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山東工商學院迎來了2021級的新生。在公益慈善學院的迎新帳篷前,院長於秀琴欣喜地發現,今年的新生不僅對慈善管理專業頗有了解,有的還很願意學習這個專業,未來從事這個行業。在前不久學校舉辦的財富管理特色建設推進會上,十幾位公益慈善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公益慈善學院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凝練“慈善管理+商科背景”的專業特色
2018年7月14日,山東工商學院公益慈善學院掛牌成立。學校黨委書記白光昭認為:“高校的慈善教育應該走在社會認知之前,開展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本科素質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符合眼前以及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為了論證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學院考察了近十個城市的十所大學、二十幾家金融機構、基金會等慈善組織。在聽取了行業領域和學術專家們的建議後,最終確定了在學校財富管理為特色的商科背景下設置慈善管理專業的辦學思路,以“慈善管理+商科背景”為專業特色,重點培養學生的慈善項目運營與基金管理能力,在兼具“世界視野、國家需要、地方發展、學校優勢”的辦學目標指引下,創辦四年制慈善管理方向本科專業,為國家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慈善管理人才。
打造招才引智的學術平台
建院初期,慈善管理專業的師資匱乏,為了讓新專業立得住、走得穩,學院決定邀請國內著名的慈善理論研究與實踐專家為學生上課,由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的專家學者們組建名師團隊,帶領學生了解慈善領域的前沿知識,指導學生探索慈善領域出現的新理論、新問題。
“名師引路”的成功經驗讓學院意識到,專業教師的引進和培育對於新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於是開始搭建引育高層次人才的學術平台,一邊招才引智,一邊提升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2019年底,中國第三次分配研究院掛牌成立,圍繞第三次分配的體制機制、公益慈善治理現代化、公益慈善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形成多份有影響力的諮詢報告。
學院現已形成“慈善管理+財富管理”“慈善管理+鄉村治理”“慈善管理+社會治理”等多個交叉學科研究團隊,共同助力學術發展。在學校剛剛成功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第三次分配高峯論壇”上,來自政府部門、學界和業界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圍繞公益慈善領域熱點問題——“第三次分配與共同富裕”展開研討,取得豐碩成果。
探索“校、社、政、企”的合作育人模式
中國第三次分配研究院的成立和發展引來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山東省政府“十四五規劃”意見徵求座談會上,研究院的成果得到了高度認可;在中華慈善日主題研討會上,“第三次分配與慈善事業發展”的主題報告激發了民政系統和慈善組織多方合作的意向。“慈善小鎮”的鄉村振興、公益島、慈善城的戰略規劃,山東省慈善發展研究報告藍皮書的編纂等校地合作項目陸續開展,公益慈善學院不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着力量。
“校、社、政、企”的合作育人模式也豐富了慈善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近3年來,學院教師指導學生參加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49項,有40項在省級以上各類競賽評選中獲獎。學院推出國內首部以“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教材《公益慈善項目管理及能力開發》,2020年9月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21年4月,學院與煙台市奇山街道辦事處合作成立“社區學院”,開始社區治理和社區慈善融合發展新探索。學院還與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實驗經濟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體系上引入國際前沿的慈善項目的設計評估方法。
構建慈善管理行業人才多層次培養體系
目前,山東工商學院公益慈善學院已招收四批慈善管理專業方向本科生共計120名,三批碩士研究生9名。今年,學校又獲批公共管理碩士(MPA)人才培養單位,即將開始培養從事公益慈善與社會治理,地方政府與生態治理,公共危機與公共政策,勞動與社會保障方向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接下來,學校將在培養專業慈善人才的同時,開展面向慈善實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進一步傳播公益理念和公益項目設計的實用技能,為營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社會氛圍貢獻力量。(董豔)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