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當校長,成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這個鄉村教師“厲害了”

帶着7名從未走出大山的學生到大城市研學開闊眼界,成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和鄉村教師一起成長,為學生的發展助力。他就是學生口中的全能老師——陳紅。

24歲當校長,成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這個鄉村教師“厲害了”

陳紅貴州省銅仁市印江自治縣龍津街道黔江小學教師,貴州省鄉村名師小學數學工作室主持人,曾入選銅仁市脱貧攻堅羣英譜、馬雲鄉村教師獎、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等。

那天,一名女生來到學校專門給陳紅帶了一碗茶雞蛋。

“陳老師,我媽媽讓我帶給您的,説您太辛苦,茶雞蛋最補身體。”女生説。

這是山裏人表達感謝最樸素的方式,也是陳紅作為教師收穫的感動之一。

當時的陳紅是貴州省印江縣刀壩鎮榔木小學的一名教師。

10年前,大學畢業走出大山的他,又選擇回到了大山深處。這一次是以一名教師的身份站在了山區學校的三尺講台。

1

初為人師便成了“雜家”

從陳紅記事起,家中就是勞碌的父親、生活都難以自理的母親、事事都順從他的姐姐。家人最大的期望就是有一天他能考上大學走出大山。

2010年,21歲的陳紅大學畢業,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就業擺在了面前。

陳紅最終沒有在城市謀求一份薪資不錯的“好工作”,而是回到了山區最艱苦的地方當一名特崗教師。

對於這個選擇,身邊的人都很意外。但陳紅內心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還在大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媒體報道山區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現狀,孩子們渴望知識改變命運的眼神深深震撼了陳紅。於是,他決定報考特崗教師,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這個決定起初並不被父母、老師、同學所理解。

“我何嘗不知道家中貧困的苦楚,50多平米的破爛危房亟須改造,患病母親需要大量藥物維持,父親還在外打工還債……可是,正因為我深陷同樣的貧苦,才更能夠感同身受,才更想為那些和我有着相似經歷的山區孩子點燃一份希望!”在他的解釋下,家人朋友漸漸理解了他的選擇。

2010年7月,陳紅來到印江縣最邊遠的北部山區——刀壩鄉下寨壩村榔木小學,成為一名特崗教師。

榔木小學坐落在半山坡上,距離印江縣城50多公里,距離鄉鎮也有五六公里,學校以前的教學樓是20世紀70年代生產隊集資修建的一棟兩層磚木結構房,全校200餘名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8名當地老教師中3人臨近退休,師資力量薄弱。

山裏小學教師少,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陳紅就成了“雜家”。

“除了教語文、數學,還要兼上音樂、思品、科學、體育等其他科目,我當時真是有些手忙腳亂。”陳紅説。

為了迅速進入“角色”,陳紅抓緊每一分鐘認真備課,熟悉各門學科知識。為了吃透教材,掌握學情,他熬更守夜,翻閲資料。同時,他向老教師請教:怎樣入門?怎樣瞭解每個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情況?怎樣確立科學可行的教育方案?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陳紅迅速適應了山村學校的校園生活,基本做到了科科“精通”,還與孩子們打成了一片。

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陳紅在生活上還要做孩子的“家長”,除了當好班主任,他還負責學校遠程教育管理、學籍管理、學校辦公平台局域網管理等。

大山的信息十分閉塞,為了做好學校辦公平台局域網維護,陳紅坐了6個小時的車到銅仁市,買來計算機維護等書籍自學,被村民譽為“家電通”。

作為學校唯一的年輕教師,陳紅還要負責解決孩子們的吃飯問題。2012年學校剛剛實施營養計劃,為了讓孩子們吃上健康營養的食物,陳紅買來摩托車,翻山越嶺到很遠的農家買來土雞蛋、新鮮蔬菜和農家肉,改善孩子們的生活……

一次,一年級學生田松林不小心把頭磕破,鮮血直流。面對瓢潑大雨,陳紅絲毫沒有猶豫,在安頓好其他學生後,拿起雨衣披在田松林身上,揹着學生踏着泥濘山路往3公里外的村衞生室跑。平時需要半小時的路程,他只用了20分鐘就到達,當醫生處理好學生傷口後,陳紅卻累得差點虛脱……

像這樣的事情到底有多少,陳紅自己也記不清了。但是,他為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像一粒粒種子一樣深深烙在學生的心裏。

“教育事業也許有世界上最高利潤的回報,播下的是一粒愛的種子,收穫的是不可預見的豐碩果實,是整個美麗的人生。”陳紅深有感觸地説。

24歲當校長,成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這個鄉村教師“厲害了”

2

24歲那年做了校長

剛來到學校時,映入陳紅眼簾的只有幾十年前建的破舊教學樓,二樓的樓板開裂導致灰塵往一樓教室掉。學校周圍都是泥巴地,陳紅和孩子們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當時,上級準備將學校合併到中心完小。為了保住學校,陳紅和校長走家入户,爭取每一個孩子到校入學,同時又到鄉政府和教育局爭取建校項目。

2013年3月,學校老教學樓拆除重建。週末,所有老師都早早收拾好東西回家。而工程辦卻忽然要求學校週一前必須搬出所有東西。陳紅沒有驚動任何人,硬是一個人整整忙碌了兩天,頂着烈日把教學樓裏的所有東西一點一點搬到臨時辦公樓,甚至包括架在半空的喇叭和電線。雖然腰像散了架一樣痛,但他顧不上休息,只是悄悄地買了兩張膏藥貼上,又咬着牙給學生上課。

“這是大家共同的事情,為什麼一個人忙,也不叫兩個幫手呢?”當校長知道這件事情後,既心疼又欣賞地問他。年輕的陳紅笑了笑説:“大家已經回去了,再叫回來有些不好意思。反正我年輕有力氣,多幹點應該的!”

學校重建的日子,陳紅從週一到週五都要記下每天的施工日誌,週末要看看校舍修建的怎麼樣,有沒有存在安全隱患……半年後,學校教學樓順利竣工通過驗收。

2013年秋季開學,陳紅被任命為榔木小學校長,這年他24歲,成為該縣當時最年輕的校長。陳紅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除了從未減輕的教學任務外,他還想為學校多做一些事情。為了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除了硬化操場外,陳紅還主張在教學樓前修建花壇,並在樓梯、走廊及圍牆的空白處,打造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的校園文化。

“學校缺什麼,想要什麼,那就盡力想辦法爭取。”陳紅通過自己的努力,向貴州大地公益基金會募捐到一間價值7萬元的多媒體教室,讓山區的孩子也有學習電腦的機會,這在全縣的鄉村小學中此前幾乎沒有。

學生沒有就餐處,就向上級爭取修建學生餐廳;沒有體育設施,就爭取資金購買籃球架和乒乓球桌;沒有浴室,就找本村愛心人士募捐修建;學校圖書不夠,也積極向外募捐,目前已籌得5000冊新圖書;特困學生家庭經濟窘迫,他也幫忙找到公益慈善組織和愛心人士進行長期幫扶……

24歲當校長,成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這個鄉村教師“厲害了”

3

真想叫你一聲“大哥媽媽”

大山裏的孩子有的很脆弱,陳紅常常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在學習、生活上關心他們。為了讓留守學生也像其他學生一樣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培養他們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陳紅常常給他們洗臉、梳頭,教他們刷牙,在給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中,讓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留守兒童的自尊心很強,由於缺乏愛,他們的個性普遍孤僻。陳紅專門在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課,每週開展一次心理諮詢談心活動,對部分問題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切實化解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

同時,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行興趣小組比賽活動,有跳繩、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丟沙包等,積極搭建留守兒童的興趣平台,豐富留守兒童的在校生活。

陳紅一有時間就與學生一起跳繩、打乒乓球,儘量讓孩子開心。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陳老師,我真想叫你一聲‘大哥媽媽’,你關心我勝過我的爸爸媽媽,讓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關愛。”

為了動員輟學的孩子入學,陳紅騎着摩托車奔馳在通村公路上,深入村民家中耐心宣傳惠民政策,宣傳義務教育法,列舉知識改變命運的實例,動員家長送孩子到校。前幾年,學校學生的輟學率為零。

在陳紅的班上,有個叫小茜(化名)的留守兒童,由於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性格一直比較內向。陳紅髮現後主動找小茜談心,並在放學後給她“開小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真誠溝通,小茜逐漸開朗起來,學習的積極性也慢慢提高。

學生小琪(化名)的妹妹患上了白血病,全家為治療妹妹的病幾乎傾家蕩產。為此,讀四年級的小琪有了放棄讀書、減輕家庭負擔的念頭。瞭解到這種情況後,陳紅馬上找到貴陽的愛心人士對她進行點對點資助,小學一年2000元,中學一年4000元,高中和大學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直到她大學畢業。從此,小琪放下了心理包袱,安下心來讀書。

值得一提的是,陳紅所教的班級學生平均成績在全縣同級同類學科統考中每年都是前幾名。

“我很喜歡陳老師,他是一個陽光、幽默、善於幫助我們解決困難的好老師。”學生田夏雄説。

隨着能力逐漸提升,有人建議陳紅到條件更好的地方發展。而每次,陳紅都告訴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和活得充滿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盡畢生之力讓這裏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讓他們有能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24歲當校長,成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這個鄉村教師“厲害了”

4

用專業拓寬學生的眼界

電腦的一端連着大山,一端連着外面的世界。

直到5年前,榔木小學才開設了電腦課。3-6年級每週一節電腦課教學由陳紅負責。

大多數孩子第一次接觸電腦,都充滿了好奇。五年級學生田露説:“自從上了電腦課,學到了許多知識,感覺外面的世界真奇妙,我要努力學習,一定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為了讓教師都能掌握信息技術,陳紅利用每週二的時間組織老教師學習電腦技術。除了日常的事務性工作,在課堂教學方面陳紅一點也沒有鬆懈,有着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方法。

“新兩基”的實施,助推了印江新一輪學校的佈局規劃,陳紅所任教的學校變成了教學點,因工作需要他調離了榔木小學,2017年交流到刀壩小學擔任總務主任。儘管每天都要處理許多瑣碎繁雜的工作,他依然認真為學生上課,完成相關教學任務。

同時在這一年,他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暑假期間陳紅與愛心基金會對接,帶着7名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到深圳參加遊學活動,讓他們體驗坐高鐵、坐地鐵、看4D電影、參觀博物館等城市生活。

學生楊麒麟激動地説:“第一次來到大城市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我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爭取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感謝陳老師帶我出來看世界,拓寬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見識。”

2018年,陳紅又交流到黔江小學,並於當年11月入選銅仁市脱貧攻堅羣英譜。他結對幫扶幹部,宣傳黨的好政策,講述最近幾十年老百姓生活發生的變化,如村村通公路,組組通硬化路,生病了有合作醫療,教育資助力度大等,改變貧困户的思想。村民聽後的最大感受是,黨的政策好,要懂得感恩。

2016年,“馬雲鄉村教師獎”表彰了來自全國13個省份的100名優秀教師,陳紅成為銅仁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師。

今年2月,陳紅入選貴州鄉村名師培養對象,並在4月由省教育廳授牌,成立了陳紅鄉村名師工作室,共有26名成員。短短几個月,工作室以課堂為載體開展了多次教學探討活動,大家相互交流,碰撞成果。

“在這樣的團隊活動中,我得到了鍛鍊,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要來上探討課,進一步提高自己。”教師覃玉豔上了一節探討課後表示。

剛剛結束的8月,陳紅入選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向着更高更遠的目標闊步前進。

“三尺講台承載的不僅是一個崗位,還飽含着無數孩子渴望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寄託着我的夢想。”陳紅深深地感到奉獻的人生才是美麗、幸福的人生。

無論在哪所學校,只要認真教書,對陳紅來説,就是他遵從內心意願選擇的人生,也讓他在平凡的生活中閃耀出幸福的光芒。

作者 | 本報記者 鍾原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因微信公眾號改版,為防止錯過中國教師報的推送

請【星標】或文末點【在看】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47 字。

轉載請註明: 24歲當校長,成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這個鄉村教師“厲害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