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呂蒙正不為物累
北宋歐陽修有一本書《歸田錄》,裏面都是一個個軼事小説,大多是他親身所見,熟能生巧的賣油翁的故事就出自這本書。其中有一條故事是講呂蒙正,歐陽修評價他是“寡好而不為物累”,意思就是嗜好很少而又不被物質所拖累。
呂蒙正故事圖
呂蒙正不為物累的故事開頭,歐陽修就高度評價了他,説“呂文穆公蒙正以寬厚為宰相”。呂蒙正生前三次為相,後還封爵徐國公,地位極高,所以得尊稱“公”,而“文穆”則是他的諡號,中國歷史上許多皇帝或者大臣死後都被追封為這個諡號。從第一句就可以看出,整個故事要讚揚的就是他寬厚,表現就是呂蒙正不為物累。
故事是講,當時朝廷又一個官吏,他的家裏珍藏着一面古鏡,按照他的説法鏡子可以照到兩百里遠的東西。這個官吏想要博得身為宰相的呂蒙正的賞識,就想要用鏡子來換取功名利祿,於是就拜託呂蒙正的弟弟把鏡子送給他。呂蒙正的弟弟找了個機會就假裝無意閒聊地提起了這件事情。
呂蒙正聽了笑笑,説:“我的臉還沒有一個碟子那麼大,哪裏用得到可以照二百里遠的鏡子呢?”他的弟弟聽了也就不再多提這件事。而聽説這件事的別人,都被呂蒙正所折服,把他與唐朝的宰相李靖相比。
中國歷史上貪污得家裏錢財富可敵國的宰相,不在少數,反而是像呂蒙正這種寬容、清廉的宰相少有。
北宋呂蒙正
呂蒙正,出生寒門,高中狀元得以入仕,十分受到宋太宗的賞識,三登相位,是北宋時期以德才賢良兼備而著稱的宰相。他為人寬厚仁德,對上敢於直言進諫,對下和善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的愛戴與官員的敬重。
呂蒙正畫像
呂蒙正為官期間,遇到事情敢於出來説話,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每次討論時政事務,有自己不認同的,一定會堅持反對意見,他這種無所隱瞞的性格特點十分受到皇上的賞識,也因此在朝中有很高的名望,令人尊敬。
有一次適逢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宋太宗宴請朝臣,酒過三杯喝到盡興時,皇上便開始得意洋洋地自誇:“五代年間,周太祖自鄴南歸時,這裏社會動亂沒有紀法,官員和百姓屢遭盜劫,天上出現掃把星,地上水災頻發,引得人心惶惶,四下流竄,還以為天下將要大亂,此處再也不會有太平日子了。朕登基以後,所有事務都親自查閲處理,民間的各種狀況都得到了治理。此後,每次一想到老天的恩賜,能夠給我這樣繁榮昌盛的時局,我就能體會國家的管理與發展都是事在人為啊。”
聽到皇上這樣的話,在座的大臣們人人鼓掌表示認同,唯獨呂蒙正起身離坐,來到太宗面前説:“有皇上的地方,就能聚集百姓,所以此處才會作為都城得以繁榮發展。皇上可能不知道,城外很多飢寒交迫的屍骨,並不是都如您所見的那樣,希望陛下不僅僅只看眼前近處,能真正為百姓謀幸福。”此話令宋太宗大為掃興,但也無以反駁。
呂蒙正心繫國家、百姓,絕不謀私,他的剛正不阿與賢良廉潔都是歷史上難得的。
呂蒙正妻子
呂蒙正年輕時到岳陽城做事,此時街上正熱鬧,他湊近一看是劉府的千金在拋繡球選夫婿。旁邊的羣眾議論紛紛,原是劉員外的女兒月英,相貌出眾,只因看不順官宦子弟的紈絝浪蕩,執意要親自拋繡球選郎君。
呂蒙正接繡球
此時正好月英緩緩上了樓,她朝下俯視,只見公子哥們都爭先恐後地往前,個個面露貪相垂涎三尺,唯獨有一人默默站在人羣之後靜觀,雖衣衫破舊卻氣宇非凡,於是一眼相中便定睛將繡球拋去。此人就是呂蒙正,他在一片譁然中如夢初醒,被僕人領到府中。果然劉員外見到這個窮小子火冒三丈,而女兒又執意要嫁,便將二人趕了出去,斷絕父女關係。
月英跟着呂蒙正回到他居住的破窯,二人情投意合,當日拜過天地,劉大小姐從此跟他過起了清貧的苦日子。
呂蒙正常年寒窗苦讀,過得有一頓沒一頓,月英也是個硬氣的賢德之人,跟了丈夫之後,不管再苦都一同吃住。呂蒙正常常出去討飯,月英就挖些野菜,拿回窯中,一起煮了吃,兩人還一同看書、作詩,公議天下大事,雖然日子很苦,但夫妻二人甚是恩愛。有一次夜裏下起暴雨,破窯子漏水沒有一處乾的地方,兩個人全身濕透卻還高興地吟起詩來。
正是月英堅貞不移的陪伴相隨,給了呂蒙正很大的動力,他就發奮讀書以報答妻子之恩,最終金榜題名,官至丞相。
呂蒙正故事
呂蒙正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賢才兼備的宰相,他為人寬厚仁德,對上敢於直言進諫,對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賞識與重用,度量寬大,此外他還獨具一雙識人慧眼,能夠知人善用。
呂蒙正
有一天,宋太宗與呂蒙正商議派誰出訪遼國,呂蒙正向皇帝推舉了一名姓陳的大臣,皇上認為此人不合適,就沒有同意。次日,皇上又以此事問他,呂蒙正還是推薦了昨天那位陳姓官員,皇上依舊否決了。第三次,當皇上又問起此事時,呂蒙正再次提議此人,氣得皇上大拍桌子,十分生氣,問他:“卿為何如此固執?”呂蒙正回答説:“陛下,不是臣固執,而是您未能查明諒解啊。這個人可以出任遼國,別的人都不如他。為臣不願意像其他人那樣順着您的意思去發表意見,這樣只會耽誤國政。”呂蒙正的話氣得其它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反而使皇上深受感觸,自愧不如。
呂蒙正有一位客人叫做富言,有一天他對呂蒙正説:“我的兒子十幾歲了,能否讓他進書院呢?”呂蒙正應允之後見了他的兒子,十分震驚地表示:“你的兒子將來一定會功成名就的,他的官職能做到我的位置,他的功績定能遠遠超過我!”呂蒙正令他與自己的兒子做同學,十分厚待他。果然那個人就是富弼,長大以後成了宰相。
此外呂蒙正還多次推薦常説他壞話的老同學,可見他心胸開闊,唯才是用,且獨具識人的眼光。
呂蒙正格言
呂蒙正有一篇作品名叫《破窯賦》,據説是後世之人託其名而為,主題是人生和命運的無常。有文字不盡相同但內容相似的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也被人稱為是《命運賦》,文中的許多句子因為寓意非常,所以成為了呂蒙正格言。
呂蒙正《破窯賦》全文
這篇《破窯賦》的開篇第一句就是呂蒙正格言中最出名的一句,甚至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論述人生和命運最精闢的一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天氣的變化是快得難以猜測的,人的災禍或者機遇也是如此,發生都是在旦夕之間,是現實無法預料的。
既然,人的命運與天氣變化相似。所以作者在文中接着就列舉了一些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比如他説蜈蚣有上百隻腳,卻還不如沒有腳的蛇走得快;雄雞翅膀很大,但不像烏鴉那樣能飛。這也就是動物的命運,無法改變。
然後,作者用了大片篇幅來羅列歷史人物的例子。比如“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羣,太公釣於渭水。”意思是孔子文章無人能比,卻一樣被困在陳國;姜子牙精通武略,卻一樣要在渭河邊垂釣。之後還有短命卻善良的顏淵,長壽卻是惡人的盜蹠,強大卻兵敗自刎的項羽,弱小卻擁有江山的劉邦等等。
接着作者還以呂蒙正當然身居破窯之後為相的人生境遇為例,得出的結論是“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這些都可以説是呂蒙正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