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學生”王予川:願為鄉村教育奉獻青春

這個學期,嵩縣德亭鎮酒店小學六年級數學課的講台上多了一張年輕的新面孔——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王予川。王予川從小在鄉村長大,大學畢業後投身鄉村教育,她立志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曾就讀於洛陽師範學院的她,前不久獲“出彩河南人”第三屆最美大學生殊榮。

“最美大學生”王予川:願為鄉村教育奉獻青春

“最美大學生”王予川:願為鄉村教育奉獻青春

王予川在給孩子們講課

這個學期,嵩縣德亭鎮酒店小學六年級數學課的講台上多了一張年輕的新面孔——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王予川。王予川從小在鄉村長大,大學畢業後投身鄉村教育,她立志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曾就讀於洛陽師範學院的她,前不久獲“出彩河南人”第三屆最美大學生殊榮。

“吃過鄉村缺教師的苦,讓我從小有個教師夢”

近日,我們來到嵩縣德亭鎮酒店小學時,琅琅的書聲從教室裏傳出。走進教室,王予川正拿着書本,帶孩子們做練習題。偶爾,會有孩子出錯,她便停頓下來,莞爾一笑“再來一遍”……

王予川出生於嵩縣閆莊鎮上菜園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父母希望她刻苦讀書,將來能有出息。從小就乖巧懂事的王予川,在學習上從未放鬆過,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那時,鄉村學校的資源緊缺,教育條件落後,教學質量較低。”回憶當初的情景,王予川形容自己“吃過鄉村缺教師的苦,讓我從小有個教師夢”。從此,成為鄉村教師的種子在王予川心中播下。

有夢想,就有前進的動力。2016年,王予川報考了洛陽師範學院的公費師範生。“選擇公費師範生,一方面可以解決家裏難以負擔的學費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圓自己的教師夢。”王予川説。

“大學生涯很短暫,要珍惜每一分鐘。”王予川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進入大學後,她如飢似渴地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努力提升綜合能力。經過刻苦努力,她先後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班幹部、最美大學生等榮譽。2019年9月,王予川還作為河南省公費師範生代表,參加了慶祝2019年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

“用心傳授知識,自己也成長了”

2017年暑假,懷揣着教師夢,王予川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三下鄉”支教活動,來到伊濱區龐村鎮西龐村小學支教。

在支教的日子裏,她和學生們同吃、同住、同學習。一次,由於天氣炎熱,臨上課前出現輕微中暑症狀,但她還是堅持去了學校。

那次她遲到了10多分鐘,令王予川沒想到的是,幾十個孩子沒有一個去玩兒的,整整齊齊地坐在教室裏等她。一看到王予川,大家興奮地喊道:“王老師來啦!王老師來啦!”

看着孩子們的小臉兒,王予川落淚了。她一邊暗暗自責,一邊被孩子們感動着,她吃過藥後,帶病堅持給孩子們上完了課。

“後來哪怕天再熱,我都沒有停過一次課。”王予川説,從孩子們的眼神中,她看到了真誠,更看到了渴望和期待,她不能辜負孩子們的期望。

“用心傳授知識,自己也成長了。”王予川説,支教期間,她詳細瞭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並運用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經過一個暑假的努力,孩子們的成績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王予川也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

“把知識與快樂傳播給鄉村的孩子們”

今年大學畢業後,王予川被分配到了嵩縣德亭鎮酒店小學任教。來到學校前,她給自己定下了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為鄉村的孩子們做點事。

剛踏上工作崗位,王予川就挑起重擔,負責學校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這對經驗不足的她來説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為了能夠儘快適應崗位,她認真學習,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並抓住一切機會給自己充電。

教課之外,她還需要花費更多心思和精力陪伴孩子們。“學校裏留守兒童比例大,他們缺少陪伴和管教,教他們得更用心,既要當好嚴厲的老師,又要當好孩子們信任的小夥伴。”王予川説,和城市的孩子相比,鄉村的孩子更需要老師來傳遞科學知識,為他們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户。

“未來,我將站好三尺講台,做學生們喜歡的老師,把知識與快樂傳播給鄉村的孩子們。”王予川説,她願意紮根鄉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農村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記者 戚帥華 通訊員 金宜洛 文/圖)

來源:洛陽網-洛陽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4 字。

轉載請註明: “最美大學生”王予川:願為鄉村教育奉獻青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