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回顧雲南的歷史,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神秘古國——南詔國,有人説它是一個在強盛的唐朝和吐蕃之間反覆橫跳的西南小國,有人説它是令唐朝最為頭痛的西南大患。今天我們來到的巍山古城,就是南詔國的發祥地。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説起南詔國,還得從唐貞觀初年説起,那時,南詔的第一代國王細奴邏就隨族人躬耕於“蒙舍”(今巍山盆地)。唐朝初期,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實力相對較強的小邦國,史稱“六詔”, 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位於在其他五詔之南,又稱“南詔”。當時其他五詔離另一個大國吐蕃較近,在兩大強盛大國之間生存,其他五詔選擇時而倒向吐蕃,時而親近大唐,只有蒙舍詔是一直追隨唐朝,唐朝也希望扶持南詔統一其他五詔用以對抗滇東的爨氏豪強,牽制吐蕃。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公元738年,唐玄宗賜名蒙舍詔首領皮邏閣為“蒙歸義”,並封為雲南王。有了唐朝的支持,南詔氣勢如虹吞併另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為當時偏居一隅的雲南在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方面創造了和平的條件。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南詔共傳位13代,歷經253年,最強盛時期,其疆域從雲南東部一直延伸到摩伽陀(今印度),西北與吐蕃相接,囊括了今老撾、越南和緬甸地區。統治範圍比現今雲南省的要大得多。南詔的不斷壯大引發了唐王朝的忌憚,又因唐朝邊關張虔陀的橫徵暴斂和唐王朝對南詔王位繼承權的野蠻幹涉。最終導致了唐天寶戰爭的爆發,唐軍損失慘重(大理市依然留存有大唐天寶戰士冢的墓碑),南詔歸順吐蕃。雖然南詔吐蕃聯軍在與唐軍的對戰中屢屢獲勝,但自身損失也極大,加之吐蕃對南詔的征斂無度,南詔再次歸附於唐朝。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在分分合合的交戰和臣服中,南詔國吸取傳承了漢人的先進文化,唐邊關供職的鄭回在被南詔軍俘獲之後,因其知識豐富,儒學修養高得到閣羅鳳賞識,榮升清平官(宰相)兼王室教師。甚至經其説媒,成功當上南詔名將王樂寬的妹夫。鄭家世代世襲清平官,直到公元902年,鄭回的七世孫鄭買嗣藉機篡位,先後弒殺隆舜、舜化貞二帝,將南詔王族八百餘人全部斬殺,後建立大長和國,僅存在26年後又被新一輪的篡位者推翻。唐朝因其內憂外患多方面原因,一直無法徹底解決南詔問題,南詔也間接促成了唐帝國的衰亡。唐代晚期,唐帝國隨着黃巢起義走向滅亡,大唐和南詔相隔不久走向了共同垮台的命運。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如今的巍山古城建於明洪武23年(1390年),成型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古城城池形如棋盤,是典型的明清風格“棋盤式”城池佈局。當時的人們拆除夯土牆,建築磚牆,修建了東西南北四個城樓。北門拱辰樓是現今巍山古城的中心,城樓上懸掛的“魁雄六詔”“萬里瞻天”的巨匾。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穿過拱辰樓城樓,各色商鋪餐館茶館林立,大多數居民的房屋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時期的樣式。整個古城較完整地保存着瓦頂木架,磚、土牆結構的兩層古建築特點和風貌。老城的居民悠閒的生活在其中。隨意走進一家茶館,一杯茶只要3塊錢,就可以臨街而坐,曬着太陽喝着熱茶,享受片刻的寧靜。巍山古城商業化氛圍不重,街頭店主和往來的街坊打着招呼,隨意説笑,三兩成羣的老人們圍着小方桌下棋聊天。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巍山不僅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還是中國名小吃之鄉。從2011年開始,巍山每年二月初八都會舉辦巍山小吃節(今年因為疫情沒有搞)。其中巍山最出名的小吃就是火八肉餌絲了,所謂餌絲就是一種蒸熟的大米為原料,像做年糕一樣搗爛後,揉成米餅,後切絲似麪條狀的小吃。餌絲軟糯有彈性,火八肉酥爛入味,肉湯鮮美不膩口。暖暖的一碗餌絲,承載着雲南人對故鄉的一份温情。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除了餌絲,巍山獨有一根面、紫蘇蜜餞、核桃飴糖、青豆小糕、牛乾巴等小吃,都靜靜的等待着你來到這座小城慢慢品嚐。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也許是大理的名氣太大,掩蓋了這座曾經的南詔古都的輝煌。

任時光荏苒,巍山這座低調的歷史文化名城只是靜靜的等待着遊客的造訪,當地的居民依然在此地過着平淡生活。這是一座逝去的古都,也是一座活着的古城。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5 字。

轉載請註明: 巍山,一座活着的古城,一個低調的美食縣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