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的事情,我們做起來感覺比較簡單,但是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有點難以捉摸。那麼,老師在教學和家長在教育上,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差生”。
我們的認知裏面,對於學困生都是靠補課來提升成績。在學校,老師會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幫助學生解題、講解。在家,家長會投入金錢和時間,讓孩子上補習班。這些事情下來,學困生的成績有了些許提升,或者是進步很大。但是,有些成績提升的孩子,小學畢業後,上了初中,很快又回到了起點,依舊是那個班上成績在後面的孩子。我自己的學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看到了戴曙光老師也有同樣的經歷,他説道——
自那以後,我不再用“盲目補課”的方式對待我的學生,而是找到學生之所以學習困難的原因。有的是因為習慣不好,那就想辦法培養習慣,有的是學習基礎不好,那就加強學習,有的是心理有問題,那就從培養健康的心理出發……
這看似簡單的一段話,卻給了我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為什麼孩子補課稍微鬆懈,成績就掉下去了?為什麼孩子對於學習是如此的散漫?找準了孩子的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
學習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 最能體現這句話的就是我們題目中的一類叫“解決問題”的題型。“解決問題”是很重要的題目,一份卷子中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戴曙光老師説小學階段的“解決問題”只有2類,分別是總量與部分之間的關係,每份數、份數和總數之間的關係。其他模型都是在這兩種模型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只不過是問題情境和條件與問題的變化而已,但萬變不離其宗。
例如,分數混合運算中有這麼一道例題:小剛家九月份用水12噸,比八月份節約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噸?對於小學生來説,這是小學階段最難理解的分數問題之一,我們可以藉助一、二年級學過的“比多比少”問題來理解,大數-小數=相差數,大數-相差數=小數,小數+相差數=大數,把題目稍作改變:小剛家九月份用水12噸,比八月份節約了2,八月份用水多少噸?與上一題對比,數量關係一樣(解題方法不變),只是相差數由實際數量變為1/7,最為關鍵的是要知道1/7的實際數量就行了。由此把解決問題的關鍵聚焦於“誰的1/7”上。明確是“八月份的1/7”後,選取一個數量關係列出方程,問題就解決了。
對於孩子,找準他們的真正原因,就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學困生”這個行列,那對於題目,找準解題方法,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