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圍繞洛林問題,法國德國互不相讓,都宣稱是自己歷史上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可是,你知道嗎?歷史上,最初洛林卻是屬於意大利的。事情需要從遙遠的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説起。
經過子侄們的連年內戰,查理曼耗費一生打造的法蘭克王國分裂了,被瓜分成三部分:
東法蘭克王國,它是神聖羅馬帝國和現代德國的前身,國王是日爾曼人路易。
中法蘭克王國,它是意大利的前身,洛林就屬於它,國王是洛泰爾,洛泰爾仍沿襲空有其表的帝號。
西法蘭克王國,它是法國的前身,國王是禿頭查理,他是公認的第一位法國君主。
《凡爾登條約》大致奠定了今天德、意、法三國之間的疆界。雖然名義上三國還是加洛林王朝的一部分,但是從這一天起,查理曼帝國再也沒有真正統一過。
所以根絕條約,洛林是屬於意大利的。
後來,中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洛泰爾在臨死前把中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北部的洛林、普羅旺斯及南部的意大利。長子接受了意大利和帝號,次子接受了洛林,小兒子接受了普羅旺斯。三個兒子一人一份,各自治理,這便是“普呂姆分割”。
863年和869年,治理洛林和普羅旺斯的兩個兒子相繼去逝,作為叔叔的禿頭查理和日爾曼人路易坐不住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不能錯過。870年,兄弟倆在今荷蘭境內的墨爾森簽署《墨爾森條約》,大致以默茲河和索恩河為界,禿頭查理將洛林納入西法蘭克版圖,日爾曼人路易則把普羅旺斯揣入東法蘭克的腰包,意大利仍保持不動。這個時候,洛林才成為西法蘭克王國的領地。
後來,波索公爵趁機謀反,拒絕效忠西法蘭克國王,而且被選為普羅旺斯國王,這使得西法蘭克國王對普羅旺斯的統治構成威脅。880年初,為了使叔父薩克森公爵不支持波索公爵,國王在索恩河畔的利貝蒙簽署《利貝蒙條約》,割讓洛林給薩克森公爵,形成洛林王國。這樣,洛林轉手到了東法蘭克王國的手裏。
但是,西法蘭克王國,以及後來的法國一直對洛林念念不忘,由此和東邊的德國一直對洛林的歸屬問題打得不可開交。紛爭一直持續到普法戰爭,甚至一戰!只是,作為最初擁有洛林的意大利卻沒有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