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技巧讓孩子考場作文打動老師拿高分,二三年級的孩子好好看
這個學期,孩子們過得太不容易了!疫情鬧騰得大家心緒不寧。可考試不會因為任何情況有可商量的餘地。
那好,考場作文,如何拿高分成為學生和家長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鄰居的孩子每次都因為作文拿了高分,總分和排名都高出自家孩子一大截。
明明兩人同年級,任教老師也一樣,因為作文分數拉開距離,真是令人心有不甘啊!問題就來了,孩子平時學得差不多,如何保證考場作文能拿高分呢?
考場作文的讀者是閲卷老師,所以能打動閲卷老師的作文,才有更多機會得高分。今天,咱們就以一篇作文為例,聊聊拿高分的2個技巧。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孩子寫爸爸的一篇作文。
可以説,我讀完之後,恨不得馬上給他一個“優”。好,這種衝動緣何而來的?
細細想來,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技巧:
(1)學會選擇材料、組合材料
(2)用好細節描寫
為什麼呢?
先從寫爸爸媽媽的素材説起。
你有一個愛嘮叨的媽媽嗎?你有一個囉嗦的爸爸嗎?
孩子如果在作文裏寫這些,作為家長的你,會不會瞪大眼睛,來一句“什麼?這小子膽子不小!”哈哈,完全沒必要。孩子們,其實心明眼亮。無論是爸爸的囉嗦,還是媽媽的嘮叨,在他們心裏那都是愛。
他們讀得懂!
你看,這位很能寫的“小文豪”又來了,今天他為我們帶來一篇《“囉嗦大王”爸爸》
一、先説選材和組材
全文緊扣爸爸“囉嗦”,選材組材,可以説還沒開始寫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小作者僅僅扣住爸爸“囉嗦”這一特點,選取了“爸爸監督我洗手”、“解説蛋和雞的先後問題”、“帶我讀《槍炮、病菌和鋼鐵》”三件事。
這三件事,各有側重,較好寫出了爸爸藏在囉嗦背後的愛。
比如,監督我洗手,看起來囉嗦得要命,實則刻畫出爸爸對“我安全與健康”(疫情期間)的關注,可謂是細緻入微。
這難道不是愛嗎?是!
材料選得好,文章成功了一大半。可以説,有血有肉的好文章,都是得益於好材料。
而“爸爸帶我讀《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側重於表現爸爸對我求知學問的嚴謹。爸爸的滔滔不絕,恰恰是為了讓“我”能夠真正搞懂學問。
選材和組材,都比較成功。贊一個!
二、再説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的作用,可謂是作用巨大。在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和想象作文中,都能起到強化畫面感、引人入勝的作用。
比如,朱自清散文《背影》有這樣一段描寫: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這段細節描寫,大家都不陌生吧。父親爬上月台去給兒子朱自清買橘子,這在很多人看來,是多麼不起眼的一件事啊。為什麼那麼感人,成為名篇佳作呢?
可以説上面的細節描寫功不可沒。他讓我們感受到父親藏在心底的愛。本來愛是看不見摸不着的,這段描寫,用了探身、穿過、攀着、縮、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等細節動詞,一下子把父親的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且感人至深。
説回上文這位孩子的作文,他也用了細節描寫,塑造出爸爸鮮活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監督我洗手”這件事,小作者的細節描寫,可謂生動傳神。
比如,“爸爸頭也不抬”就知道我沒有用洗手液;“爸爸用手扶了扶眼鏡”,表現出一個知識分子的風度和習慣。
總之,小作者能通過細膩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一個知識分子爸爸似乎就站在我們面前一樣。
這位小作者的作文,有沒有可以修改的地方?讓文章更完美呢?
有。如若做到以下2點,就更好了。
01 注意細微之處
也許是小作者粗心大意。比如,有一個過渡句,是這樣寫的“多洗一次受不費力,媽媽最怕的就是吃飯聊天。”
因為下文寫的是我在吃飯時問爸爸問題,結果爸爸沒完沒了,窮追不捨。
所以這裏,是不是應該修改一下呢?
02 注意用詞準確
比如,“受新冠病毒影響,爸爸每天膽顫心驚。”這句話中的“膽顫心驚”,我推測是小作者為了表達爸爸對我的擔心。
既然如此,用“提心吊膽”是不是更合適呢?
小結一下,如何讓考場作文打動閲卷老師,拿高分?要注意採用以下2個技巧:
第一,選擇兩件平凡卻真實有情的事件,加以組合,從不同側面突出中心;
第二,抓住細節,寫出感人至深的真情。
祝願孩子們考場作文得心應手,穩操勝券!
猜你想看:
世界最短小説,只有1句話,對孩子寫好作文有什麼啓示?
引導孩子3步走,5分鐘完成仿寫比喻句:學好語文,重在拓展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