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體制好?沒有標準答案。
體制內外,皆有利弊 ... 學校教育的理念和內容是否和家庭的需求契合度比較高是挺重要的。
1
國際學校生 VS 國內重點初中生:一場談話,好多差異 ...
@高原朵拉
時隔5年,發小已經聊不到一塊了 ...
朵拉和小S是發小,兩人生日就差一個月,現在同處於初二升初三的暑假。
小學四年級,朵拉選擇跟爸爸出國,從此變成了漂泊在外的國際生,小S留在國內,努力學習後考上了某重點初中。
最近,兩個孩子在分別五年後,終於歷史性會面了。
朵拉很激動,但又不知道除了“Hi” 以外如何開場,小S也不知説什麼。於是,只好由我向S媽提問打破僵局,話題自然從補課開始。補什麼科目、為什麼要補、補多長時間、今年中考政策、初三選課分班政策等等。
小S聽到了熟悉的內容,隨即打開了話匣子,開始講今天補課時的打麻將話題,朵拉見縫插針説起自己跟奶奶學的鬥地主,小S又開始聊ABCD同學的成績、上課表現、他們的家長如何如何。小S很健談,眉飛色舞,滔滔不絕,但話題始終圍繞“學校”和“考試”兩個點。
朵拉幾次想插入話題,卻不得要領。比如,小S吐槽校服的顏色樣式,朵拉插入説“我們的校服只有上體育課時穿”,小S接到“我們體育課的校服是印有號碼的”,然後開始説起學校操場小怎麼上體育課,中考體育考什麼項目等。
再比如,小S説同學們都不願意選政治課,朵拉説“政治很有意思啊”,可再往下聊便發現兩個人談論的不是同一個“政治”,小S説的是政治考試,比如什麼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朵拉想説的是模擬聯合國活動上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朵拉很想主導話題,於是問小S有什麼興趣愛好,小S想都沒想説沒有。S媽補充説用手機打遊戲啊,小S説 “那不算,我打得不好”。
再問喜歡什麼學科,小S説沒有喜歡的,只有不得不喜歡的,數學老師太厲害了!S媽補充説沒有喜歡的學科,只有考試成績還不錯的科目。
再問,那有沒有講課特別有意思的老師,小S説那就是物理老師了,他説話嘴瓢。再問,你將來想學什麼,小S説不知道。於是,話題再度飄回了學校……
分別時,我們祝小S明年中考順利,並約好中考後再見。
2
從“體制內”走向“體制外”:各有優勢,“適合”最重要!
@東方欲曉
本想讓孩子在體制內完成基礎教育階段,再到美國讀大學,但孩子入讀一年級就不適應,二年級我們就轉到了國際學校。
在體制內外讀書,感受有什麼差別呢?對於這個話題,我真的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説。
我自己是到美國讀的研究生,也蹭過本科的課。對比國內大學,我只能説對美國的大學是無比豔羨的。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老師對教學的認真,課程的開放,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意見,隨時隨地可以和老師交流。老師們對學術的專業和熱誠讓我至今影響深刻,我對自己所學專業的熱愛也源於我的留學經歷。
而我在中國四年的本科學習,只能用渾渾噩噩四個字來形容。我們那個時候,真的沒有什麼好老師教本科生,很多老師上課要麼照本宣科,要麼就侃大山,真正用心於教學的老師鳳毛麟角。我當時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機會接受美國本科教育。
所以我很早就和老公達成共識,不讓孩子參加中國高考,肯定去美國讀本科。但是我們都覺得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好的,而且也希望孩子能打下紮實的中文基礎有文化認同,本來是希望孩子在公立學校完成初中教育或者至少是小學,再轉到體制外的。
所以我們買了學區房,讓孩子進了一個很著名的公立小學。但是首先是孩子對公立學校老師的嚴厲有些恐懼。她是一個很乖不惹事、特別膽小內向的孩子,可是難免因為遲到或者字寫得慢被老師訓斥,加上她數學不好,也被班級同學嘲笑。才上一年級的她就幾次和我説不想上學。
另外,體制內小升初形式的嚴峻也讓我意識到,我的孩子可能沒法應對體制內如此殘酷激烈的競爭;同時體制外的學校越來越呈現出僧多粥少的情況,並沒有想當然的有錢就可以讀的地步……
種種考量之下,我讓孩子在兩年級就轉入了現在的一所體制外學校。其實體制外學校的差別有很多,也是一眼難盡的,很多學校是體制外的皮體制內的核(這個話題就可以寫一篇長文了)。
進入這所學校的兩年來,我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還是覺得是正確的。最大的變化就是孩子變勇敢了,外向了,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了;對對於學習雖不擅長,學習成績也是平平而已,但是學習熱情倒是很高,對於自己每一任班主任都很喜歡(以前公立學校看到班主任像老鼠看到貓一樣)。
我問她開學最開心的事是什麼,她説是能見到她最喜歡的老師。而且她敢於和老師交流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對於學校那是非常發自內心的喜歡,生病了都不願意請病假。
可是體制外也有很多問題。我自己的觀察是,體制外對於學生的寬容、對於學生學習競爭的弱化,是來自於母國本已經很發達的經濟環境中的,脱開母國的環境,搬到中國來未必適應。
而且我們學校在小學的確是不重視應試訓練的。很多父母對此也是不滿意的,畢竟學校要培養的“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能夠直接反映在區統考的試卷上。另外體制外學校對孩子的寬鬆,也導致了課堂紀律不好甚至到了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
學校本身也在適應調整,慢慢開始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考試的要求,加強紀律的要求。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學校受家長喜歡的老師,外方老師也好,中方老師也好,都是比較嚴厲能管得住孩子的,或者對於學習上有很嚴格要求的。
體制內體制外究竟孰優孰劣,實在很難評判。我倒是覺得孩子的成長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家長是最重要的。只有家長才最瞭解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孩子適合什麼樣的教學方式。
就我家的來説,她性格膽小害羞非常內向,學習也相對比較自律,而我們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體制外學校相對就更加適合我們孩子。
學校寬鬆自由師生平等的氣氛,可以讓她變得更勇敢更外向;而學校相對輕鬆的學習安排,可以讓我們按女兒的特長興趣安排課外學習內容,我們有時間練習兩門樂器。所以我覺得體制外適合我們家女兒,但是未必適合其他的孩子。體制內又有體制內教育的優勢。
以上就是女兒在體制外學習兩年後,我對體制內和體制外的一些觀察和思考。希望給糾結於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父母們一些參考。
3
親歷“新加坡教育”和“澳洲教育”,我還是更喜歡東方Style!
@哲涵媽媽
我自己是在新加坡讀書的,和國內一樣比較嚴格。澳洲基礎教育真是沒什麼優勢。
因為年代不同,學校不同,個體不同,這種比較最忌諱以偏概全。講講自己的經歷吧。
二十年前我在國內讀完初中去了新加坡,就讀於數一數二的女校。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管的好嚴啊。校規包括短髮,手錶不超過兩毛硬幣大小,不穿深顏色內衣(校服白色易透),裙子過膝,等等。
當時我對這些規矩難以接受,一方面原因是,我國內初中四年是被一個個性張揚的男老師帶的。剛接我們初中班的時候,男老師工作不久,意氣風發。我們班是整個學年最有個性的。
比如那時候我是乖乖女,一次假期旅遊,老師非要拉着我去遊戲廳,我説不去,他説你不去就不是我學生。包括後來打撲克80分,麻將一類的,都是跟我老師學出來的。
有了那層對比,更顯得女校教育刻板。後來初院(新加坡初院是大學預備課程)男女混校,我才覺得人生正常了。
教學方面,中國學生為了中華文學也要死記硬背,因為不按照要求答題是會被扣分的。連英文,老師也讓我們準備幾個寫好的文章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儘量可以套用上。
對於數理化的感覺是國內學的很深,新加坡學的更廣(表層)。比如我在初中學到微積分,那時候跟我爸説,他説是國內大學學的。
我在新加坡考了O水準(新加坡劍橋O水準考試,相當於國內中考),A水準(相當於國內高考)。考試的時候比國內中考更緊張。因為中考考不好,國內有自費的名額,家長花幾萬就可以上好學校。可新加坡完全是靠評分啊,給學校贊助的是有,不過一隻適用於顯赫,二隻可以上貴族學校,不可以上排名數一數二的學校。所以雖然我沒經歷過國內高考,但是新加坡的那兩場考試也算是扒了層皮。
現在,我兒子在澳洲讀小學一年級,入讀這所公立學校已經兩年了(澳洲有kindergarten 一年在小學裏面,稱為kindy)。説説我看到的澳洲的教育和新加坡以及中國的不同:
一、入學年齡偏早(比較新加坡和中國的入學年齡)。
二、班級小,公立學校一個班20個人,最多不超過22個。
三、沒有課本(我們學校也沒有課表)。這是硬傷,我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學校學什麼。只能回來問問,然後自雞(家長在家教育)。
四、班級不固定,每年重新分班,新老師。我之前覺得這樣沒有班級集體榮譽感,後來覺得也不錯。因為孩子kindy的時候因為紀律被老師批評過,一年級換了老師,我還蠻開心的。
五、沒有考試(貌似新加坡也取消了小一的考試)。我不喜歡這點,因為每次我爸媽問孩子學習咋樣,我都不知道他處於什麼位置。後來發現雖然沒有考試,但是班級幹啥都分組,閲讀小組,數學小組,小組用動物,水果,顏色等命名,不過其實是有級別的。所以我後來就改成問他的小組狀況來知道他的班級地位了。
六、澳洲公立小學的課外活動比較少,不是強制性的。我喜歡新加坡的強制課外活動系統。每個孩子都要報一個課外活動。
七、學的內容好像也是廣泛但是表層。比如孩子前幾天回來説學half, quarter, 1/8。用分 pizza 的例子學的。我大喜,以為學分數了。結果考了幾個,他只會分披薩,對分數的概念和比較,並不明確。還有之前看他學校功課裏,有數列 array 的概念,我覺得也是蠻先進的,不過也只是表層。
回憶這麼多,我個人是很喜歡東方的教育方法的。我覺得不是説國內的教育就是死板的,國內舉一反三的實踐其實很開闊思維。
如果有選擇,孩子在中國或新加坡接受小學基礎教育再出國,優勢更明顯。像我們這樣,孩子從小在國外長大,真的是什麼優勢都沒佔到。我也只能多看看小花生,新加坡練習冊一類的,給孩子補補了。
4
體制內外區別沒有那麼大,主要還是看家長
@小可貓可咪
國內一線城市體制內的孩子,和國外的小夥伴狀態基本同步。學校是不同,但主要還是家長把教育重點放在哪。
背景介紹:三個北京孩子是發小,現在都是四年級。小A(男)留在北京,小B(女)二年級去了加拿大,小C(男)幼升小去了美國。
他們依舊保持着微信聊天。一次在加拿大的小B和北京的小A聊天:
小B(加拿大):你知道我書包最重的是什麼?是飯盒和小零食,我們沒有書。我們可以穿自己的衣服,沒有校服,可以披長髮上學。我們去學校會有大量的玩的時間。
小A(北京): 你們太幸福了!我們可以自己到食堂打飯,各種各樣飯菜可好吃了。但校服必須天天穿,户外運動也不多。
這個暑假,小A(北京)去了美國,和小C(美國)再度相見。小C(美國)參加了鐵人三項訓練,游泳,騎車,跑步,身材很強壯 小A(北京)喜歡打籃球,秀各種花樣,但他很羨慕小C(美國)變壯了,回國後要求喝牛奶吃肉。
小A(北京)和小C(美國)兩人在一起,竊竊私語,追逐打鬧,完全沒有隔閡,談自己喜歡的內容,貌似也非常相像。
確實像有的花友説的,體制內外不一樣,但也看家長的態度。小A(北京)家長比較佛性,沒有報各種補習班,成為班裏的奇葩,基本都在家裏自雞完成,這樣可以空出時間玩。小A(北京)從小就喜歡看科普非小説類的內容,喜歡閲讀,喜歡運動,家長也在可控的範圍內提供支持。這是一個取捨問題,家長覺得哪個重要,就會培養哪個,學校那點內容不會壓力很大。
國內孩子與國外孩子比,差就差在運動時間上,小A(北京)家原則假期一定要去户外曬太陽,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不補課。
見識,文化基礎,在體制內讀書的孩子都不會差,畢竟北京一線城市本身資源並不差,只是教育壓力有點大。
看了這四個真實故事,你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
本文來自小花生網,一個專注分享國內外先進而實用教育資源的微信公眾號。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