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對納粹德國開展了最後的包圍作戰,為最後攻佔德軍的老巢柏林鋪平了道路。其中蘇軍在維也納的戰鬥更是這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場戰鬥,這次戰役將希特勒最後一個可以作戰的部隊——黨衞軍第6集團軍被蘇軍徹底消滅。納粹失敗的腳步已經不可避免。一、風雨飄搖的維也納
斯大林與西方盟國於1945年4月前達成的協議中,與會三方在戰後對中歐及東歐國家的政治影響均有提及,但是這些協定內容卻沒有提及奧地利,因此斯大林決定推遲在早於2月份發動對柏林的進攻,先對橫在柏林路上的奧地利發動攻勢,這樣做可以使得他與盟國在之後有關戰後安排的談判十分有利。
而德軍由於之前在布達佩斯和巴拉頓湖戰役的失利,此時正處在士氣的最低點。根據德軍大本營的要求,武裝黨衞隊第6裝甲集團軍在指揮官澤普·迪特里希的指揮下負責防守維也納城區。德軍第8集團軍、"巴爾克"集團軍級集羣以及坦克第2集團軍部分軍隊負責其他地區的防禦任務。德軍第4航空隊還派出700架飛機負責支援維也納的守軍。德軍還在當地的山地修建了大量的交通壕、塹壕,只等待着蘇軍大部隊的到來。
蘇軍方面,由元帥費奧多爾·托爾布欣指揮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和元帥羅季翁·馬裏諾夫斯基帶領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在解放布達佩斯後,經匈牙利西部開始向多瑙河兩岸集中。參戰部隊包括了第4近衞集團軍、第6近衞坦克集團軍、第9近衞集團軍等12支直屬部隊,以及保加利亞第1集團軍的部分參戰部隊,總兵力達到了40萬人。
在武器方面,配備了3900門火炮和追擊炮,19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作為攻擊的主力,空軍第17集團軍800餘架飛機支援其行動;而作為掩護和輔助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共裝備了2686門火炮和迫擊炮,16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空中還有第5集團軍的飛機對其進行支援。二、解放"音樂之城"
1945年3月16日,烏克蘭第3方面軍麾下的近衞第9、第4集團軍組成的突擊集團向維也納發起進攻。突擊集團準備在薩爾茨堡以北突破德軍防禦後,開始向維斯普雷姆方向推進,最終和第27集團軍一起將德軍黨衞隊第6裝甲集團軍合圍。
此後蘇軍近衞第6坦克集團軍、第26和27集團軍也開始投入作戰。為了避免部隊被蘇軍合圍殲滅,黨衞隊第6裝甲集團軍決定邊打邊撤。經過與德軍的一系列戰鬥後,4日,方面軍主突集團從南面進至維也納近郊。
與此同時,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左翼於3月17日從防守轉為進攻,突破德軍多瑙河以南防禦後,經過一系列的戰鬥後,1945年4月4日,匈牙利全境從德軍手中獲得解放。蘇軍成功突破德軍邊境防線後,將戰線推進到海因堡到布魯克一線。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指示,第46集團軍搭乘友軍艦船橫渡多瑙河,準備從北面迂迴向維也納發動進攻。不久近衞第4集團軍也奉蘇軍統帥部的指令與第46集團軍一起負責對維也納的進攻。
在蘇軍的強大軍事壓迫下,城內的德軍已經無法保證足夠的物資和人力對蘇軍進行大規模反攻,甚至連進行完整的防禦戰都無法展開。悲觀的德軍甚至通過維也納電台向城內守軍和平民宣佈維也納已經成為一座不設防城市,到達維也納城邊後,烏克蘭第3方面軍下屬的蘇軍第4、第6近衞坦克軍等4支部隊已集結完畢,準備對城中的德軍展開最後的決戰。
在維也納的市區,蘇軍只遭到了德軍輕微的抵抗。防守城中中心的普拉特公園的是德軍第6裝甲師,沿城市南面防守的是黨衞隊第2帝國師、第3骷髏師和元首擲彈兵師,而第4近衞集團軍及部分第9近衞集團軍的士兵則作為蘇軍的先鋒部隊與納粹展開了激烈戰鬥,最終一舉將普拉特公園攻佔。隨着東面及北面郊區的攻勢接連取得成功,蘇軍在城市西郊的戰鬥也開始漸入佳境。蘇聯第46集團軍通過多瑙河後開始從維也納北面郊區向西推進,此刻維也納市區已被蘇軍完全包圍。
4月6日,蘇聯紅軍突入維也納的郊區,烏克蘭第3方面軍司令托爾布欣號召當地市民堅守崗位,幫助蘇聯軍人,防止城內潛伏的德軍破壞城市。4月9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重申蘇聯政府堅決履行關於莫斯科宣言中將解放維也納作為此次戰役的首要目標。
4月11日晚上,第4近衞集團軍猛攻多瑙河,將納粹德軍守軍驅逐出大橋,第4集團軍隨後率領第20近衞狙擊軍及第1近衞機械化軍安全地通過帝國大橋。剩餘的蘇軍部隊經過協同作戰於4月13日在大橋兩邊同時發動突襲,戰士們剪斷了德軍的通信電線,及時地保護了大橋。當天下午,維也納市區裏殘餘的德軍宣佈投降,維也納正式獲得解放。
隨後蘇軍向西北部繼續追擊德軍兵團殘部,於4月15日前進抵摩拉瓦河、施托克勞一線;烏克蘭第3方面軍進抵聖珀爾滕、格洛格尼茨以西、馬裏博爾以東及德拉瓦河北岸一線,負責聯繫在巴爾幹半島人民軍和英美部隊,準備肅清殘餘的德軍部隊。三、戰後的維也納
根據戰後的統計,蘇軍從3月16日開始發動對維也納的戰鬥以來,共損失了超過16.8萬名士兵,這當中有不少是發生在維也納近郊和奧地利施蒂利亞州的戰鬥中,而德軍方面約有3.7萬名士兵陣亡,黨衞軍第6集團軍幾乎全軍覆滅,希特勒最後一顆可以依靠的"帝國雄獅"被徹底擊垮,其下屬的裝甲師到1945年5月時僅剩下了6輛坦克,僅有極少數士兵和軍官活着向美軍投降。
由於連年戰爭導致國內可用兵員不足,在二戰後期,不少老年人和兒童也被迫成為了納粹的一員,被派往前線去當納粹的炮灰。其中黨衞軍第32師"1月30日"自願擲彈兵,平均年齡只有14到18歲,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老兵。戰後一名維也納市民在蘇聯軍隊過後從廢墟救出了一名身穿黨衞軍服的13歲小孩,一直收養到戰後,可見當時德軍的兵員稀缺程度已經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
維也納的一些著名建築物在戰役中遭到嚴重破壞,城中幾乎成為了一片廢墟。因為沒有水、電力或煤氣供應,城中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加之沒有維持秩序的警察,維也納城內曾出現過搶劫等惡性事件。直到蘇軍及臨時政府的介入才宣告平息,據史學家分析,此次戰役的破壞行動大大超過了17世紀發生的"三十年戰爭"時的破壞總規模。
維也納戰役的德軍指揮官——威廉·比特里希和魯道夫·馮·比瑙也在維也納被蘇軍攻陷之前就棄城而逃。兩人在戰後都因戰爭罪被美軍逮捕,後被盟軍戰犯法庭判處7年有期徒刑;而蘇軍功勳卓著的50個部隊和兵團榮獲蘇聯最高榮譽稱號,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還憑藉此戰特意製作並頒發了"攻克維也納"獎章,授予參戰的26.8萬名蘇聯軍人。
結語
維也納戰役,不僅使德國失去了重要石油產地和當地大工業區。也使得德軍在巴爾幹集團軍部隊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此後的日子中德軍只能被迫進行防禦,完全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性和進攻性;而蘇軍也徹底將中南歐的戰略決定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以後進軍柏林奠定了堅實的一步。
參考資料
1.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大事記》
2. 《解放維也納》
3. 《二戰中的德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