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陳亮
陳亮是南宋時期註明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對政治也十分的關注,喜歡談論兵書、兵法、治國之道。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被後人矚目,詩詞豪放,自帶一種氣勢磅礴的境界。《梅花》一詩是他的愛國詩篇的代表作。
陳亮畫像
陳亮生活在國家動盪,朝廷昏暗的南宋時期,他與岳飛一樣,對待金朝的入侵,贊成用武力反抗,不能割地賠償,投降認輸,《梅花》一詩就是作者在這樣的情形下做的,充滿了對國家前途、抗金戰爭的必勝信心。裏面寄託了詩人主張抗戰,看對投降的愛國主義情懷。
這首《梅花》的大概意思是,稀稀鬆松的梅花錯亂的橫斜着,大雪和冰渣還覆蓋在上邊,陽光照射下來,冰渣被反射出了晶瑩的亮點,身處其中,有些耀眼,但仔細一看,中間竟然夾雜着一朵暗自開放的梅花,在百花都沉睡的時候,唯一梅花先開了,好像是來像我們傳遞春天即將到來的信息的,玉笛就不要再吹那悲傷的“三弄”了,因為春天真的要來臨了
詩作的最後一句“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是作者感情的最後着筆點,是詩人情感的產物,他想借梅花來説明,連梅花都可以突破冰天雪地裏落雪的阻礙,我們南宋肯定也可以戰勝大金,贏取我們的勝利。而且梅花性格那麼的堅強,把百花都落在了後邊,我們南宋人怎麼可以被挫折打敗,面對大金的入侵就主張議和了呢!
水調歌頭陳亮
陳亮,南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雖然陳亮生活在政局動盪,內憂外患的南宋,但是陳亮對政治充滿信心,因此在他的詩歌中,即使是在不理想的情況下所作,但多是包含着他的正氣和豪情。
水調歌頭
陳亮的《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所作,當時南宋朝廷為了換取一時的寧靜,和金簽署了“隆興和議”,將兩國關係定位為“叔侄關係”表面上大家和和氣氣,公平平等,但是南宋備受歧視,宋孝宗決定派遣使臣章德茂出使大金,為他們國家的皇帝慶生。陳亮作下這首《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為章德茂送別。
詩歌的大概意思是,請您轉告大金的皇帝,不要認為我們國家的軍隊沒有北伐,國家就沒有人才了,可以任意妄為,不久以後,我們南宋終究還是要恢復氣壓萬夫的英雄氣概的,雖然我們現在要對你們朝拜,為你們國家的君主過壽,但是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你們一定會被我們征服的。在這片如地上,總會出現一個英雄,知道國家危難,站出來保衞我們的國家,安撫死亡戰士的英靈。到時候你們大金的氣數將近,而我們南宋將如日中天。
即使國家屈辱,但陳亮還是滿懷一顆愛國的熱情和對國家未來必勝的堅定信心的,充分表現了作者不甘被他國屈辱的正氣,與誓雪國恥的豪情。
念奴嬌陳亮
陳亮,南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雖然陳亮生活在政局動盪,內憂外患的南宋,但是陳亮對政治充滿信心,經常與友人談論政事,面對金的不斷侵犯,他勘察地形,希望為朝局貢獻自己的力量。
念奴嬌
《念奴嬌·登多景樓》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所作的,他為國煩憂,登上金陵的多景樓,想要觀察地勢,眺望祖國的大好河山,發現此處十分適宜出兵抗金,但是朝廷內的很多人卻只貪圖一時的安逸,陳亮對此表示很痛惜,而自己的政治仕途並不順利,不能再皇帝面前道出自己的想法。
《念奴嬌·登多景樓》的大概意思是,登上多景樓,不禁百感交集,自始至今,又有幾個人能明白我現在的苦心呢。鎮江一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是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進可攻,退可守,我們沒有把他當作前進收復祖國河山的屏障,而是隻把他看做是自然景觀。在我眼中,這是可以與北方爭雄的絕佳之地啊,只可惜統治者缺乏長遠的眼光和遠大的抱負,只為一時的安逸,躲在屏障的後邊。對於為國捐軀、奉獻的英雄來説,他們滿腔的愛國熱情空撒,朝廷仗着這樣的地理位置,卻不管那些被金朝踏在鐵蹄之下的窮苦百姓。最後他有重複了他自己的信念,我們要對國家充滿信心,在天然的屏障下,披堅執鋭,一掃前方入侵的金軍,收復我南宋的大好河山。
陳亮的詞
陳亮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才華橫溢,氣勢豪邁,但是政治仕途卻很不順利,但他的詩篇中仍充滿積極的處世態度。在他留下的眾多詩詞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陳亮滿腔的愛國熱情。
陳亮雕塑
陳亮的詞現存還有七十四首,他詞作的特點是激情豪邁,這一特點和他的好朋友辛棄疾十分相似。
陳亮的詞作中的代表作非《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莫屬了,這首詞最能體現陳亮的報國熱忱和壯志豪情。他認為章德茂出使金國,為金首領祝壽有損南宋國家威嚴,他言辭莊重,對大金的如今充滿復仇之心,他認為,現在雖然南宋不敵金,只要我們意志堅定,國家團結,就一定會打敗金國,收復失地。《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中陳亮情詞句烈,章法有序,可以被稱為他的壓卷之作。
陳亮在《念奴嬌·登多景樓》一詞作中,展現了陳亮雖為一代布衣,但始終以國家大事為己任,大金佔領祖國河山,陳亮奔走求助,與好友一同商量對敵策略,為給國家復仇,收復失地,他親自登上多景樓,去實地考察地形,這些詞都是他情感的真實表現。
陳亮還寫過一首與友人辛棄疾的詞《賀新郎·懷辛幼安·用前韻》,體現着他的情感和性格,這首詞也被後人稱讚不已,在感慨知己的同時,仍不忘愛國熱情。
諸葛孔明 陳亮
陳亮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自幼起熟讀詩書,翻閲古籍。他生活在社會動盪、國家羸弱的南宋時期,對諸葛孔明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有一番觸動,情到深處,寫下了一篇《諸葛孔明論》。
諸葛孔明論
《諸葛孔明論》的大致意思是,諸葛亮無疑是個聖賢的人才,但是關於他的言論卻有很大的不同,這和他生活的時代背景有關,他身處在亂世,,身邊的英才們面臨同樣的境地,卻都努力進取,為一方霸主效力,只有孔明,隱居了起來,直到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猜出來為他效力。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暫時代理幼主,治理國家,他卻不專斷獨行,雖然權勢很大,卻依然用心輔佐幼主,精心治理蜀國,就連同朝為官的大臣也都對他表示欽佩。即使這樣,仍有人不滿意,言語激烈,認為孔明不是一個賢人。諸葛亮每次都機智的化解危機,這是那些花言巧語的小人如何也不能比較的。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有目共睹,就連談兵論法最厲害的唐朝的李靖,都對諸葛亮的兵法論表示欽佩,你們之所以不認為諸葛亮是賢人,是因為你們沒有真的理解他,不應該以成敗論英雄。
想到諸葛孔明,陳亮不禁想到了自己,同時滿懷對國家的熱情,懷揣想要報效祖國的決心,卻不能被大家理解。每個人的成就也不是他個人的成敗來論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