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後兩天,
一些考生家長變得焦慮和敏感,
“高考太重要了,一局定勝負,
孩子考不好怎麼辦?”
這樣的想法很難不影響到考生。
其實,越是臨近考試,
讓孩子保持平和鎮靜的心態最重要,
那麼,和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
更應該首先放平心態。
大考在即,
家長和考生感到緊張很正常,
但家長尤其要小心,
有些話要對孩子慎説,
一起來看看吧!
1、家長:“我們對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試就行了。”
點 評
對大部分考生不太合適,考生會從反面去理解,對有信心的考生會有負面影響。
可以改為
“保持好心態,以平常心對待考試。”
2、家長:“這幾天你什麼事都不用管,只管專心考試。”
點 評
會從側面加大對考生的壓力,實際上是在提醒考生,考試是蓋過一切最重要的事情。
建議考生也做一些考試之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緩解緊張和對考試的過度注意;有事可做比空着急更好。
可以改為
“考試期間生活就和平時一樣,咱們不搞特殊化,平時怎麼着就怎麼着。”
3、家長:“趕緊睡覺,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試。”
點 評
睡眠對考試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學生提早上牀休息,還是應該按照原有的作息規律,否則會影響考生的睡眠。
可以改為
“放輕鬆就會有好睡眠,睡不着也不要着急,慢慢來。”
4、家長:"就拼這一把了!"
點 評
過分誇大高考的意義,這樣會對壓力大的考生有負面影響,給學生有“賭博”的心態,不利於考生平穩發揮。
可以改為
“這次只是給自己一個總結,按平常水平發揮就可以了。
5、家長:"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要緊張,我們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點 評
考試緊張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告訴考生千萬別緊張是從反面提示他緊張。
“我們在外面等你”會讓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分心。
可以改為
“考試緊張是正常的,別的同學也會緊張,放輕鬆!”
6、家長:"今天發揮得怎樣?考得好不好?有把握沒有?"
點 評
這種詢問式家長一定要剋制。
可以改為
要是孩子考得不順利,家長最好不要説太多的話,在孩子身邊默默陪伴勝於千言萬語。
7、家長:"考不好也沒事,大不了再考!"
點 評
反面表達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對自尊心強的孩子有干擾作用,會提醒考生讓他提前放棄,而且考生能感覺到這不是父母真實的想法。
可以改為
“把這段時間複習的真實水平拿出來就好!”
8、家長:"考好了,想去哪玩都行!"
點 評
這是一種獎勵,但這種獎勵會增加學生額外的壓力,尤其是對獎懲比較敏感的孩子,容易使其分心,無法集中精力去考試,而是考慮如何得到獎勵。
可以改為
“盡力發揮了就沒有遺憾,這段時間你吃了不少苦,考完試咱們就可以放鬆一下了。”
9、家長:"同樣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點 評
實際是在暗示孩子與別家的孩子做不恰當的比較,特別會引起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的反感,建議儘量不用。
可以改為
“別家的孩子考多少分我們不在乎,爸爸媽媽希望你堅持追求自己的進步就好,一小步也好,一大步也好,每一步走得穩穩的就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10、家長:"祝你成功!"
點 評
不太適宜去渲染成功或者失敗,少使用這種“過硬”的詞彙。
可以改為
“孩子,祝你好運哦!”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現象稱為“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後説,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説,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着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心理學家把這種為了達到一種目的總是患得患失的心態命名為“瓦倫達心態”。
“瓦倫達效應”告訴我們:不要去擔心以後的事情,把心放在一種平靜悠然之中,人的最大潛能才能發揮出來。
仍在為孩子的考試感到焦慮的家長,
中教君建議您在最後的時間裏,
做好下面5件事——
1、音樂:挑選一首輕音樂,讓你放鬆舒服,在疲憊的時候緩解疲勞。
可以問問孩子,最近喜歡聽什麼音樂,並温和建議孩子最好不要聽有歌詞的,不要聽流行音樂,特別是不要聽口水歌,否則,在考場上歌詞從腦海裏一句一句蹦出來,可不是鬧着玩的。
2、服裝:給孩子備一身他平時喜歡穿的乾淨又舒適的衣服,乾淨整潔的衣服也能給考生帶來勇氣和力量。
3、飲食:家長不要在考前突然給孩子準備清淡飲食,更不要盲目吃必勝客披薩、喝紅牛,寄希望於看起來寓意很好的東西。
最佳的飲食就是孩子平時吃得最多的家常便飯。
4、場景:和孩子一起預演一下考試當天的流程,讓孩子休息時間想象一個放鬆的高考過程。
考前去想象高考起牀,準點吃飯,乘坐交通工具去考場;考試過程中,填好名字,順利作答,暗示自己能解決所有題目,有時間去檢查試卷,考試鈴響,順利交卷。
等真正高考時候就暗示自己熟悉這個場景,有助於考生調整考生心態,增加信心。
5、交流:多説一些孩子愛聽的話,能在一定程度上讓雙方關係變得融洽,孩子也能感受到力量。
願您和孩子都能保持一份好心情,
輕鬆面對高考!加油!
來源|綜合自陝西高考助手、教育編輯部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