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是幸運中“被皇帝”的。所以他知道自己的分量,執政後比較謹小慎微。
但既然當皇帝了,誰也不願意做傀儡呀。所以,他做事除了謹慎之外,就是想方設法限制那些老臣的權力,省的他們尾大不掉時自己陷入被動。
除了對大臣權力進行限制外,對個別大臣也動了些手段,比如平滅諸呂叛亂的大功臣周勃,就動用了幾次手段,逼他告老還鄉了。
另一個定策功臣陳平呢?他看出了苗頭,做事比較圓滑,做丞相到死。
等先朝的這些老臣們都死差不多了,朝廷還得充實新人呀。那些老臣的子孫們都有世襲的爵位,漢文帝怕使用他們,這些人仗着父輩的威風擅權,不聽自己的話,於是就往下找,這樣從下面提拔上來的人才能對皇帝感恩戴德。
申屠嘉的出身,他本來是一個能拉強弓硬弩的武士,當年跟隨劉邦作戰,因軍功升任隊率,就是管50人的一個小隊長,到漢惠帝時期,才升任淮陽郡守。
司馬遷在《史記》評價申屠嘉説:申屠嘉可以説是剛正堅毅、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他卻既不懂權術又沒有學問,和蕭何、曹參、陳平這些前輩丞相相比,恐怕就要遜色一些。説白了他就是一個大老粗。
但漢文帝眼下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用這樣的人他放心!並且現在的漢朝,經過呂后的專權,平滅諸呂叛亂時的消耗,國家已經積貧積弱了。
現在急於要做的,就是按黃老哲學所説的“休養生息”,只要老百姓能平安過日子,朝廷保持穩定就可以了,不求太大的發展。等以後有機會再考慮繁榮昌盛的事情,所以使用申屠嘉這樣的人,還是比較恰如其分的。
張蒼任丞相之後,申屠嘉升任為御史大夫。張蒼免去丞相之後,漢文帝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後,任命申屠嘉為丞相,並且以原來的食邑封他為故安侯。 這樣,申屠嘉打破常規,成為先當丞相後封爵位的第一人。
這個申屠嘉為人廉潔正直,公私分的很清楚,從不在家裏接受同僚私事的拜訪。所以,他的正直反倒會讓人有一種盛氣凌人但感覺。其實這種人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親和力的。
有一天,袁盎告老還鄉,在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便連忙下車行禮拜見,顯得是畢恭畢敬。但情商弱爆的申屠嘉是什麼反應呢?他只是端坐在車上拱手還禮表示謝意。
這其實是很大的失禮。首先,袁盎也是老臣,和申屠嘉的資歷差不多,並且人家功成身退了,一般人理應更給人家三分薄面才行。但申屠嘉實在有些無理了。
袁盎回到家後,覺得面子丟大了。尤其在下屬面前,以後他很難抬起頭來。自己在家裏越想越憋氣,越想越想不通,於是來找申屠嘉算賬。
申屠嘉過了很長時間才出來接見,態度非常傲慢。
袁盎便説:“希望別人迴避,單獨會見。”
丞相説:“如果你所説的是公事,請到官署與長史掾吏商議,我將把你的意見報告上去;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下的談話。”
袁盎不理那個茬,反問道:“你作為丞相,請自我衡量一下,與陳平、周勃相比,你怎麼樣?”
申屠嘉實話實説:“我不如他們。”
袁盎説:“好,你自己承認比不過他們,還有點自知之明。陳平、周勃輔佐高祖,平定天下,做了將相,誅殺諸呂,保全了劉氏天下時。您呢?只是個腳踏弓弩的人,後來提升為隊長,只是靠熬資歷才做到淮陽郡守,並沒有出謀劃策、攻城奪地、野外廝殺的戰功。”
先把他和那些重臣做一比較之後,看申屠嘉正在用心傾聽,於是話鋒一轉,説道:“再説陛下吧,他從代地來,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書,他都是停下車來認真臣子們的意見,這是為什麼呢?就是想用這種辦法來招攬天下賢能之士。您現在這麼倨傲,一天天的愚昧下去,依我看,那就離禍患不遠了!”
一席話驚醒夢中人!申屠嘉趕忙對袁盎拜了兩拜,誠懇的説:“我是個粗鄙庸俗的人,就是不聰明,幸蒙將軍教誨。”
申屠嘉把袁盎引到內室同坐,把不在家裏會客的這個老規矩也給破了,還把他奉為上賓。
申屠嘉能夠聽得進善言,進步自然塊。
但他耿介的本性還是不改,對待佞臣,照樣還是那樣的橫眉冷對。
當時太中大夫鄧通特別受皇帝的寵愛,甚至親密到文帝曾經到他家飲酒作樂的程度。
申屠嘉拜見皇帝奏事,那鄧通站在皇帝的身邊,閒庭信步一般的來回走動,顯得非常散漫。
申屠嘉奏完事,對皇上進諫道:“皇上您喜愛您的寵臣,就賜予他富貴,這是可以的,但是朝廷上的禮節,卻是必須嚴肅對待的。”
皇帝説道:“請您不要再説了,我會私下裏戒教他。”
申屠嘉回到相府後,下了一道手令,讓鄧通到相府來,如果不來,就要把他斬首。鄧通非常害怕,進宮告訴了文帝。文帝説:“你儘管前去無妨,我立刻就派人召你進宮。”
鄧通來到了丞相府,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給申屠嘉叩頭請罪。申屠嘉很隨便地坐在那裏,故意慢待他,同時斥責説:“朝廷嘛,是高祖皇帝的朝廷。你鄧通只不過是一個小臣,卻膽敢在大殿之上隨隨便便,這是大不敬之罪,應該殺頭。來人哪,現在就執行,把他斬了! ”
鄧通一看,這要來真的了,嚇得連忙磕頭,碰得鮮血直流,但申屠嘉仍然沒有饒了他的表示。這時候文帝估計鄧通吃的苦頭差不多了,就派使者宣詔鄧通進宮,並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説:“這是我親狎的臣子,您就饒了他吧!”
申屠嘉這一下面子裏子都有了,正好借坡下驢,放了鄧通。
漢文帝駕崩,漢景帝繼位,申屠嘉又遇到一件事情,類似於鄧通的事件。但這一次不但沒找回面子,最後竟然搭上了老命。
晁錯是太子劉啓的老師,劉啓當皇帝后,自然對自己的老師很偏愛。晁錯因為受皇帝寵愛,擔任內史,地位很高。他經常和皇帝在一起討論時政,皇上對他的話是言聽計從。
但是漢朝的丞相,那是一人之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百官之首,他的許多建議卻不被採納,所以他很忌恨晁錯。
內史府大門本來是由東邊通出宮外的,晁錯進出要繞很多路,覺得很不方便,於是就自作主張改了一道牆門向南通出,而向南出的門所鑿開的牆,正是太上皇宗廟的外牆。
申屠嘉一直在暗中找晁錯的茬,這下終於有了口實,就想借晁錯擅自鑿開宗廟圍牆為由,把他治罪法辦,奏請皇上殺掉他。
但申屠嘉的奏章還沒往上遞呢,晁錯就得知了此事,他連夜跑到宮中,拜見皇上,向景帝自首,説明情況。
第二天上早朝的時候,申屠嘉上奏,請求誅殺晁錯。接到奏本,漢景帝説道:“晁錯所鑿的牆並不是真正的宗廟牆,而是宗廟的外圍短牆,這是我讓開的,晁錯沒有罪過。”
意思是我同意的。潛台詞就是説這是我祖宗,不是你祖宗,不要多管閒事了!
申屠嘉信心滿滿,覺得可以像對待鄧通那樣,狠狠收拾一下晁錯了,但沒想到這次卻找錯了對象,一腳踢到了鐵板上,下朝之後對長史説:“我真後悔,沒有先斬後奏,結果反讓晁錯給耍了。”
回到相府之後,氣憤填膺,竟吐血而死。
結語: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説過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申屠嘉就犯了這個錯誤。
漢景帝不是漢文帝,你想用漢文帝時期的那一套辦法處理漢景帝的事情,恐怕有些不合時宜了。
況且晁錯並不是鄧通,鄧通只是漢文帝的嬖臣,是個男寵而已。所以,該給丞相面子的時候,還是要滿足丞相這一點虛榮心的。
但晁錯是誰?是皇帝當年的老師,是目前漢景帝十分倚重的肱骨大臣。申屠嘉官位雖然高,那是皇帝還沒有來得及調整而已,在漢景帝面前,不過是一個過氣的老臣罷了。
這一下裝大尾巴狼沒裝成,倒把自己弄個灰頭土臉。
再説,宰相肚裏能撐船,誰知道就因這麼一個小事,竟然被氣死,心胸的確小了點吧。
參考資料: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