明新儒家學中,張載的學術獨樹一幟,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使後代對張載的政治思想有一些諦解。這本《張載政治思想概論》就是通過文獻的研究、歷史的分析和史實的結合,還有比較研究的方法,從而對張載的政治思想展開了一系列系統並且深入的剖析。研究的路徑是通過挖掘張載的問題意識來展開的,並且藉助於對他的理學層面的分析,揭示了張載政治思想的基礎理論。在這個基礎上,再對他的政治思想體系中的主要制度來進行深度的考察,並指出他在政治思想的實質核心是以民為本。這個在一定的層面上是代表了宋明新儒家的一種政治趨向,也是一種新的民本關係。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一種具有很大意義的政治思想,因此在當時的環境下引起了學界的注意。

解析張載與二程的關係

在我國北宋時期,一直佔據思想主流位置的儒家學説迎來了自己全新的發展,在這一時期,為了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以及鞏固和加強皇帝的統治,出現了一種以儒家思想為基礎,但是其中又夾雜了道家學説和佛學思想的全新思想體系,這就是被人稱為新儒學的理學。理學的出現標誌着儒家學説對於人的思想的控制達到了最頂峯。而創立理學的一共有五個人,就是被後人稱為“北宋五子”的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頤兄弟和張載。其中張載和二程的關係是非常不一般的。

程頤畫像

説起他們的關係,我們就要來看一下他們的生平情況了。張載出生於1020年,是鳳翔郿縣即現今的陝西眉縣橫渠鎮人,而程頤和程顥都是洛陽伊川即現在的河南洛陽伊川縣人,其中程顥生於1032年,程顥比他要小一歲,生於1033年。從年齡上説,張載比二程大了十幾歲,而且他們也不是一個地方的人。但是其實張載是二程的表叔,雖然關係並不是非常緊密,但是也算是親戚了。而説起他們三人在思想上的交流,那就要説到1057年張載赴京趕考的事情了。

在那一年,三十八歲的張載來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參加科舉考試。他和另外兩位大文豪蘇軾和蘇轍一起考取了進士。在候詔待命的時候,受到了當時的宰相張文彥的賞識,讓他在相國寺開課講授《周易》。在這個過程中,他偶然遇到了程頤程顥兩兄弟,雖然年紀比他們要大很多,他還是虛心向他們求教,這使他受益匪淺。

張載和二程的關係還是比較親密的,這不僅得益於他們的親戚關係,也得益於對他們對學問共同的鑽研和探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92 字。

轉載請註明: 張載哲學是什麼 張載為生民立命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