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思想家魏源簡介資料 魏源哪裏人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魏源簡介
魏源,名遠達,字默深,號良圖。清代著名的啓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是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以下就是魏源的簡介。
魏源與《海國圖志》
魏源出生於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公元1794年。他的家鄉在湖南邵陽縣的金譚。魏源從7歲就開始學習,從師劉之綱、魏輔邦。小時候的魏源學習十分刻苦,常常學習到深夜。9歲時應童子試,魏源的聰明讓考官大為驚歎。1810年,魏源中舉秀才。1822年,魏源壬午科中式舉人第二名,開始了從政之路。
在從政的過程中,他親眼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敗,內心的憤懣之情溢於言表。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讓他感到了國家的危亡。於是在次年,魏源入兩江總督府衙,直接參與抗英戰爭。但是在看到清政府無能之後,無奈辭官而歸,立志著書。
公元1844年,魏源再次參加會試,中進士,又一次進入仕途,希望憑藉一己之力為挽救國家命運作出貢獻。
多次起伏的官場生涯,讓他對中國的國情有了深深的擔憂。因此,他開始研究西方列強的情況。魏源根據林則徐所寫的《四洲志》,再加上歷代以來流傳下來的史書文獻以及當時西方的地圖資料,編寫成立一部囊括世界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法律、宗教等信息的《海國圖志》,這是魏源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一個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觀點“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這個觀點成為了後來洋務運動的主要理論。
讀完魏源的簡介,我們更好地瞭解了這個中國近代的偉大人物。
魏源哪裏人
清代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哪裏人呢?魏源出生在湖南邵陽縣金潭,今天屬於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鎮。司門前鎮在隆回縣的西北部,曾經是隆回縣縣衙的所在之地。
魏源與《海國圖志》
歷史上,這裏是隆回縣政治歷史經濟中心。在明清時期,隆回縣屬於八都的第一都,政治地位可見一斑。在解放前,隆回被被設為隆回回鄉公所。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塊地方被設立為隆回縣的第三區,後來改為司門前區。1995年,在行政改革浪潮中司門前區被撤,司門前區和金潭鄉、石橋鋪鄉併為現在的司門前鎮。
現在的司門前鎮,距離縣城63公里,總面積達到166.8平方公里,人口約6萬。鎮政府設置在原司門前區公所內,這裏也正是當年隆回縣縣衙門前。
司門前鎮人才濟濟,是全國的文明鄉鎮。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魏源的故居,就在於此。司門前鎮,擁有着諸多的稱號。比如説“全國文明鄉鎮”、“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省級文明鄉鎮”等。在司門前內,有着“魏源故居、魏源温泉、魏源湖”等自然文化景點。是湖南遠近聞名的歷史古鎮。
現在司門前鎮,正在改革發展的機遇下,努力發展。正在朝着經濟強鎮、旅遊重鎮、山水名鎮、和諧新鎮的方向前進。司門前鎮,正在新的歷史機遇下,朝着新的方向發展。
魏源的故事
魏源不僅是一個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個兢兢業業廉政愛民的政治家。在他做官期間,也發生了許多故事。由於他一生清廉,沒有過多的錢財,有一次甚至連回家安葬母親的路費都沒有。
魏源雕像
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846年的夏天,魏源的老母親因病去世,按照清朝留下了的規矩,官員的父親去世就必須去官守制。這時候的魏源,雖然是一方的父母官,但是他卻窮的連裝母親棺材回老家安葬的路費都湊不出來,只能住到朋友家裏,還向親友借了不少的債。以至於魏源在給朋友的信中,都説這是他人生中最窮苦的時候。
後來,魏源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最終湊齊路費,安全地將母親的靈柩運回故鄉。在起身離開東台縣的時候,台州人民萬人空巷,拭淚揮手送魏源,這種場景,是在令人感慨。
魏源不僅廉政清明,還善於發現人才。他在東台縣期間,遍訪全縣有才能的人,向朝廷舉薦。
在東台縣,有一個叫馮道立的人,對水利方面頗有研究。於是魏源就親自登門拜訪,對東台縣的水利情況多有諮詢。瞭解了馮道立的真才實學以後,魏源又向朝廷舉薦。後來,馮道遠在兩江總督陸建瀛的推薦下參加了制科,最終舉賢良方正,被授予承德郎。入仕以後,馮道遠多次參加蘇北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從這一點可以説明魏源有善於發現人才的能力。
以上兩則魏源的小故事,又再一次證明了他有着為國為民奉獻的高尚品質。
魏源是什麼派
魏源雖然是洋務運動理論思想的奠基人,但是魏源不是洋務派。魏源生於1794年,卒於1856年,而洋務運動是1860年以後才開始的,因此魏源的不是洋務派,那魏源是什麼派呢?
魏源畫像
魏源與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生活在同一個時期。兩個人都主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不受侵犯。且兩個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因此魏源是屬於地主階級抵抗派。
地主階級抵抗派,是鴉片戰爭以後興起的一派人物。是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他們雖然代表地主階級的利益,但也是屬於開明人士。他們的觀點是堅決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同時也主張向西方學習。這是對西方列強雙重挑戰的愛國主義的雙重回應。也是中華民族近代時期民族特質最重要的標誌。
地主階級抵抗派的特點是一方面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另一方面有保留着厚重的封建色彩。他們啓迪了中國人掙脱閉關鎖國的壓迫,敢於直面現實,仰望世界。
地主階級抵抗派觀點的侷限性,也是他們快速退出歷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他們的呼籲僅僅限於著書立説,在文字上啓發國人,但並沒有用實踐來支撐他們的理論。同時他們向西方學習的只是槍炮艦船等器物方面,沒有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改革,因為他們最終要維護的是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
地主階級抵抗派雖然在歷史的潮流中曇花一現,但是對於後世的影響依然是巨大的。
對魏源的評價
對魏源的評價,主要從他對中國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貢獻來説。
魏源雕像
從政治上來説,他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這個理論指導了中國之後進行的洋務運動。雖然魏源不是清朝的高級官員,但是魏源在從政期間清廉公正,勤奮民。當他看到清朝統治腐敗,官僚黑暗的時候,毅然決然辭官。魏源是中國近代化改革過程中的先行者。他主張政治改革,引技術、強國防、促發展,努力讓中國不受外族欺負。
從思想文化上來説,魏源對於中國近代化理論的奠定,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編寫的著作《海國圖志》,成為了中國近代化開端的思想指導。他提出睜眼看世界,促進了中國開始真正意上的融入世界。在學習問題上,他認為應該“經世致用”,以此提出了“變古愈盡,便民愈甚”主張;在賦税問題上,魏源主張保護税源。他認為賦税是國家強大的資本,而税源是腹水的根本。他反對苛捐雜税,認為重税侵犯了納税人的權利,打壓了納税人納税的積極性,破壞了國家運行賴以生存的財政基礎。在經濟思想方面,他認為要扶持工商業的發展,這樣才能有穩定的税源。這樣一個觀點的提出,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魏源這個思想,在19世紀中期的中國,是十分罕見的;
總的來説,魏源開啓了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這是中國政治思想向近代化轉變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