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中劉伶眼怎麼回事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棺中劉伶眼怎麼回事

“棺中劉伶眼”出現於小説作家崔走召的《我當陰陽先生的那幾年》中,棺中劉伶眼是人的一種眼型,多用於觀人術中。

劉伶畫像

它是指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的眼睛。劉伶酷愛飲酒,被排擠出朝庭之後就到處閒逛,有一天於一處小村莊裏發現一家小酒館,他看見小酒館上掛着一幅“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的對聯,覺得店家誇大其辭,很生氣地進去討酒喝,結果這酒的酒勁很大,他喝多了覺得自己會被醉死,便讓他的妻子在他死後將他裝在酒罈子裏埋在地底下。但是這只是酒仙杜康和劉伶開的玩笑,杜康想要引渡劉伶成仙才使他醉酒的。

劉伶從醉酒中清醒過來,發現自己被關在酒罈子裏並且還被埋在地下,四周漆黑黑地一片,不管他睜眼還是閉眼,世界都是黑暗的,然後他又逃不出去,心火特別旺盛。三年之後,杜康來將劉伶從地下挖了出來,而此時的劉伶在地下經歷了三年的沉澱,已經悟得天道。從酒罈裏出來之時,雙眼一睜,目光似炬。所謂的“棺中劉伶盼魂歸,雙眼一睜一抹黑”説的就是上述的情況。

“棺中劉伶眼”天生罕見,瞳仁很大,幾乎佔據了整個眼球,而且眼珠漆黑有光澤,就像是喝醉了酒之後的眼睛。生有這種眼型的人,大多有成為一代梟雄的志向,但是卻沒有梟雄之命。這類人大多心機深沉,狡詐陰狠,深藏不露,遇到不順心的事不會立時發作,而是暗暗壓住報復之心等待報仇的最佳時機來臨,直接將人打入黑暗深淵。

劉伶酒德頌欣賞

劉伶於杜康之處飲酒,飲得第二杯之時,一時間興起便作了這一篇《酒德頌》。它是一篇駢文,劉伶在文章中虛構了兩組人物形象,一組是以自我為原型的放蕩不羈的大人先生形象,另一組則是以世俗禮法為行事規矩的貴介公子與縉紳處士形象。

劉伶

這篇文章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始到“焉知其餘”,以簡短之筆,勾勒出了一個不拘小節、超越時空的“大人先生”形象。“大人先生”是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人物,他以萬年為一瞬,以日月為門窗,以天為幕,以地為席,生活在自由自在,就像是進入了莊子“逍遙遊”之中的境像。劉伶以大人先生自喻,看似超脱凡塵,不理俗世,實則在抒發自己對現實世界的不滿。第二層從“貴介公子”到“是非蜂起”,圍繞一個“酒”字,展開貴介公子、縉紳之士的反飲與大人先生要飲的矛盾衝突,諷刺了以貴介公子和縉紳之士為代表的上層官員狹隘而刻板的看法。第三層則是大人先生不想理會那些死守禮法的人,反其道而行之,更加肆意地飲酒,將自己陷於宿醉之中。

劉伶借《酒德頌》表達了自己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他虛擬了一個“大人先生”,表明了自己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生活態度,同時對呆板不知變通的封建禮法和恪守禮法的士大夫作出了辛辣的諷刺。全文行文輕靈,鋪敍有致,文彩斐然,人物刻畫生動,實乃上佳之作。

劉伶名言名句是什麼

酒仙劉伶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嵇康是好友。作為魏晉時期的詩人,他的作品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並且做了不少的詩。至今流傳下來的有駢文《酒徒頌》和詩《北芒客舍》,那麼劉伶的名言是什麼呢?

劉伶

“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有衣庫,你們為何入我褲中”,這一句是劉伶的名言。這句話來緣於有一次他喝酒醉的很厲害,把自己全身都脱光了在房間裏瞎鬧,然後他有一個朋友去他家裏找他,見到他全身裸露的樣子,便對他提出了意見,説他的行為不合適。然而劉伶一點都沒有尷尬的意思,反而很理直氣壯的對客人説:天和地都是他的房子,而他的房屋是他的衣褲,是你們一定要鑽進我的褲襠裏來的,你們還好意思説我不好。從此之後,這句話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劉伶的不修邊幅。

劉伶還有一句喝酒名言,就是“死便埋我”。在《晉書》中記載,早年的時候劉伶沒有成婚,也不在乎有沒有家產,經常坐在鹿車之上,隨身攜帶着一壺酒,還讓人帶着鋤頭跟着他,説道,以後我死在哪個地方你就把我埋在哪個地方。

從劉伶的名言中可以看出劉伶生活比較肆意,為人比較豁達,不拘小節。他做事情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遵從自己的心而走。就像現在很多人做事情都特別在乎別人的眼光,不敢隨心而走,畏首畏尾,結果弄得自己特別的痛苦。在這一點上,劉伶是值得學習的。


竹林七賢劉伶介紹

劉伶,字伯倫,又稱酒仙,是魏晉時期的詩人。因為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咸七個人經常在山陽縣的竹林之下相聚,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劉伶是他們七人之中社會地位最低的一位。

劉伶畫像

劉伶身材矮小,容貌醜陋。平時沉默寡言,不喜與人交往。然而矛盾的是,他的性情豪邁,不拘小節與阮籍、嵇康兩人特別聊的來。他的主要作品有《灑德頌》和《北芒客舍》,文學風格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頗有建安之風骨,但是由於當時的西晉,管制較嚴,因此他的文字又採用了比興、象徵等一些修辭手法,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文章輕靈肆意,語言幽默,對人與景地刻畫都不看不見有雕琢的跡象,彷彿渾然天成。

他曾經在王戎的幕府下參軍,協助王戎治理幕府事務,但是他總是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難以做軍中表率。晉朝初年,他入官為朝,但由於他為人率直,不肯做趨炎附勢之人,在朝庭策問之中每次都堅持自已的意見,強調無為而治,而被朝庭所不容。和他一同入朝為官的人都已經位居高位,在仕途上節節高升,只有他一人被排擠在朝門之外。他的政治抱負得不到施展,精神的壓力使他十分苦悶。為了排泄心中的鬱悶之情,他就開始借酒消愁,時間長了,就嗜酒如命,常年宿醉,原本就不佳的面貌,顯得更加不堪,也因此他再無緣於朝庭,直到嗜灑壽終。

劉伶墓位於何處

當初劉伶喝了杜康的美酒之後,便是一醉三年。他的妻子將他裝入酒罈子埋在地下,但是後來劉伶從酒中清醒過來之後,劉伶便從酒罈子裏出來了。他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因嗜酒而聲名大噪,歷來杜康與他的故事被口口相傳。但是後來他是怎麼死的呢?又被葬在了哪裏呢?

劉伶墓

現如今,關於劉伶墓在哪裏的爭議很大,有為數不少的城市都在爭奪劉伶墓,並且都是有理有據。比如,山東棗莊市中區墳墓,江蘇淮安楚州區墳墓,河北保定徐水墳墓,山東泰安寧陽墳墓,河南新鄉嘉墳墓以及安徽阜陽潁東區墳墓。

嶧縣誌記載劉伶曾經向東遊歷蘭陵山水地區,因為飲酒過量而死亡,死之後就被葬在現今的嶧城東北劉耀村,嶧城屬於山東棗莊市。並且劉伶在此處的墓地墓前有石碑,石碑上還刻着明朝大學士為他撰寫的碑文,石碑在文化大革命時被紅衞兵毀壞。此外,河北保定徐水的劉伶之墓則是因為張華與劉伶是至交好友,而劉伶墓與張華墓遙遙相望,也是有縣誌記載,並且還在195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單位。再來説安徽阜陽潁東區的墳墓,它沒有縣誌記載,但是在此處卻有很多與劉伶飲杜康酒一醉三載的傳説遺蹟,當地老人都説曾見過劉伶墓碑,潁東的鄉風習俗也與劉伶有着密切的聯繫。

劉伶已是千百年的人物,他的屍骨早已化為塵土,比追究劉伶墓在哪裏的有意義的事情還有很多,何必要去計較一個存在歷史之中的人到底是如何死的?又是死在哪裏呢?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在古時的中國,文人與酒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文人們喜歡以酒作詩或是在酒桌上與好友笑談歲月。很多詩人也是以愛喝酒出名,比如詩仙李白、酒聖杜康、東晉詩人陶淵明等等,他們愛酒卻不嗜酒,唯有一人嗜酒如命,他就是魏晉詩人劉伶。那麼劉伶為何捨命縱酒呢?

劉伶

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嵇康等人是好友,而且他還在政府裏擔任職位,總的來看他是一個在當時社會上有身份和地位的文學家。原本他也只是愛喝酒,卻也沒有到嗜酒如命的地步。縱觀後人對劉伶的評價,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劉伶之後整日酗酒與他想要避世是有很大的關係的。當初天下三分,曹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建立魏國。然而當曹操死後,司馬炎篡魏改晉,劉伶他一直就不能接受國家換統治者的事實,認定自己是魏國人,不願意給晉國效力,所以他迫切地想要逃避。在古代,人們想要逃避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酒消愁,而劉伶也是選擇了酒來逃避自己內心的苦悶。

讀過《世説新語》“容止”篇的都知道劉伶是一個身高不足1米五,相貌醜陋的人。而與他相交的阮籍、嵇康都是當時有名美男子,不僅相貌堂堂,而且身材挺拔。劉伶雖然心胸開闊,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影響的,否則他也不會天天蓬頭垢面,不修邊幅,這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總的來説,劉伶捨命縱酒的行為與以上兩點是脱不了關係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71 字。

轉載請註明: 棺中劉伶眼怎麼回事 劉伶為什麼捨命縱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