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上課是一門藝術,而要上好一堂課則是一種能力。到底怎樣的一節課才是好課呢?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件事,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一千個人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角度不同,評價也會不同。所以,怎樣的課算好課,這個標準是很難做到統一的。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但是,一堂課要上得好,教師的全情投入是必須考慮的一個要素。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把全副的精神都用在課堂之上,思緒、情感和動作都隨着課堂的發展而飛揚,那麼就是最枯燥的文字,在課堂之上都會展現出異樣的光彩來。

那麼,老師怎樣上課才是最投入呢?這還真的不好判斷,但是近日有一位教師用自己的行動明明白白地向我們展示了自己的最投入。要説他是第二,恐怕就沒有人敢説自己是第一了。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位王教授在線上課2個小時,他都沒有發現麥克風全程沒有開。直到快結束的時候,他想和學生互動,他才發現沒有一個人回答。這時,學生的提醒,他才發現問題,那真的是一臉的尷尬。

2個小時,一個人唱獨角戲,這課上得怎麼樣呢?自然是上了一個寂寞。他也還不算是寂寞的,畢竟還有20多位學生在看着。但是這看着,怎麼看怎麼覺得像是看耍猴呢?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一堂課上下來,你就是在對牆壁説話啊,你是不是有一種撞牆的感覺呢?因此,要説上課最投入的教師,當是我們的王教授莫屬了。

出現這樣的課堂事故,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教師上課的枯燥乏味。一個2小時的課,都不和學生互動,就是一個人坐在那裏自説自話。這樣的狂轟濫炸,能夠有着怎樣的教學質量,又有幾個人能堅持到最後呢?當然,我們王教授還不錯,畢竟還有20多個學生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其實,按照金字塔理論,一堂課只是老師單純地講,學習的內容學生能夠掌握5%都算是高的了。儘管如此,但是還有許多教師像我們的王教授一樣樂此不疲。許多教師經常抱怨“講了許多遍,怎麼還不會!”而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的講和學生的接受之間的關係,以致做了許多的無用功。

一堂課怎樣才能算好呢?第一,就是要符合教學目標。這其實就像射箭一樣,你得做到有的放矢。課程的安排,每一個年齡段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一篇課文如果安排在一年級,你就只要關注它的字與詞;而如果在三年級,你就必須要加上流利地誦讀,概括課文並能簡要複述;而如果到了六年級,則還要加上賞析文章,列提綱和仿寫等。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第二,就是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的思想和能力得到成長。以學生為主體,你就必須摒棄滿堂灌的思想,讓學生參與到你的教學中來。儘管教學中有教師的講解和引導,但是我們必須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只有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課堂的教學質量才能提高。“死”的課堂從來都是為人所厭煩的(被動地接受知識),只有“活”的課堂才能讓學生學得全情投入,興趣盎然(主動地探究發現)。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第三,教授的內容應該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一堂好課不應該只是侷限於傳授知識,而應該發揮創造性。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那麼我們就只是一個傳聲筒。做傳聲筒誰不會呢?

而教師的作用不應該是誰都能夠替代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以教材為依託,進行拓展和延伸,挖掘出教材背後隱藏的信息和能夠延宕的材料及其思考。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課堂不是教師的課堂,而是學生的課堂。你教師再講得投入,再講得專注,也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因此,我們的王教授即便是最投入的老師,也並不值得肯定,因為他的眼裏完全沒有學生,不是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6 字。

轉載請註明: 老師上課“最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態?這位教授用行動做了回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