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課後線上教育可以功成身退?未來將與線下教育銜接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復課後線上教育是否“功成身退”
一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驗,被突如其來地推上了前台,卻以意想不到的成長速度發揮作用。
自2月開啓“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授課以來,截至5月11日,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瀏覽次數達20.73億,訪問人次達17.11億,中國教育電視台空中課堂收視率也大幅躍升,一舉進入全國衞視關注度前十名。
目前,已有近4成學生線下復課,隨着復課的人數越來越多,步子越來越大,線上教育是否可以功成身退、束之高閣?答案是否定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5月14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未來,線上教育將與線下教育有機銜接,從新鮮感走向新常態。
線上教育帶來“四大改變”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在本學期給大一學生講授電路原理課程,這是一個4學分的電類專業核心課,難度不低。為了更高質量地上課,他們用“碎”“動”“減”的方式進行了新的教學設計,將原來的45分鐘課程拆成20分鐘一段,每15分鐘就讓學生做一道題,鼓勵他們投稿提問。這樣的設計之下,期中考試的時候,學生們的成績並沒有因為在線上課而有所降低,而是與往屆持平,甚至有所提高。
吳巖這樣總結,在高校應對危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出現了四大新變化:一是改變了教師的“教”。“教師從剛開始的有一點緊張,甚至有一些抱怨,慢慢變得興奮從容。教師的教學信息化素養空前提高,有很多老師對成為‘網紅’感到非常自豪。”吳巖説。
二是改變了學生的“學”。“根據海量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家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師生的互動性滿意度之高,甚至超過了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吳巖介紹。
三是改變了學校的“管”。“過去學校的教學管理更多是面對面,現在是背靠背的管理,可喜的是,學校依靠大數據得到了更加精準有效的管理成效。”吳巖表示。
四是改變了教育的形態。“這一次在線教學不僅打破了物理上的圍牆,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心理上的圍牆,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新的教育形態。”吳巖説。
中小學校的線上教學實踐同樣如此,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各地中小學校充分遵循在線學習的特點,通過流暢的通信平台、優質的數字資源、便利的學習工具、適宜的教學時長、靈活的教學組織等,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的方式,努力克服隔空教學師生缺乏互動的先天不足,達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次大規模在線教育實驗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意義,可以最大限度地檢驗在線教育的優越性、可行性,成果經驗彌足珍貴。”呂玉剛説。
從“學習革命”到“質量革命”
線上教學對教學管理工作的精準性把控令教師們興奮,而師生之間暢通的互動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都放大了學習效果。從“學習革命”到“質量革命”,一場線上線下的有機銜接,互相助跑,正在各階段師生中間展開。
吳巖表示,疫情之後,教學模式將發生三大改變。
一是從“新鮮感”向“新常態”轉變。“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疫情發生之前的教與學狀態,因為融合了‘互聯網 ’‘智能 ’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吳巖説。
二是從“單聲道”向“雙聲道”轉變。“在線教學雖然拉開了師生的物理距離,但卻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沒有了傳統課堂的面對面,卻增加了師生間點對點的交流互動,這些轉變有效解決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老大難問題,即從滿堂灌的‘單聲道’到互動式的‘雙聲道’轉變。”吳巖深有感觸。
三是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在線教學促使教師通過強化課堂設計,把學習內容製作成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從過去注重教師‘我教了什麼’到更加註重學生‘我學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從單純的知識傳遞向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轉變。”吳巖説。
在基礎教育方面,呂玉剛表示,將認真總結線上教育的寶貴經驗,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導各地繼續做好疫情期間線上學習及與開學後課堂學習的教學銜接工作。“同時,要鞏固深化這次線上教育教學的成果,進一步完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保障體系和運行機制;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融合應用,推動教學模式變革,服務學生自主學習,服務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服務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
復課後,要防止“搶時間”“趕進度”
超長假期之後,對不少學生,尤其是畢業班同學來説,是一個非常緊張的復課階段。呂玉剛表示,中小學生自律能力比較弱,居家學習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學銜接方面,有五點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要做好心理上的疏導。全面瞭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讓每個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開學後的學習,這一點至關重要。第二,上好復學後的第一課。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以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為主題,集中開展復學第一課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呂玉剛説,“第三,要精心、精準地分析學情。各地中小學要對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的情況逐一摸底、診斷,精準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包括知識掌握得怎麼樣。第四,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實現平穩過渡。要堅決防止搶時間、趕進度、超容量等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不要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對前一階段沒有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課程,要堅持實施零起點教學。第五,要更加關注關愛特殊學生羣體,切實做好防疫一線人員子女、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及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指導和關愛幫扶工作,要充分利用課後服務的時間,加強個別輔導,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
而培訓機構何時復學,也是不少家長關注的。不少高三複讀生、藝考生在培訓機構學習,他們中的不少人無法入學。在此次發佈會上,呂玉剛也做出了回應,他表示,教育部4月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啓動校外培訓機構開班的時候,要優先啓動面向參加高考的復讀生以及藝考生的學習,對這類培訓機構,可優先開班,並且參照中小學防控標準要求,由培訓機構申請並簽署安全承諾書,在當地教育部門會同疫情防控部門驗收合格以後方可開班。
“截至5月13日,全國已有21個省份啓動了面向高考復讀生培訓機構的開班工作,7個省份也正在積極地結合疫情防控情況進行科學研判,做好有關準備。我們將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呂玉剛最後説。
(本報北京5月14日電 本報記者 姚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