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日喻講了什麼
《日喻》是蘇軾時任徐州知州時所作,蘇軾的議論文善用比喻的手法,此篇也不例外,從一個盲人認知太陽的事例做比喻來説明凡事要親自觀察多角度考證,不要以耳代目偏聽偏信,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取完整的信息,進而得到正確的認知。
影視劇中蘇軾形象
文章非常生動的説明了缺乏實踐經驗毫無親身感受,只憑道聽途説的經驗與材料就對事情做出盲目的結論,到頭來是不能還原事情本質與原來面目的。蘇軾的這篇《日喻》強調了深入實地調查論證的重要性,告誡世人要想求得真學問就得先求實。
文章以敍述一個盲人認識太陽的寓言故事為開始,因為故事很生動極富感染性,雖然是抽象的,但是依然顯得很真實很有説服力,以此為論據得出知識的認知來源於感性的經驗,而不是單靠間接經驗,否則就會像盲人那樣鬧出笑話,混淆不同事物的屬性與本質。單有感性經驗也是不夠的,還要親身實踐感受多方探索才能夠掌握事物的本質,進而得到求知的根本。
蘇軾又以南北方人習水的寓言為論據,闡述在求知的過程中是要通過長期的不斷的實踐的,求知的道路沒有捷徑不能一蹴而就,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學不到真正的知識。
蘇軾的《日喻》以寓言做論據夾敍夾議深入淺出,讓人很容易就理解他所要表達的道理。兩個寓言故事代表學習的兩個階段。最後一段是全文的總結,表述了蘇軾的觀點:長學問不是隻靠讀幾本書就行的,要觸類旁通雜學兼收,既要有感性認知又要長期實踐。其實文章背後的意思是針對王安石以經術取士而發的。
蘇軾的洗兒詩講了什麼東西
人家養子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但願養兒愚且魯,無災無害到公卿。——蘇軾的洗兒詩。
蘇軾畫像
蘇軾的洗兒詩是一種感悟,也是一種無奈,是他對自己落魄境遇的嘲諷。
蘇軾才名享譽天下,可惜仕途多舛,他本人也成了黨派鬥爭的犧牲品,連番的貶職與不得志,讓他感覺自己充滿了諷刺,《洗兒詩》就是他用來諷喻自己的。蘇軾的聰明這是公認的,蘇軾有才華這也是公認的,可是這些又帶給了蘇軾自己什麼呢?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能被髮揮作用,自己的學問毫無政治建樹,自己一身所驕傲的才華不但沒有讓蘇軾叱詫風雲反而將他推向風尖浪口,政敵打擊報復,同僚也與他有政治分歧,他的才華他的聰明帶給他的是從高處跌落的失意與身不由己。
反觀蘇軾眼中資質平庸的人,雖然不能揚名立萬但是卻可以平平安安一生安康,這些是蘇軾這些年大起大落顛沛流離後所渴望的。在蘇軾的思維裏,一個人平庸甚至是蠢笨,那麼他就不會有太大的野心,他會安於現狀會很知足,只要自己的小家安穩,其他的就都在個人考慮之外,這樣的人不會去挑戰社會,不會觸動社會頂層的利益,自然招致的人禍就少,個人安危就可以得以保障。
蘇軾的洗兒詩也是對當時社會的諷刺:有才華的人不得志受到排擠打擊報復,無能的人卻能安穩度日,為什麼會這樣,這樣的社會發展態勢是不對的,深深的無奈躍然紙上。
蘇軾弟弟生平簡介
世人只道蘇軾的偉大和坎坷,卻很少提到蘇軾的弟弟,可能是蘇軾的光環太過於明顯,可能是蘇軾的成就太過於卓越,抑或者是蘇軾的人生經歷太過於坎坷,這些將人們的眼光積聚在他的身上,無暇顧及到其他人的成就,比如説是他的胞弟,今天撇開蘇軾,來看看他這個弟弟蘇轍。
蘇轍
蘇轍,乃蘇東坡一母同胞的胞弟,其父是蘇洵。蘇轍比起蘇東坡的出生晚上了兩年,自小他們兄弟倆便是好夥伴,一起玩耍,一起讀書。他們的父親在他們初成時開始刻苦發憤,這種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他們兄弟倆,加上母親的大力支持,蘇氏一門三個大男人當時的目標幾乎是一致的,希望能夠通過科舉被朝廷錄用,將自己的一番熱情盡付於朝廷。
那年,蘇氏一門三傑,同時上京趕考,放榜時均榜上有名,在那時可真是一代佳話,無上的榮譽啊。通過了科舉,蘇轍被朝廷錄用了,成為了一名朝廷命官,從此便開始了他的人生仕途之路,蘇轍在文學上的造詣是無法與其兄蘇軾比擬的,但作為一名政客,蘇轍的作為也算是可圈可點的,他初入仕途時同其兄一樣反對王安石的新法,當時新派勢力在朝廷得勢,所以蘇轍的一生也曾被貶,後又因其兄蘇軾身陷囹圄,蘇轍願意放棄所有的官位去解救蘇軾,又再次被貶,當蘇轍晚期的仕途卻是無比光明的,新派勢力土崩瓦解,朝廷賞識蘇轍,將他拜為宰相。
蘇轍的一生,與蘇軾唇齒相依,在文學上雖不如蘇軾,但其散文政見卻是不容小覷的。
文學家蘇軾生平簡介
蘇軾,字東坡。生於宋朝年間,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
蘇軾圖像
蘇軾,生於1037年,在人世間度過了六十四個春秋後離開人世,享年六十有四歲。他的一生從政生涯方面顯得極為坎坷,為政期間曾有兩起兩落,給他的後半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可以説蘇軾並不是一個傑出的政客,但上帝在關門的同時給他留下了一扇窗,那便是他的文學創藝之路,蘇軾的一生寫下了很多篇朗朗上口的詩詞,從那些詩詞中我們可以感受他的偉大抱負、他的大起大落、他的憂心、他的喜悦、他的不忿、他的悲傷。
蘇軾一門三傑,上有蘇父蘇洵,下有弟弟蘇轍。當時三人同時參加大考,均金榜題名,但蘇軾的功力最高,名次自然也是其中最高。應試後,蘇軾深的主考官歐陽修的喜愛和認可,每次蘇軾寫出新的作品,歐陽修必定參考過目,在歐陽修的極力舉薦下,蘇軾步入仕途,開始從政之路。
但政路漫漫,黨派紛爭,蘇軾的從政生涯的衰敗便是源於與王安石政見不同,當時王安石大怒,無奈蘇軾只能退出京城,調外為官,經過一番努力,蘇軾的仕途也慢慢走上了正軌,但在一次上書給皇帝的奏章中,蘇軾卻因帶入個人色彩,被朝廷內以王安石為首的新派勢力所針對,新政黨想將蘇軾於死地,蘇軾便因此而遭受牢獄之災。
蘇軾脱離牢獄之災後,便再次經歷了人生的第二次起落,最終老死於宋徽宗時代。
蘇軾稱詩人王維什麼
王維,號摩詰居士,生於唐朝,是著名的詩人、畫家、政治家。與蘇軾相同的是,王維年輕時期,抱負遠大,希望做出一番事業,為朝廷效力,為百姓分憂,但都因為政局變化,雲波詭譎,懷才不遇。
王維畫像
王維自小聰穎過人,才華出眾,在詩歌方面,沒到他弱冠之年,已經有可以查閲到的文史資料了,勤奮好學,年紀輕輕便入朝為官。王維的前半生幾乎可以説是風平浪靜的,直到安史之亂後。安史之亂髮生後,王維被貶,日漸消沉,便終日在山水與佛之間尋找精神寄託,一方面來抒發自己的閒情逸致,一方面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感,也許就是王維脱離官場,迷戀自然的清新淡遠,為後代留下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尤其是王維的山水田園之作,與孟浩然並稱為“王孟”文學成就可見一斑。蘇軾曾經稱讚他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蘇軾一向清高,很少夸人,但王維畫畫上的成就,讓蘇軾也為之折服,他稱讚王維的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畫,畫面十分豐富,層次分明,由遠及近,動靜結合,神韻淡雅,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意境。也許就是因為王維長期沉溺於自然美好的事物,對大自然感同身受,培養了自身敏鋭的觀察能力,因此筆下的山水更加富有意境,耐人尋味,其神韻更是別的畫家鮮少能比擬的。
蘇軾的賈誼論主要內容是什麼
蘇軾的《賈誼論》從賈誼的懷才不遇做剖析,充分表明了自己對人才與理想實現的理解。蘇軾的認知中:才能使可以培養的,是相對容易培養的,人才要想發揮自己的才能,既要有能夠賞識自己才能的人,又要讓賞識者瞭解自己的才能,否則的話只能像賈誼這樣空有才華自怨自艾;而君主要有識人之才,充分去了解臣子的才華,因人施用,不要吝嗇自己能夠給臣子的機會。
蘇軾畫像
蘇軾從《賈誼論》出發,説明了機會對於人才的重要性,就好比説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英雄一樣。通俗的講就是人才有的是,機會卻不多,只有把握住機會才有讓自己出頭之日。但是,機會有了,如何才能把握機會讓自己脱穎而出?這就需要自己去向需要的人展示自己的才華能力,讓人家知道自己是能勝任的是有能力的,沒有誰會去任用不了解的人。
對於實現理想,蘇軾在《賈誼論》中表示,非明君不可,沒有聖明賢德的君主,有才能的人是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的,天下是君主的,只有明君才會思路開闊廣進人才,否則人才只能是擺設。
在《賈誼論》中,蘇軾也表達了自己對於人才的自身的看法,才華固然重要,但是自身的品格也是要高人一等。面對挫折面對沉寂要有一顆堅定韌性的心,如果像賈誼一樣只會苦悶怨天尤人,到頭來只能是無用武之地。此外做人還要接地氣兒,不要覺得自己有才華就高人一等,在那孤芳自賞,要與人民羣眾打成一片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機遇得以發揮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