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父母肯定都期盼着孩子能成功。
成功所需的意志品質,
就是遇到挫折、
困難的時候,能夠做到不退縮,
不逃避,不灰心、不氣餒,
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在“傳遞愛 共成長”微家書活動中,
許多學生在書信中表達,
自己遇到挫折和困難,
有些不知所措。
——曾同學
時光匆匆,高一已然成為過去式。回想上個學期,試問你努力了嗎?你經過了十二年義務教育難道甘於就此淪落平凡?一次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你喪失了拼搏向上的勇氣。
——李同學
大家都説高一是高中的起點也是高中的關鍵點,在這個學期裏我做了班裏的班長。高中做班長確實很忙,忙不過來,作業跟任務兩個互相之間有衝突,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搞班裏的事情這是這個學期常有的事情,這對課堂老師是很不尊重的。這個學期我也有很多的疑惑,似乎還沒有適應高中的知識,還不知道高中知識發展的方向。總是不能抓好時間來好好的應用起來,總是讓時間白白的流逝過去,到後面又來後悔,這是讓我很不開心的。
——方同學
挫折教育被許多人誤解
堅強意志的核心,就是應對失敗和挫折。有學者提出挫折教育的概念,但很遺憾的是,這個概念從提出來開始,就被許多人誤解了。常見的誤區有以下幾個:
誤區一
認為挫折教育就是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搞定,希望藉此培養他們的抗挫折能力。
誤區二
認為現在的小朋友都是蜜罐子里長大的,經歷的挫折實在是太少了,就該讓他們多受些挫折。
誤區三
認為孩子從小就應該學會獨立,從幼兒園開始全託最好,這樣的孩子更堅強。可到孩子成年以後,考大學、選專業、找工作、找對象的時候,家長各種干涉。不要再讓孩子接受錯誤的挫折教育。
孩子對於挫折的看法、定義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例如新入學,孩子要適應新的環境,新的規則,要逐漸學會自我照顧,和同學之間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學會和老師進行互動……這一切對於他們來説都是很大的挑戰。
不理解的家長會説:“這有什麼啊,不就是上個小學麼,誰沒上過啊?”對於孩子的世界來説,有困難、有挫折、有挑戰的事情,很多家長往往不認可,意識不到這些對於孩子來説有多難,親子溝通就容易出現問題。
第一步:接納孩子的情緒
每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挑戰、失敗的時候,都會出現情感上的反應,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認同、理解他,承認他確實是遇到了困難。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難過、沮喪、甚至憤怒等各種情緒上的反應。家長要做的是在情感上給予支持。
家長要允許、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可以跟他説:“你看起來挺難過的,可以和爸爸媽媽説一説,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麼?”只有家長認同了孩子的情緒,並告訴他每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感到難過,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是可以被父母理解和接納的。父母長期堅持這樣做,孩子才會願意跟父母説心裏話。
成年人也有情緒崩壞的時候,更何況孩子。
第二步:給予孩子情感的支持
在接納孩子的情感以後,還要給予他支持,讓孩子知道,不管這個事情是成功還是失敗,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
比如某次考試前,孩子很緊張。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但不管成功失敗,我們都愛你!”對於小朋友來説,父母親就是一切,很多動力都來自父母的讚揚、獎賞,我們要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永遠都會陪伴,支持他。
如何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呢?首先,父母要耐心、積極地傾聽。在孩子説話的時候,要全神貫注,理解他的話語以及話語背後的含義,給予他適當的反饋,例如點頭、眼神的交流、擁抱等肢體語言的表達。
當父母認可了孩子的情緒,允許他表達情緒,並且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後,孩子強烈的負面情緒會得到緩解和消退。情緒會影響判斷。孩子心平氣和後,才能對事情有一個更正確的認知。
第三步:幫助孩子正確對待挫折
在情感上給予孩子支持後,要進一步給予認知上的支持,即幫助孩子以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挫折和失敗。應該讓孩子知道,失敗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部分,失敗本身並不可怕。
在孩子接納自己的失敗,願意繼續嘗試後,家長就要幫助他學會應對具體的困難。可以和孩子一起評估:目標是不是太高,能不能實現;在失敗經驗中,自己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難;在面對困難和困境的時候,如何發揮優勢,彌補不足等等。
有時候孩子會喪失信心,覺得困難太大了,沒有辦法克服。家長要把引導他回憶過去成功解決問題的經驗、例子,從而幫助他增強應對的信心。如果經過客觀的評估,認為困難確實超過了孩子的應對範圍,那麼家長可以給孩子換一個更加現實的目標。
孩子要變堅強,家長就要能共情。
學生家長們,趕緊來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