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農民召集三老豪傑議事,這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三老豪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秦施暴政的受害者,他們身居楚地,也有楚亡國之痛。他們眼見陳勝率領農民軍短短一個月內連克數縣,百姓羣起響應,陳勝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於是他們紛紛向陳勝建議説:“將軍您身着戎裝親自率軍作戰,衝鋒陷陣,誅討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重新建立楚國的社稷(“社”指土神,“稷”指穀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後來就用杜稷代表國家),勞苦功高,您應該稱王才是。而且為了監督指揮天下各路將領,也非稱王不可。希望您自立為楚王!”
一時間,議事廳熱鬧起來。
與這熱烈的氣氛極不協調的是,有兩位身着儒家服裝衣楚楚的懦生一直沉默不語。他們立於陳勝身旁,其地位顯然非同一般。這兩個人就是原魏國的名士張耳、陳餘。
張耳、陳餘都是原魏國的官僚豪富。張耳曾為魏國縣令,陳餘崇尚儒學,二人在魏國有一定聲望。秦滅魏國後,曾經懸賞捉拿張耳、陳餘。於是張、陳二人便隱姓埋名逃到了陳縣,充當鄉里的看門小卒,謀食度日。陳勝、吳廣數萬大軍攻人陳縣,震撼了秦的統治,使一切反秦力量看到了希望。張耳、陳餘作為被緝拿的逃犯,當然不肯放過這解放自己、謀求重立魏國的機會,於是便主動求見陳勝。陳勝也早已耳聞張、陳二人的名望,見二人主動來投,便很高興地留為軍中謀臣。
然而,在今天這個決定是否稱王的關鍵時刻,卻不見張、陳有所表示,陳勝不禁將目光移向二人問道:“不知你們二位意下如何?”張、陳早有一番屯張,馬上回答説:“秦暴虐無道,破滅別人的國家杜稷,斷絕別人的後代,無休止的徵用民力,徵收民財。將軍您英勇作戰,不顧萬死一生,就是為了天下除害興利啊。如今剛打到陳縣,您就自稱為王,這不是向天下人顯露了您有私心嗎?希望將軍您不要稱王,而應該立即引兵向西攻秦,同時派人重立原來六國的後裔,這樣就為自己樹立了同盟者,而增加了反秦的力量。秦的敵人越多,秦的力量就越分散;自己的同盟者越多,力量就越強勁。這樣用不着經過曠野激戰,就可誅滅暴秦、佔據咸陽,然後再號令諸侯。諸侯本已滅亡,如亡而復立,您以德服人,就一定可以建成皇帝的功業。如果在陳縣獨自稱王,恐怕天下人不願相從。”
張耳、陳餘這一番話可説是詞意懇切,深謀遠慮了。站在反秦的共同立場上,他們也極希望陳勝能最終獲得勝利。但是曾經是官僚豪富的張耳、陳餘畢競與平民百姓、貧苦農民的經歷、見識不同,他們的反秦動機也就不同。前者欲恢復舊日的榮華富貴,後者欲掙脱往日的苦難枷鎖;前者以陳舊的模式、陳舊的邏輯去謀劃成敗,以為不立六國後裔,必將失敗,後者以必勝的信念、全新的邏輯思考得失,以為不稱王便不能號令天下,奪取最後的勝利。陳勝就是後者的傑出代表。從“鴻鵠之志”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正反映了貧苦農民打破舊秩序、改變被壓迫、被剝削地位的迫切願望。自大澤鄉起義一個月來的實踐表明,陳勝、吳廣最初所做的“天下若秦久矣”,以扶蘇、項燕名義相號召“舉大計”,必會得到廣泛響應的分析,無疑是正確的。而且實踐也越來越表明,人民羣眾正在拋開己經死去的扶蘇、項燕的影響,因為他們看到了一位披堅執鋭、所向無敵的活生生的英雄形象。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使他們感到了陳勝稱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這一切,陳勝自然也看在眼裏。立六國後裔為王,而立人者反而不為王,如此怎能號令天下、擊破強秦?退一步講,立六國後裔為王,誰能保證他們不割據一方,放棄推翻秦朝的目的?
稱王,還是不稱王?而對着兩種截然相反的議論,陳勝果斷地做出了稱王立國的決定。這是繼“死國”、“舉大計”以來的又一個重大決策。
農民稱王,這還是亙古未有的創舉。
陳縣的辯論,以陳勝稱王立國的決定告終。這個國,定名為“張楚”。“張楚”就是張大楚國的意思。它借用了歷史上楚國的名稱,但卻與歷史上的楚國迥然不同。它不以復立楚國後裔的形式出現,不以舊貴族為領導,而以農民稱王的形式出現,以農民領袖為核心;它不以恢復楚國故土為目的,而以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窮苦百姓為目的。它的建立,主要反映了農民羣眾的願望。“張楚”立,陳勝王,標誌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誕生了。
如今,陳縣的上空飄揚的是農民政權“張楚”的旗幟。
呼呼作響的“張楚”大旗,直攪得秦王朝天翻地覆,呼喚着更多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高高飄揚的“張楚”大旗成了眾望所歸的農民起義中心的標誌,鼓舞着全國各地貧苦農民反抗封建壓迫、剝削的鬥爭,鼓舞着一切反秦力量進行英勇的鬥爭。
自大澤鄉起義陳勝奮臂一呼至“張楚”政權建立,在陳勝、吳廣起義的影響下,幾乎每個鄉村、每家農户、每個貧苦百姓都發動起來了。他們爭相誅殺那些平日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大惡霸、貪官污吏。那些有爵位有田宅的地主,紛紛逃離城鄉,躲進山林水澤。許多郡縣都出現了人民羣眾殺死郡守縣令以響應陳勝起義的局面。史書上記載當時以“張楚”軍名義“數幹人為聚者,不可勝數。”(《史記'陳涉世家》)
農民革命的實踐,給陳勝稱王建立“張楚”政權的創舉做了最好的回答。當初反對陳勝稱壬的張耳、陳餘,如今也看到了陳王的巨大號召力,以為“天下之事已可見矣”(天下究竟歸屬於誰,已經很清楚了),他們以“陳王興義兵討不義”,為“張楚”政權勸説那些反秦的魯國儒生加人農民軍。
陳勝在大澤鄉點燃的反秦烈火,短短時間裏燃遍了,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形成了天下雲集響應,烈火燎原的大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