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自我保衞和協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從淺層面説,沒有軍事的保駕護航,國家的經濟發展會受到外來威脅;從深層面説,軍事是國家謀求國際利益的最尖鋭的利劍,沒有這把利劍,對一切利益的分割都是扯淡。
而軍事的發展,是伴隨着戰爭時期而產生的,可以追溯到人類的起源時期,在原始社會中,一些人類部落為了保護本部族的食物和雌性,不被其他部落掠奪,往往會利用長棍、石頭作為防禦武器。
而後隨着雄性人口的增加,一些部落擁有了規模性的軍事防禦力量,就會衍生出對外掠奪的思想,於是這股力量從防衞開始,發展到了主動出擊,就是俗稱的侵略;因此,軍事發展歷來都是一個部族保衞自己和爭奪利益的利劍,有了它,部族可以得到生存並且還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雌性來源和廣大的生存空間。
>軍事發展與人類社會發展相伴相隨
>後來,隨着古代文明的發展,人類生存逐漸集羣化,又誕生出城邦、城堡型的軍事力量,這類軍事力量開始擁有了紀律性和規模性;而當一些城邦擁有實力後,同樣會主動去擴大自身的利益鏈,就是所謂的擴大領地,於是城邦之間的戰爭,就成為了軍事發展的生存源泉。
不僅如此,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都和軍事發展息息相關,一些地區自身陷入了資源短缺或者是經濟破裂,往往他們會用武力掠奪資源來解決國內的矛盾,因此,軍事發展一直伴隨着人類進步。前面闡述了那麼多軍事發展的重要性,本篇文章,我們所要講述的內容,就是圍繞全球軍事的大跨步發展,從根源上、模式上對全球軍事的演變進行全盤分析。
>中世紀,歐亞大陸軍事發展
>世界上有記載的戰爭,絕大多數都發生在歐亞大陸;而中世紀的歐亞大陸,是軍事發展的重要地域,因為在這些地區,人類已經發展到了文明時代。那麼,文明時代所衍生出的國家概念,就成為這個時期的主旋律。
隨着中世紀人口的不斷增長,再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有限的資源已經滿足不了人口的需要,一些城邦或者國家,為了民族生存,往往會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為子民謀得新的生存土地。而另一些國家,同樣也為了民族生存而發展軍事來保衞本國領土的完整。
>“侵略”和“保衞”是歐亞大陸軍事發展的主題
>因此,中世紀軍事發展一直都圍繞“侵略”和“保衞”這兩個概念而來。我們做一個比喻:歐洲某一個王國擁有着廣袤的領土,並且國內的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密集,那麼這個國家為了持續生存發展,他們就一定要發展軍事力量。
而這個國家的鄰國,土地狹小、人口數量較少,生存環境也極為惡劣,那麼他們為了生存,就必定要選擇拿起武器,去侵略和開拓更多的土地,這就是中世紀戰爭的起源:國與國爆發的戰爭離不開一個重點,生存。
如果兩個國家平分土地、平分人口、平分資源,那麼他們還會發動戰爭嗎?會!一旦兩個國家出現勢均力敵的情況,那麼接下來,兩個國家就會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而發動戰爭,這就是人類人性深處的貪婪和不滿足感。
當一個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他們會為了生存而發起戰爭,而當這個國家打贏戰爭後獲得了大片土地之後,他們會為了捍衞新土地而再度發動戰爭;而當國家再得到了更多土地和人口而一躍成為大國之後,內心的慾望和貪婪,會促使他們再一次發動戰爭,這就是戰爭的根源: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不過中世紀時期,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以保衞和謀求生存為主。殖民時代,以謀求殖民利益為主近代的歐洲國家經歷工業革命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動力技術,材料技術的發展,使得船舶軍事化發展迅速,於是擁有遠航能力的歐洲各國,開始在海外開拓新的殖民領土,這個時期爆發的戰爭,就不僅是自我保衞和謀求生存,而是為了分割殖民地的巨大利益。
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再到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強國,他們為何頻繁發動戰爭,原因就是,美洲、非洲、澳洲新大陸的發現,使得他們獲得了龐大的資源,而這些龐大資源使得他們迅速擁有了強大的財力和軍力,這就是所謂的“西方大國崛起”。
>殖民時代,軍事發展從冷兵器時代徹底進入熱武器時代
>於是乎,列強們無法放任哪一個大國獨佔殖民經濟,這就有了歐洲大國聯合圍剿西班牙的由來,西班牙戰敗後放棄了殖民利益蛋糕,因此這一塊大蛋糕擺在大國面前,他們為了更多的謀得蛋糕的分量,就頻繁的發動戰爭,而戰爭的發動必然需要強大軍力的發展。
所以,在殖民時代,歐洲強國們在軍事方面的投入可謂是大手大腳,戰艦火炮成建制的建造,軍隊兵源大規模的招募,軍事力量逐漸壯大,因此殖民時代是近代世界軍事發展第一次大跨步。這一次的大跨步直接使得冷兵器戰爭直接蜕變成為全面熱武器戰爭時代。
>新舊帝國對國際利益分割不均,導致一次、二次大戰爆發
>近代的軍事發展和國家之間的利益分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特別是新型資本主義國家的崛起,導致新老勢力的碰撞,新崛起的國家,不滿意現今國際利益的分割,而老牌國家不願意讓出自己佔有的利益蛋糕,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背景,就應運而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歷史記載中,爆發的原因是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被暗殺,但實際上,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利益分配不均,歐洲國家早就陷入了火藥桶一般的戰爭摩擦階段,可以説,歐洲戰爭距離爆發就缺少一個導火索,於是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被暗殺,就成為了一戰的導火索。
那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奧匈帝國是後起之秀,他們崛起後,看到整個世界大部分殖民地,以及大部分的資源都被英法給侵佔了,因此,德奧不滿足於現有的資源,他們想要通過戰爭來獲取更多的資源,以達到與老牌大國平起平坐的資格,這就是一戰發生的根本原因。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是怎麼回事?二戰爆發,同樣也是德國、意大利、日本為了謀取更多的國際利益而發動的戰爭,戰爭的原罪不僅是在於法西斯主義,也存在於現今國際社會利益的分割不均衡,日本不滿足於島國資源,德國不滿足於中歐資源,意大利不滿足於地中海資源,這就形成了戰爭的萌芽(當然,二戰的爆發,也與轉移國內矛盾有關),而近代也是軍事發展也實行了第二次跨越。
>現代的軍事發展根源在於美國對世界軍事的影響
>二戰結束後,進入美蘇爭霸的冷戰階段,而蘇聯解體後,現代的軍事發展其實和美國有着緊密的聯繫,美國作為目前為止僅存的超級大國,國家發展已經到達了一種巔峯的高度。到了這個階段,世界各國不再以分割國際利益,作為國家發展的重點,因為國際局勢已經形成,並且在聯合國的監管下牢不可破,因而戰爭成為了非必要手段。
但是,隨着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爆發冷戰對峙後,世界各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維護,也被帶入了軍備競賽的旋渦中,這就是軍事第三次大跨進,而這次的大跨進,不再是以謀求殖民利益,而是為了謀求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而到後期,世界呈現一超多強的局勢後,國家看到美國恐怖實力後,為了提高自我安全感,許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軍事。
>結尾
>總之,從原始社會、殖民時代、兩極爭霸、到現在的一超多強世界,真正起到主導作用的其實是利益分割。
軍事和戰爭究竟是否應該存在,到現在都沒有任何定論;然而,我們所知道的、看到的戰爭最後帶來的結果,都是人類自我毀滅的歷程,軍事的發展其實發展到保衞自己就足夠了,而不需要發展到嚴重影響到世界平衡的地步;特別是核武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戰爭的意義,那就是人類自我的真正毀滅。
然而,核武器的到來,也保持了世界局勢的相對平衡,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何沒有爆發,很大原因就是,擁有核武器的大國,彼此不敢輕易動手,無論是古巴的核導彈危機,還是美蘇之間相互的核威懾,最終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
而對於,無核國家來説,那簡直就是災難性的,所以,才有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中東戰爭等等,但是這些戰爭都是局部戰爭,不影響整體世界格局;如今世界,怎樣才能減少戰爭呢?除了由單極世界向多極世界發展外,美國大裁軍將會對世界產生重大改變,因為如今世界的大部分爭端都有美國介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