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老師”,教育路上做好這一點,孩子不愁不成才

“孩子是父母的老師”,教育路上做好這一點,孩子不愁不成才

文:蘆葦虹

轉眼間女兒10歲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提上日程,感受着周圍家長的焦慮,我也開始着急起來,不知不覺走上了中國式家長的修煉道路,日漸成為從前自己很鄙視的人。

回顧過往時光,因為一直抗拒當家長,也就從未有過當家長的心理準備。孩子闖入生活後,仍沒有教育意識,既沒胎教過,也沒早教過。

女兒上幼兒園時,我的最高期望也不過是,老師對孩子耐心些,她能吃好,玩的場地大,能隨便撒歡兒。

最早有教育意識,還是女兒給我啓蒙的。

那是在她大約兩歲時,一天,忘了她做什麼,我一邊忙着手邊的事一邊教訓道“又不聽話”,她脱口而出“我不喜歡你了。”

我像捱了一悶棍,非常震驚,這是她會説話以來,説得最長也最流暢一句。

我馬上意識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又不聽話,我不喜歡你了”這不是我在家的高頻詞、口頭禪嗎?母女之間已經這麼“默契”,我説上句像觸發了啓動按鈕,她自動化冒出下句。

那一刻孩子的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我真有點嚇着了,早就知道小孩子善於模仿,但親身體會還是大不同。

我日常的言談舉止,她一定也學樣了,只是我還沒發現。我好的方面,當然願意她學,我的各種毛病和惡習,她都學了,可怎麼辦?

我有好的方面嗎?我壞的方面,自己又意識不到,孩子近墨者黑……我無限懷疑自己,真是越想越恐懼。

從那以後,我在家,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原來的隨意放誕無忌收斂了很多。她爸爸言行不妥處,我也會時常提醒,當然也讓他監督我。

孩子上小學後,我認識到再不能拿她當小貓兒小狗兒去養了。儘管她小,她也是有獨立思維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

並且,她是時時刻刻吸收周邊環境的各種信息,在加工成自己的生命密碼,她的喜怒哀樂都是內心感受的輸出和表達。我開始留意去讀懂她的幼小心靈。

也是上小學前,她有次做錯事,我數落她“你錯了,就應該……”,她低頭不語,忽然抬頭問“媽媽,那你錯了呢?”

那一瞬,孩子揚起的充滿疑惑和稚氣的小臉,像一張突然而至的考卷,我大為錯愕,內心茫然而慌亂。

靜心細想後,真是無比心疼她,也心疼所有孩子。是啊,父母對孩子的批評,並不是百分之百都恰當的,可能有判斷錯誤,也可能有方法不妥,大人犯錯的後果都要由一個孩子來承擔。

“孩子是父母的老師”,教育路上做好這一點,孩子不愁不成才

他們還那麼小,語言的表達能力還不足以描述內心的想法,他們的委屈和難過,也無法訴諸準確的言詞去解釋辯駁,只會哭泣和憤怒。

但小孩子的流淚和生氣還常被大人忽視或當作好玩。因為,大人在孩子面前總是不自覺地行使身份特權,常習慣性自以為是。很少自我反思。

那以後,我剋制不好,對孩子有時還會簡單粗暴,但多了自省意識,也會和孩子有言在先,爸爸媽媽不是一貫正確的。

如果我們做錯了什麼,也要知錯就改並及時向你道歉。在家裏,我們互相監督,誰錯了誰改正。

批評這種教育方式應謹慎理性使用,我見過很多經常被責罵的孩子,他們要麼是畏手畏腳,生怕做錯什麼,要麼就是“打皮了,罵滑了”,讓家長無計可施。

就在上週末,女兒玩金字塔魔方漸入佳境,看着説明書扭來扭去琢磨,找視頻邊看研究,一會暫停一會重播,已是茶飯不思的狀態。

我非魚,不知魚之樂,在旁邊看着,像隔着玻璃罩一樣流露出羨慕之情。

到下午時,她弄明白了,轉得很溜,復原後讓我給打亂再重來,越玩越嫺熟。

我問她怎麼弄的,她説有規律還有公式,正在熱情高漲中,見我好奇她非要教我。

我學着扭了好半天,暈頭轉向,也沒明白什麼門道。我説不學了,她不依不饒,一定要教我,竭盡所能表達出她的理解力和指導力,還告訴我竅門。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學會了前幾步,最後一步復原怎麼都學不會了,她無比焦急。

我怯怯地問“孩兒,你是不着急都想打死我了?”她做出哭笑雜糅的複雜表情用力地點頭。哈,她儼然是個陪寫作業的抓狂的“家長”啊。

舞蹈課時間到了,她去跳舞,我聽着廣播也拿起説明書去琢磨,從大腦一片亂碼,到學會復原,真是費神不淺,以至廣播的內容聽得一片模糊,還得重播一遍。

她下課回來,我笨手笨腳地向她演示又切磋,她興奮不已,就像老師把一個總是學不會的孩子終於弄及格了。

這是一次教與學的角色轉換,我和女兒都有了很多玩魔方之外的感受,她對當學生和當老師各不容易有了切身體會。

這種魔方她玩熟後似乎興趣就不大了,又想學新的、高階的。通過學習,我也理解了她“喜新厭舊”的心理,而不會隨意地亂批評她“玩什麼都是幾分鐘新鮮”了。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心智發育水平的提高,我知道我會越來越跟不上她的節奏。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是見她不斷成長,憂是我學習跟不上,對她的理解也會跟不上,再加上教育方法和觀念陳舊,難以隨時根據孩子的情況做出動態調整。

“孩子是父母的老師”,教育路上做好這一點,孩子不愁不成才

女兒在眼前一天天成長着,成為我感受時光飛逝的又一種方式。在孩子不經意的言語或生活瑣事中,我一次次被敲打,從矇昧中漸醒,開始有了教育意識。

在直接或間接的啓發中,我對教育問題吃力地思考着,也努力在學習中促進自己的精神成長。

有了孩子,我們很自然地為人父母,也自然地擔起了教育者的職責,但這並不等於我們就自然地獲得了教育的知識和能力,教育的知識和能力是一個不斷學習、積累、調整以至自我否定的過程。

所以,比教育孩子更迫切的是家長的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説“不首先教育自己的父母,就談不上對孩子的正確教育。”

他還説:

“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現在社會上流傳的各種説法,如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等,其實都在表達同一種共識,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家庭是孩子成長和受教育的微環境。

想到父母的生活習慣、言談舉動、品行操守對孩子的薰染,我自然想到了墨子泣練絲。絲可染於黃可染於黑,孩子也一樣可長得直長得彎。

環境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古今中外多有論及,孟母三遷,是在改變孩子成長的外部環境,而家庭的內部環境是無論三遷五遷都要攜帶的。

所以,家庭軟環境的建設、家庭教育責任之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説“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這是危言聳聽嗎?有多少人對此產生共鳴?

前些天,山東一個律師媽媽,被15歲的女兒勒死;去年上海17歲男孩跳橋事。

還有更早的類似極端事件,都在警示家庭教育是需要學習的,從來都不是生了孩子,就能無師自通。

比不懂教育更可怕的是,父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無知中的無畏,好比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認識是行動的前提,努力學習去做家長,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

家長不同於別的職業,有定性定量的考核標準,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者,存乎於心的都是“愛”,但愛的付出方式又是天差地別。我們要學習的正是愛的方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73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是父母的老師”,教育路上做好這一點,孩子不愁不成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