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文:“雙一流”引導高校更好地做減法
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公佈。與第一輪“雙一流”名單相比,一個突出變化就是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與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更重要變化則是,新名單反映出的“雙一流”建設指導思想與思路的變化。那就是強調以學科為基礎,以國家需求為核心,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持、分類評價的高校建設體系。
“雙一流”建設2015年8月啓動,它是在211、985工程基礎上,基於新時代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部署,“在高原上建高峯”。筆者更願意將之理解為,這是新時代對高校發展模式的改變:調整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有所為,有所不為,引導高校重新“塑形”定位,走特色發展之路、質量發展之路和內涵式發展之路。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為改進50年代院校調整的不足,我國高校開始向綜合型邁進。伴隨211、985的實施,尤其是高校擴招的推進,我國高校發展進入一個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大而全成為這一階段高校發展的主流模式。理工農醫人文社科,什麼專業都要辦,很多高校學科專業動輒超過70個,甚至超過100個的也比比皆是。如果説50年代大辦單科性學校存在歷史的侷限性,那麼都向綜合性大學邁進,是近20年來高校發展的新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2015年啓動的“雙一流”更強調特色與內涵式發展,而不是規模。這其中的核心與落腳點,就是學科建設。一所擁有世界一流學科的高校,必然也是一流高校,而不在於學科多少。最典型例子莫過於美國加州理工大學。這所高校長期以來學生規模僅有2000人左右,學科主要集中在有限的理工科專業。但截至2000年,加州理工有7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6位圖靈獎、4位菲爾茨獎,在世界各種大學排名中,它都遙遙領先。
正是按照這一思路,在第一輪“雙一流”建設中,除了原985、211高校,新入圍的25所高校中,除2所是綜合性高校外,其他23所高校都是特色鮮明的單科性學校。應該説,第一輪“雙一流”建設取得突出成績,大部分重點建設的學科都邁上新台階,但毋庸諱言,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學科方向上。“雙一流”啓動後,一些著名高校紛紛做減法開始瘦身,放棄自己不擅長的學科專業,比如蘭州大學停辦教育學院曾引起頗多關注,中國科技大學也停辦公共管理學院,但與此同時,一些高校又紛紛做加法,搶辦醫學院,先後有近20所高校提出創辦醫學院系。同時,大量學校把化學、材料、生物作為重點建設學科,一些重要的基礎學科卻受到冷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領域是論文的高產區。同時,建設學科侷限於一級學科也帶來一些不足,國家急需的一些二級學科與交叉學科處於盲區。
還有一個敏感問題,就是對學校“三六九等”的劃分。雖説“雙一流”啓動之初,就吸取211、985工程的不足,明確提出廢止211、985這種終身制的做法,強調“雙一流”會根據成績有進有出。但因為種種原因,還是在211、985的基礎上,對入圍學校劃出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高校,其中對一流高校還分出36所A類高校與6所B類高校。這一官方劃分,成為衡量高校身份的尺子。一些用人單位據此提出用人門檻的要求,一些高校也把“一流高校”與“一流學科高校”作為身份追逐,存在擴張規模的衝動。
去年底,第23次深改委會議上通過《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標誌着第二輪“雙一流”的正式啓動。新一期“雙一流”建設系統總結了上一輪的成功經驗與不足,強調“以學科為基礎,淡化身份色彩”。對於學科建設,它明確提出需求引導下的佈局要求: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夯實基礎學科,加強應用學科,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在評價體系上,它也將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持、分類評價建設體系,核心目的還是引導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雙一流”是新時代我國高校質量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支持部分高校與學科走向世界一流的同時,更要為國家解決發展的戰略需求,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提供有力支撐。無論如何,這種發展模式都在強調特色,強調有所為,有所不為。(作者是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