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長知識了,也長見識了。”西北師範大學大一學生楊雅蓉和已經工作了的姐姐守在“雲端”一遍又一遍地回看《語言·傳播·生活》課。“從方言到英語,從生活再到傳播,完全沉浸其中,談笑風生間,遊刃有餘。”

讓姐妹倆廢寢忘食的“精神美餐”,正是被西北師大學生戲稱為“最有魅力的網課”——西北師大外國語學院院長曹進的通識課《語言·傳播·生活》。

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這是一門雅俗共賞的課,從生活中的小事瑣事切入,有“金句”也有“俗句”,有名人名言也有網絡語言,特殊時期雖然在“雲”上,但曹進把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融入其中,讓“語言·傳播+生活、社會、文化……”從線上走進學生“心間”,真正成為學生人生需要的大課程。

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私下裏,學生們都喜歡叫曹進教授為“曹爸”,因為總能從他那裏汲取“力量”。

為了給學生上好網課,“60後”的曹進研究網課軟件,“雨課堂”、企業微信、騰訊會議、ZOOM,MOODLE、微助教、課堂派都不在話下,上課時眾多軟件“齊上陣”,滿足學生需求。

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上三門課並不難,難的是要給老師們做示範,搬到線上後,究竟應該怎麼上?”曹進説,“人有臉,樹有皮”,他自己“丟不起”這個人,唯有“啃”。為了摸清所有能用得到的“在線工具”,這位“60後硬漢”熬了三個通宵,同為老師的愛人都埋怨他“不惜老命”。

“摸清技術問題,才能確保在線教學順利開展了。”曹進“懸着”的心才算放下了,他就開始着手自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現代語言技術理論與實踐》《語言·傳播·生活》在線課程的教學設計。

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在曹老師的課上,同學們的參與感極強,老師和學生一直在彈幕互動,不是乾巴巴的聽與講。”西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吳有芬的父親也是老師,多次聆聽了曹進的課後説,為自己的孩子能遇到這樣的老師感到欣慰。

“家長能和學生一起聽課,讓我備受鼓舞。”曹進説。開展“線上教學”,他認為不僅僅是“課堂革命”背景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保證課程進度,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技能的重要契機,更是開展“價值塑造”的探索實踐機會。

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為了給學生節約“流量”,“曹爸”也很“吝嗇”,一堂課,前半節用視頻直播,後半節就轉換為音頻直播。

但對學生的“硬件”,“曹爸”提出:“不能給家裏提任何物質要求,不得去購置電腦,不得去鄰居家借電腦,在線能聽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有哪些知識點不明白的,需要什麼找老師。”

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對於大多數來自農村的學生來説,曹進深知他們求學的不易,不能再增加任何“額外負擔”,作業用一張紙和一支筆就可以完成,不在於有多麼“豪華”,而在於樸素背後的“用心態度”。

“在線教學一方面內容要飽滿,同時必須濃縮提煉,才符合網絡傳播規律。”疫情期間開展在線教育,開學後,由於上課學生太多,教室擁擠,為確保安全,曹進堅持線上線下同步教學。

在曹進看來,“線上線下”教學,應該混合為一體,不能人為的“隔離”。“這僅僅只是教學工具的區別而已,教學對象依然是學生,我們要做就是關注學生,一切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跟上時代步伐,讓自己從‘網絡菜鳥’變為‘行家裏手’,從摸索適應期跨向融合創新階段。”他説。

“熱愛教學,才能做好在線教學。”從教30多年,曹進早已把“講壇”當作自己摯愛的事業。

線上教學期間,曹進腿部膿腫發作,疼到只能靠吃止痛藥睡覺,但為了不影響給學生們上課,他強忍着疼痛和醫生“討價還價”,在堅持上完週一到週三的三門課後,緊急住院進行了急診手術。

術後,醫生囑託不能久坐,為了“站着當好主播”,“曹爸”在病牀上又開始“想招”了,立馬着手網購了“神器”,週一出院後,又默默地出現在“屏端”為學生們“傳播人生”。

這是曹進不到半年時間的第二次手術,但他從來沒有因此而“耽擱”他熱愛的教學和深愛的學生。

“師範教育就應該這樣,‘曹爸’為我們塑造了為師者的典範。”西北師範大學學生張中平,覺得做曹老師的學生很幸福。

文/趙寶巾 劉玉桃

編輯/孔令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8 字。

轉載請註明: 60後”硬核教師的“課堂人生”:玩轉“在線工具” 走進學生“心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