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這話讀來不經使人感慨英勇之輩的灑脱,連綿起伏的青山處處都是英雄冢,何必一定要將他們運回家再安葬呢?真正的英雄不在乎肉體上的消亡,他們在意的是有無在活着的時候為國盡忠。
他生於亂世,從小立下報國之志。為保衞國家,不畏艱辛,青年時毅然決然的入伍當兵。他把國家安全視為頭等大事,把個人私事遠遠拋擲腦後。
在一次兇險的作戰中,他再一次忘卻個人安危,衝上前線勇猛殺敵,可惜的是這次作戰使他身受重傷,差點命喪黃泉。在士兵抬着他去埋時,一土郎中路過,看見他滴血的擔架,施以援手,幫他撿回了一條命。
生於亂世,入伍當兵保衞國家
1910年,張愛萍出生於四川達縣。他出生於清末,那時國內政府腐敗、軍閥割據嚴重、列強的肆意侵略使得國內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在高官的眼中人命形同草芥,只要不危害自己的利益隨意斬殺便是。張愛萍正是出生於這樣的亂世,從小見慣世態炎涼的他決定一心為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身為國家的子女,在國家危難之際如何能不站出來以身衞國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無敢於直面血淋淋現實的勇士,若無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的戰士,那民族精神何存、國家又如何不滅亡呢?
從古至今有多少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的英勇之輩
"受任於敗兵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直面令人慘痛的腥風血雨。正是有這樣的勇士,我國的民族之魂才會永存。
亂世中摸爬滾打的張愛萍,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他對敵人深惡痛絕。張愛萍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處於社會底層的張家飽受官僚階級的壓迫和帝國主義的欺辱。
張愛萍的父親從小就教育他:"愛萍,身為男兒理應護衞自己的國家,把這些敵人都打出去。"
從小接受這些思想的張愛萍在成年後果然不負厚望,在入伍當兵、護衞國家的機會擺在面前之際,他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從軍之路。
男兒理應志在四方,國難當頭之際,如此無畏生死的英勇之輩,不經令人肅然起敬。
戰場變化莫測,不幸身負重傷
"萬里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
,戰爭是殘酷的,轉瞬間數百條鮮活的生命就隨風消散,它像個拿着生死簿催命的判官。戰場上,刀劍無眼,稍不留神可能就命喪黃泉,敵對雙方為了活下去,都會拼盡全力給自己搏出一條生路。
當兵後的張愛萍先從最不起眼的後勤兵做起,隨着資歷的增加,組織通過了他的申請——去紅十四軍。
1929年11月,張愛萍加入了紅十四軍,因張愛萍在軍中風評優異且他本人吃苦耐勞,獲得了上級領導的賞識,張愛萍被破格提升為第二連支隊小組長。
由於張愛萍高於常人的管理能力和優秀、冷靜的判斷思維,他的官途如大鵬一般扶搖直上九萬里,
張愛萍先後成為了大隊長和副營長。
成為副營長後的張愛萍並未自視甚高,用身份來壓迫別人,他依舊和昔日的兄弟同吃同住,甚至在上戰場時還主動提議自己作為前鋒去打頭陣。
在數年內,
他帶領自己的士兵們獲得了多次小戰場的勝利。
在這數次鬥爭中,張愛萍的身體留下了許多傷病。其中使張愛萍差點丟失生命的重傷還要數第三次戰鬥。
當時張愛萍作為前鋒帶領着自己的士兵們衝鋒陷陣。在一番激烈的鬥爭後,敵人戰敗落荒而逃。張愛萍想乘勝追擊,
在此過程中他不幸手腕被子彈射中。
忙於追擊敵人的張愛萍自身毫無反應,直到邊上的通訊員説:"大隊長,你手腕在流血。"張愛萍後知後覺的抬起手卻發現不論他如何用力,左手都抬不起來。
察覺到張愛萍傷勢嚴重的通訊員急忙從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塊布為張愛萍止血。通訊員把臉色蒼白的張愛萍扶到室內後,開始仔細的檢查傷口。
子彈射進張愛萍的手腕後致使他手上的動脈血管斷了,
鮮血汩汩的向外湧出,染紅了半件衣袍。
手腕動脈斷裂,自身卻毫無察覺,可見當時的張愛萍是如何專注於與敵人的鬥爭,
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上天還是眷顧好人的。失血過多的張愛萍昏了過去,當時的醫療條件落後,根本無法治癒這樣嚴重的槍傷。
胸口起伏几乎為零的張愛萍被同伴誤以為戰死了。
同伴抬着他向埋屍處走去,打算好好的安葬張愛萍,誰料沿途偶遇土郎中改變了張愛萍的命數。
"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天"
,運氣是一個成功的人必有的東西,它雖抽象的難以捉摸卻能在偶然間改變人的一生。奄奄一息的張愛萍此時就像保送"上青天"的運氣王。
土郎中看着被送去掩埋的張愛萍,忙大喊道:
"他還有救,沒死,死人是不可能血流不止的!"
聽到這話的同伴們大喜過望,趕緊把張愛萍放下讓土郎中來醫治他。
看着止血後的張愛萍,土郎中神神叨叨的念着:"此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之後的張愛萍被送往日本的一家醫院接受了治療,數月後,
修養完畢的張愛萍的身影又再一次的出現在了戰場上。
之後張愛萍的人生深深的應驗了土郎中的話,他的運氣遠超常人,在多次危難中轉危為安,連他本人都對此十分驚訝。在仕途上,張愛萍更是平步青雲,成功的完成的小時候的夢想——成為將軍。
"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世事難料,好的運道會為你日後舒坦的人生保駕護航,但運氣一事並非憑空產生,只有足夠努力,他才會成為你人生的幸運加成!張愛萍的成功不能只用"運氣"二字來解釋,成功路上的尖酸苦楚只不過外人不知曉罷了。
文/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