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錯了!改正!!”,小明媽媽指着正在寫作業的小明説到!
“咣!”的一聲巨響,小明重重地將本子摔在桌子上,對媽媽大吼一聲“出去!!”
或許這一幕,大家會覺得很誇張,但這幕場景經常會出現在很多家庭之中,甚至有可能天天上演!
媽媽覺得自己指出孩子作業中的問題,是為孩子好,但孩子居然對自己大喊大叫,內心很不舒服;孩子則覺得自己做作業的時候,媽媽在旁邊挑毛病,影響自己的思路!
家長對於監督(輔導)孩子作業,一般有三種狀態:
1、緊緊盯防,生怕孩子寫錯
這類家長,正如前文所説的小明媽媽一樣,時刻緊盯孩子的作業, 生怕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出現一點錯誤,如果發現,就一定要立刻指出來,讓孩子糾正。
這種做法,家長累、孩子更累!
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孩子速度慢了要問,孩子停下來要問,尤其是隔一段時間就看下孩子的作業,查找中間出現的錯誤;如果看到孩子稍微有一丟丟的走神,就立刻敲桌子提醒。
在這樣嚴密“盯防”下的孩子,則時刻感覺有一雙眼睛在盯着自己(即便家長暫時沒在),感覺渾身不自然。更是在寫作業的時候,分出一部分注意力關注家長的一舉一動。
這種類型的家長,在家庭中比較講究對孩子的教育。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並不會過多幹涉,更不會隨時指出孩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家長等孩子完成一科作業,檢查一科作業,將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不會在孩子做作業過程中打斷孩子的專注力,另一方面則是集中檢查、糾錯本身就是一種高效的做事方式。
在這種處理方式的家庭中,孩子一般做事情條理性都會比較強,做事主次分明。主要是家長教育的結果。
採用這種做法應對孩子作業的家庭,一般有兩種狀態:一是從開始就有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二是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顧。
對於第一種家庭,我們是比較羨慕點贊,對於第二種家庭,要麼是家長沒有辦法輔導孩子作業,要麼就是家長覺得此事不重要。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大多數學習比較好的孩子,家長普遍採取的是第二種方案,極少部分家長採用第三種方案。而大部分家庭的家長採取的是“步步緊盯”的方式。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主寫作業,不需要自己過多操心。但在實際過程中,想要做到真的很困難。
那麼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究竟是應該在旁邊監督指導?還是讓孩子獨立完成呢?
很多家長直接就想一步到位,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但往往事與願違,畢竟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任何想要一蹴而就的想法,往往都是不現實的。
這就也需要按照下面所説的步驟進行:
1、先監督、再放手
由於年齡因素,孩子的專注力相對較弱,這就需要家長在剛開始的時候對孩子寫作業的過程進行監督,用外力促使孩子的專注力得到提升。
當孩子的習慣養成,家長就沒有必要一直待在旁邊,捧本書在旁邊閲讀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但千萬不要看手機,尤其不要玩遊戲。
孩子作業中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千萬不要害怕孩子作業中出現問題。
孩子作業寫完後,家長進行集中批改或者對照老師下發的答案,發現錯誤後讓孩子進行原因分析(歸因分析),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究竟是由於粗心大意導致運算出錯?沒有理解提議?還是知識點沒有掌握?
當孩子分析原因之後,及時進行糾正,並記錄到錯題本上。
當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後,家長可以省略這一步驟,讓孩子寫完作業後自己進行檢查糾錯,家長只負責最後的審閲。
如果孩子自己檢查並改錯之後,作業中沒有出現其他問題,家長可以考慮對孩子適當的獎勵作為鼓勵。
循序漸進,讓孩子願意檢查自己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等着家長檢查後再行糾正,將會逐步讓孩子變成作業的主人。
孩子教育,是個耐心活兒,必須遵循行為規律和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
全部放開不現實,嚴防死守也不現實,只有根據孩子的行為規律,先監督,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最後即便是讓孩子獨立做作業,也要對孩子的作業時間和作業效果進行階段性檢查,而不是徹底放手。
畢竟,孩子還是孩子,自律性相對會弱一些,完全自主,也是有些不恰當。
對此,大家如何看?孩子做作業時,你是採取哪種方式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