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穆魯克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國運之戰,為什麼形勢會呈現一邊倒?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經典

十六世紀初期,中東地區幾個主要國家為了擴張勢力範圍相繼發生了軍事衝突。1514年,奧斯曼帝國與薩非王朝為了爭奪安納托利亞東部地區的控制權而爆發戰爭,最終奧斯曼帝國大獲全勝。
戰敗的薩非王朝為了抵抗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急切尋求各方幫助。結果,統治埃及、紅海沿岸以及敍利亞地區的馬穆魯克王朝打算出手干預此事。馬穆魯克王朝的蘇丹(統治者稱號)認為如果任由奧斯曼帝國擴張將會嚴重危及到地區的勢力平衡,因此他希望將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腳步限制在安納托利亞,而將波斯留給薩非王朝,馬穆魯克王朝則繼續控制阿拉伯世界。
然而令馬穆魯克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出手干預不僅沒有遏制奧斯曼帝國擴張的步伐,反而將戰火引到了自己身上。原來,奧斯曼帝國統治者賽利姆一世原先就在先攻打薩非王朝還是先攻打馬穆魯克王朝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馬穆魯克的主動出手干預正好幫賽利姆一世下定了決心。
1516年8月24日,年逾古稀的馬穆魯克蘇丹帶着國內最精鋭的2萬名馬穆魯克戰士在敍利亞阿勒頗城外達比克草原集結,而在他們對面的就是由賽利姆一世率領的奧斯曼帝國大軍。
“馬穆魯克”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被佔有的人”、“奴隸”。他們來自歐亞草原和高加索地區,從小被人帶至埃及開羅皈依伊斯蘭教,並被灌輸對宗教、國家和主人的無限忠誠。每個馬穆魯克都要長期接受嚴酷的軍事訓練,最終被培養成極具戰鬥力的殺戮機器。成年後的馬穆魯克會被賦予自由,並躋身統治精英階層。馬穆魯克曾是中世紀最強大的軍隊之一,他們曾打敗過來自歐洲的十字軍和來自亞洲的蒙古鐵騎。
達比克草原上的馬穆魯克軍隊裝備精良,他們的武器由高強度的鋼鐵製成並鑲嵌黃金。馬穆魯克認為華麗的裝備可以給予戰士們充分的自信。然而,在戰場另一端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卻更顯得信心滿滿。這支軍隊久經沙場,戰鬥經驗極為豐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人數達到了6萬,是馬穆魯克軍隊人數的3倍。
沒過多久,戰鬥就在達比克草原上打響了。這是一場馬穆魯克王朝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國運之戰,雙方都承受不起失敗的代價。戰前許多人認為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然而當雙方短兵相接後,戰場卻呈現一邊倒的形勢。奧斯曼軍隊如同進入屠宰場一般瘋狂屠殺馬穆魯克,後者幾乎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達比克草原戰役”最終以奧斯曼帝國大獲全勝告終,那麼問題來了,當年不可一世的馬穆魯克軍隊為什麼會突然變得不堪一擊了呢?
有一種觀點認為,馬穆魯克在兵力上與奧斯曼相差太多,因此才會完全頂不住對方的衝擊。可是在戰爭史上,兵力比這相差更懸殊卻戰勝的例子比比皆是,正所謂“兵貴精,不貴多”。馬穆魯克蘇丹能親自率軍出戰,這就説明他並不認為兵力上的劣勢有什麼問題。因此光是把馬穆魯克戰敗原因歸結到兵力方面,顯然解釋的過於簡單和牽強。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馬穆魯克作戰方式陳舊,還是依仗士兵的個人作戰能力,而奧斯曼軍隊已經擁有一支裝備火槍的現代火藥步兵團了。因此雙方軍隊不在一個維度上,這仗自然沒得打。可是要知道,當時還是1516年,那時候的火槍能有多大威力?即便在一百多年後,擁有火槍、火炮的中國明朝軍隊仍被使用冷兵器的滿清八旗軍打得落花流水。因此在十六世紀初的戰爭中,火槍還不足以成為決定戰爭走向的主角。
事實上,真正造成馬穆魯克不堪一擊的原因還是由於他們內部出了嚴重問題。馬穆魯克王朝後期的幾位統治者或是懦弱無能,或是暴戾無度,國家在他們的經營下逐漸衰落,統治階層內部矛盾不斷激化。奧斯曼帝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決定將征服目標定在馬穆魯克王朝。在戰爭爆發前,賽利姆一世派人成功説服阿勒頗城的長官暗中倒戈,而此人正是“達比克草原戰役”中馬穆魯克軍隊左翼的指揮官。於是在戰爭剛一打響,阿勒頗城長官就帶着左翼軍隊集體叛逃,這才導致了馬穆魯克軍隊迅速陷入潰敗的境地。
“堡壘往往最先從內部攻破”,昔日戰無不勝的馬穆魯克卻由於自己人的出賣而最終倒在了奧斯曼帝國的屠刀之下。
參考文獻:《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