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校劃片,把“房住不炒”堅持到底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烏夢達、馬曉冬)5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多校劃片,學區房涼了?》的評論。

  近期,北京市西城區出台學區新政,今年7月31日之後新購房產將實施多校劃片。至此,北京市城六區均明確提出多校劃片方式入學。“六年一學位”“多校劃片”等推動教育公平化舉措,給擇校熱和火得發燙的學區房降温,得到社會普遍關注和輿論廣泛好評。

  近年來,擇校難題困擾諸多家庭,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父母們。過去幾年間,動輒每平方米二三十萬元的天價過道房、車庫房、空掛户等新聞見諸媒體,一再刺激社會的敏感神經。很多家長購買這些不能住的房子,實質就是給孩子入學購買的“門票”。

  為了更好推動教育公平,從實行“就近入學”政策到“九年一貫制”,再到如今當下的“六年一學位”“多校劃片”等手段……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打出一套“組合拳”,而多校劃片,就是其中一記重拳。

  一石激起千層浪,政策也引發“學區房”市場的“動盪”。從長遠看,多校劃片,有助於落實“房住不炒”的政策,對學區房的過度炒作能起到降温作用。

  在關注之餘,社會各界也在期待,相關部門能精準施策,把教育公平的好事辦好。

  “多校劃片”本身就是為了體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家長們也在關注,如何用精準的刀法,切割出一片片“合理”的學區,保證“片區”之間教育資源大致均衡。以免現行政策解決了“學區房熱”的問題,卻又按下葫蘆浮起瓢,下一次出現於大眾視野的就是“片區房”的熱詞了。

  教育部2015年就曾提出,熱點小學、初中的招生普遍推行多校劃片制度。但至今多校劃片還沒實現全面推行,有的城市只有部分區域實行。輿論普遍期待,更多熱點城市能夠落實全面多校劃片,給過熱的學區房降温,給教育焦慮減壓。

  不少家長坦言,購買學區房不僅僅是炒房投資,而是子女教育的剛需。“昔孟母,擇鄰處。”一個個為了學區房的現代版“孟母三遷”背後,潛藏着家長“望子成龍”的期許。

  在這種焦慮下,很多家長有意無意忽視了一個現實,上名校不是培養出優秀孩子的唯一條件。父母們不能把緩解教育焦慮的辦法全壓在擇校上,而忘記了父母們才是孩子們最好老師。從這個意義上講,最好的學區房就是自家的書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