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佈,填報志願成為廣大考生的頭等大事。為了“一分不廢”地給孩子選學校定專業,家長們上網查資料、求助往屆生,有的不惜重金諮詢報考機構……不少人感嘆,“簡直比高考更拼。”
“七分考、三分報。”希望孩子選個好專業,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是為人父母者的樸素期待。只是,當下火爆的志願填報諮詢產業靠譜嗎?有的打着“一對一輔導”旗號,號稱大數據能精準預測熱門就業方向;有的宣傳所謂“內部消息”,鼓吹能精準定位心儀院校;還有的搬出AI算法,宣揚直接鎖定“性價比”最高專業……五花八門的服務項目一路炒成天價。然而事實上,相關部門早已申明,從未與市場機構合作,這些服務多是噱頭而已,本質上還是一筆“焦慮生意”。
再看這些年來的事實,可謂專業從不恆温,冷熱總會交替。比如,工商管理、國際貿易等商科專業曾經大火,但隨着市場飽和、商業模式變遷,就業形勢發生了變化;相反,與“農”有關的專業一度遇冷,現在卻隨着鄉村振興成為招聘大户。説白了,每門專業都有其用武之地,稀裏糊塗扎堆追着“顯學”跑,未必能踩到風口,反倒有可能得不償失。
有人説,高考志願填報是一次自我的私人訂製。儘可能科學精準地填報志願,理性全面地規劃升學之路,關鍵還在“知己知彼”。所謂“知彼”,就是了解專業、院校,做好起碼的案頭工作;所謂“知己”,則是綜合考慮自己的學科特長、興趣偏好,考驗的是自我準確認知。眼下高考改革正在深入推進,從選科、選考到升學、發展,已經成為環環相扣的過程,很多選擇,其實一路走來就已經在做。對於廣大家長來説,與其四處“求仙問藥”、算這測那,還不如想清楚孩子的興趣所繫、特質所在。畢竟,甭管專業説起來冷還是熱,只有孩子愛學、肯學,沉下心、鑽進去,才會學有所得、業有所成。
人生路漫漫,“心之所向”其實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今天的中國提供了足夠多人生出彩的機會,不會辜負任何一個有才華有夢想肯吃苦肯奮鬥的青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