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電視劇中的王爺往往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除了皇上以外,王爺幾乎都是大權在握的重臣,這些高官厚祿的王爺個個瀟灑自如,甚至有時候跟皇上爭奪天下。那麼,古代的王爺真如電視劇中那樣嗎?歷史告訴你:古代王爺也不幸福。
首先有一個問題必須回答: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做王爺?古代的王爺並非全然指代的是皇親國戚,事實上,王爺只適用於皇帝家族內部的分封。這裏的家族內部指的是本家的同一個姓氏的男性,即只有皇帝的兄弟叔伯子侄這六種人才可以封王爺,其他人都不可以。
其次,王爺最早是怎樣來的?中國最早的王爺是出現在西周,那時候的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實際上就是後來的王爺。但是有一點很不同,西周的王爺後來慢慢演化成諸侯,最後變成了帝王,而西周之後的王爺很少有那麼厲害的。
最後,古代的王爺是否很風光呢?用一個常聽到的詞來回答就是:不幸生在帝王家。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意識到了春秋戰國紛繁戰亂的一個原因就是有過多的諸侯國存在,這些諸侯國就是周代的王爺。於是,秦始皇開始削弱王侯的權力,他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郡縣制,所有郡縣都由皇帝直接管轄,王侯的權力一下子被削弱。自此中國走向了兩千多年的限制王爺權力的道路。
漢代建立後,劉邦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沒有諸侯的幫助,於是他開始封兄弟叔伯子侄以及有功之臣為諸侯,並賜予他們封地,想借助他們的權力來保護皇室的安全。但是經過文景之治,地方王爺權力逐漸膨脹,他們紛紛想造反當皇上。經過七國之亂的王爺造反,漢武帝又開始了削弱王爺的權力,漢武帝意識到,越是親近的人越危險,同姓王爺最有可能對自己皇位產生覬覦,作為天子至親的王爺們稍不留神可能會推翻自己的統治。因此,從漢朝開始確立了一個制度:封而不建,即只分封諸侯而不管理地方行政軍事。
不僅如此,漢朝為了限制諸侯王爺的權力更是規定封地的王爺沒有允許不得離開封地;王侯的禮制有嚴格規定,不得僭越等級禮制;所封國家的人員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人數;封王要定期向皇帝納貢,所上繳的黃金顏色不純也要治罪;朝廷官吏不得與諸侯王爺相通,不得向他們泄露朝中大事,官員捨棄天子而去諸侯王爺封地當官要受到懲罰等。通過這些措施,皇帝將王爺死死地掐在封地裏出不來。
這些制度到了明清時期愈發嚴格。明清時期的皇上意識到,用國名(如齊國公、楚國公、晉王等)來封王爺容易使他們產生本塊地是他們的錯覺,因此,從明末直到清朝滅亡開始用美稱(如慶親王、怡親王、恭親王等)來作為王名,這樣王爺更像是一個有錢有名而沒有實權的冠名。
在明代,所有封王不許在京城逗留,他們一旦被封為王爺就被要求立即撤出京城前往封地。到了封地,王爺便開始了自己如“階下囚”般的生活:所封王爺的活動範圍不許離開封地四十里;地方官吏也時時刻刻監督封王的衣食起居以及行為活動等。由於王爺的母親是先皇的妃子,因此這些妃子必須居住在宮廷中而不是在王爺的封地,作為王爺母親的妃子去世時,這些王爺也不能進京城前去弔唁。到了清代,諸王爺必須居住在京城中,以防止他們反叛,皇上不允許這些王爺出京,有的王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北京,這跟現代的“終身監禁”已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