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6歲登基,在位18年,在24歲之後便隱匿於世。人們常常討論,24歲是帝王一生中最好的年紀,順治帝如果在世,他為什麼不繼續執掌威秉?如果順治帝在這年突然離世,那又是什麼導致皇帝早崩?
順治登基時只有6歲,在位時間僅18年,卻為歷史留下了太多的迷雲。作為第一個入關的幼帝,年幼的他根本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執政。雖有天子之名,順治卻長期無法行皇帝之實。在他年幼的時候,朝政都由攝政王多爾袞掌管。而多爾袞統管旗人,又功高震主,當然不把順治這個黃毛小子放在眼裏。
當年皇太極猝然去世之後,多爾袞便有同豪格爭奪位的想法。只不過孝莊最終出面,仰仗禮親王代善和濟親王哈朗的支持,推舉福臨(順治)即位。但多爾袞不甘心,還説“若以我為君,以今上居儲位,我何以有此病症”的話,言辭間充滿了抱怨與不滿。
在多爾袞攝政時期,他的稱號還由最初的“攝政王”變成了後來的“皇父攝政王”,有説法認為這也是源於孝莊皇太后跟多爾袞的“某種關係”。順治帝皇帝做不成就罷了,身邊竟然還平白無故地多了位專司遙控他的“父皇”,這足以令小天子龍顏大怒。可順治年齡尚小,母親又同“父皇”打得火熱,沒有人幫的小順治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
順治七年冬(1650年),這位權傾一時的攝政王終於在北疆狩獵途中去世。關於多爾袞的死,史書是這麼記載的:“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夢於喀喇城,年三十九。”官方措辭如此簡單凝練,不免引旁人遐思。當時有書《北遊錄》對其進行了還原,大意是説,多爾袞因膝蓋受傷引發感染,最終死於外境。不管多爾袞是怎麼死的,順治帝終於能初嘗權力的味道了。
1651年,順治終於迎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親政”。順治不同於傳統滿人,他自由熟讀四書五經,滿腦子都是“治國齊家平天下”的儒家義理。他本人曾在宮裏大穿漢式服裝,也曾穿戴明式皇冠皇袍,頗有些離經叛道的意思。
多爾袞等老皇族代表的是滿族的利益,這些人生長在滿洲,對漢人和中原文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而順治帝不一樣,他曾靠清算多爾袞和審理滿洲貴族圈地案來樹立自己的權威。順治從小就跟着傳教士湯若望學習算學、天文學,並對西方的數理知識特別感興趣。在一眾朝臣的幫助下,順治帝終於坐穩了皇位。
孝莊太后為順治安排了兩任皇后,但這些滿蒙族的大小姐都沒有討得皇帝的歡心。順治帝后來喜歡上了鄂碩的女兒董鄂妃(但此時董鄂妃已是別人的妻子了),因董氏青年時曾跟隨父親南征,熟悉正統的士人文化,比起那些在深宮裏呆久了的北方女人來説,董鄂妃一定是温潤賢淑些的。
董鄂妃與皇帝的關係打得火熱。皇帝迷董鄂妃幾乎忘我,據説皇帝曾多次向孝莊提出廢后,要將董氏立為正室。順治還曾為董氏舉行了一次大典,以示對她的敬重和珍愛。按照清朝慣例,只有皇帝冊封皇后才能昭告天下。順治皇帝這幾番折騰,弄得孝莊相當不痛快。
天有不測風雲。沒過多少年,董妃因喪子過度悲痛而去世。順治帝十分傷心,下令禮部為董鄂妃籌備葬禮,還讓大學士金之俊撰寫《董皇后傳》。順治就算再喜歡董鄂妃,但為妃子立“皇后傳”,實在是不應該。可能是順治皇帝真的比較浪漫吧,這一點可以從皇帝對漢學與洋學的開放程度就能看出來。
董鄂妃的去世令順治一蹶不振。順治十八年(1661)年春晌剛過,皇帝就突然一病不起,連續七日卧榻難出,果然是得了急症。大難最後,皇帝連忙召見了禮部侍郎王熙前接遺詔。在遺詔中,順治對自己在統治期間犯下的錯誤大書特書,希望能夠得到天下的寬恕。這不禁引起了後人的疑問。
尤其是在遺詔中有這樣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於皇太后恪盡孝道,輔佐朕躬,內政聿修。朕仰奉慈綸,追念賢淑,喪祭典禮,過從優厚,未能以禮止情,諸事窬潰不經,朕之罪一也。”意思是説,我太愛董鄂妃了,為她酌辦喪禮超過了位分和尺度,以至於冒犯禮數,我太內疚了。
以順治對貴妃的愛,不大可能説出這樣的話。而且,根據記載來看,從皇帝死亡到出遺詔共歷經了4個時辰!若不是期間真有人修改遺詔,此事斷無法解釋,所以有人就推測説,“其間必有太后及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如果推測為真,那順治帝假死出家説就更值得人們商榷了。
民間一直有順治帝圓寂於伽藍的傳説,但這樣的説法因傳奇色彩較濃而不被史家重視。關於順治出家於哪一所寺廟,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最著名的説法是皇帝出家五台山,該説法因被金庸的《鹿鼎記》和梁羽《七劍下天山》引用而廣為流傳。
相傳,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皇帝因董鄂妃之死悶悶不樂,遂逐漸厭煩了宮廷生活。因與僧人接觸日繁,就萌生了棄位出家到五台山的念頭。小説中還記載,康熙帝曾奉太皇太后之命,假借出巡到五台山,實為尋找乃父福臨。董鄂妃生前最好佛法,順治如果真的遁入僧門,倒也符合一位痴情皇帝對愛妃的留戀。
尤其是,《敕住善果旅庵月和尚奏對錄》中還記有順治帝同僧人旅庵和尚的對話。順治十七年(1660年)十月二十七日,順治説:“朕常於佛前發願:早生淨土,回入婆娑,正因出家,早明心地,為臨濟正宗,始滿朕願。”而僧苦勸順治不要意氣用事,不如“現帝王身,行菩薩意”。但依順治的個性,恐怕是不會聽的。
順治帝因從小受到嚴格的管控,所以形成了“愈壓抑而愈反抗”的浪漫性格。他敢於同壓制過他的多爾袞和孝莊作鬥爭,並且次次都要取得勝利才罷休。因此,以順治的個性推測,他做出“棄位出家”的舉動,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但要按照正史的記載,順治帝死之過急,其中是否也有蹊蹺?這點大家應當可以放心,因為如果按正史所言,皇帝臨終前曾得了天花,天花的殺傷力非常強,患上天花,少則三五天,多則一週死亡,順治因喪偶悲痛過度,身體免疫力大幅下降,導致最終感染天花,想必也是説得通的。
《清史稿》,中華書局2014年版。
鄧小軍:《〈敕住善果旅庵月和尚奏對錄〉:有關順治出家的重要原始文獻》,《雲南大學學報》2019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瓷國垃圾堆)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