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師大專家談“師範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提高了教師准入門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悦悦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推進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的通知》(簡稱《通知》),推進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2017年及以前加入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省份的高等學校相關師範類專業,自2022年起可以參加免試認定改革。
文件一經發布,隨即在省內外高校引發熱議。這項改革對學生及高校有哪些影響,是否意味着給未來師範類專業大學生開了“綠燈”?將教師隊伍質量關口前移到培養高校,是否會降低教師准入門檻?針對社會關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了山東師範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兼創新創業學院院長王敬政。
節省時間和教育成本
迴歸了教師教育本源
在王敬政看來,《通知》的發佈實施,進一步深化了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准入辦法,可以吸引優秀人才到中小學任教。從培養的角度看,師範類專業學生入學後經過系統的師範類教育,完成師範類專業教師教育課程、教育見習實習等培養方案規定的環節,就可以直接獲得教師資格證書,而改革之前,師範類畢業生跟其他非師範類專業畢業生一樣都得需要參加全國統一的教師資格證書考試,對於師範類專業畢業生增加了不少時間和教育成本,與師範類專業設置和培養目標也都是相悖的,所以《通知》的發佈實施,從培養角度講迴歸了教師教育的本源。
“從招生角度看,伴隨着《通知》的發佈實施,對於有志於基礎教育教師的考生和家長來説是個重大利好。”據王敬政介紹,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是整體謀劃,分步實施的。《通知》是改革“三步走”方案的一部分。
第一步,2020年,印發《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實施方案》(教師函〔2020〕5號),啓動實施了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
第二步,2022年,教育部在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基礎上,繼續在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中穩步推進免試認定改革。在第二步實施的過程中,國家還是相當審慎的,並不是所有的師範類高校、所有的師範類專業全面鋪開,而是參照教育實踐時間、實習生數與教育實踐基地數比例、專業生師比、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中學教育)/教師教育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小學教育)/專任教師佔本專業教師比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法教師(職業技術師範教育)/特殊教育專業背景教師(特殊教育)、具有高級職稱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生均教育實踐經費、生均教育類紙質圖書、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率8個核心指標,選擇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社會聲譽好的高校和專業逐步放開“放管服”,既要體現高校辦學的權利,又要體現高校辦學承擔的責任。
綜上,王敬政指出,《通知》對考生和家長的第二個利好就是,在國家原有“雙萬”作為志願選擇依據的質量評價的基礎上,對於選擇師範類專業,還可以考證高校或專業是否具備“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資格。
提高了教師准入門檻
能引來樂教的優秀人才
將教師隊伍質量關口前移到培養院校,意味着對培養高校提出了更多要求。此舉是否會降低教師准入門檻?
在王敬政看來,師範類專業培養高校,特別是像山東師範大學這類高水平的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大學,作為培養教師隊伍,特別是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師資隊伍培養的主陣地,歷來對於培養質量有着嚴格的要求,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對普通高校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實行三級監測認證,從師範類專業認證實施情況看也充分證明了我國構築起了良好的質量認證體系。這也為進一步深化了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所以《通知》的發佈實施不是降低了教師准入門檻,而恰恰相反,促進了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提高了教師准入門檻。
“在原來教師資格證書考試核發教師資格證的單一模式下,低學歷層次的師範類專業畢業生與高學歷的非師範類專業畢業生之間產生了非對稱競爭,特別是就業驅動獲取教師資格的畢業生,他們或許並非出於對基礎教育教師職業的認同趨勢,僅僅是在就業壓力驅動下選擇基礎教育教師職業,導致了後續職業發展認同感不強,職業穩定預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教育教學質量。”王敬政告訴記者,從這個角度看,《通知》的發佈實施對於長期構建樂教、適教、善教的優秀教師隊伍有着重要的意義,真正能夠發揮吸引優秀人才到中小學任教的作用。
把質量把控責任主體交還到高校
是提高師資隊伍質量治本之路
王敬政指出,作為培養高校樂見《通知》的發佈實施,使得高校在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更為主動,更有抓手,可以更好的行使高等學校教育自主權。
《通知》發佈之前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的教師資格考試,雖然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實施,但有第三方、社會性考試的性質,跟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脱節的、二元的,也可以説,高校並不為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對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通過率、參加考試考生的質量負責,同時教育部考試中心承擔了教師資格證書核發更多的質量把控的責任,而這個責任又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組織者不能承受之重。所以把質量把控的責任主體重新交還到高等學校,對於提高師資隊伍質量是治本之路。
王敬政認為,高等學校也將會重新審視自己的職責定位,更好地對照師範類專業認證指標體系,更加堅守教師人才培養的質量生命線。對於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實施的教師資格證書考試來説,也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本來的職能,降低考試組織的社會成本,提高非師範專業獲取教師資格證的核髮質量。
不會從根本上填補全國教師缺口
卻能從根上提高師範生培養質量
在王敬政看來,區別於非師範專業的學生,《通知》的印發實施並不意味着為師範類專業學生開了“綠燈”,恰恰相反,高校將會更加嚴格的執行師範類專業的培養方案,更加嚴格實施教師教育各培養環節的考核力度,師範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也將會受到更加嚴格教師從業技能培訓,只有完全達到所學師範類專業的培養目標,通過各項考核才能拿到教師資格。但所有這些也必將使得師範類專業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大大提高,使得“四有好老師”在師範類專業畢業生有非常好得體現。
“《通知》的發佈實施不會從根本上填補全國教師的缺口,但卻能根本上提高師範類畢業的培養質量,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和能力。”王敬政分析,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將會出現的情況是,師範類專業本科階段獲得教師資格證的高學歷畢業生加入到教師隊伍,而不是非師範類本科通過高學歷學段考取教師資格證書進入教師隊伍,雖然最後都是以高學歷(以碩士研究生為例)進入教師隊伍,但在本科學段是師範類專業,有着四年的師範類專業的培養,教師基本能力比非師範類專業本科僅僅後期通過教師資格考試證考試獲取從業資格的教育教學能力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這點也是目前的基礎教育一線反響比較大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