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朗朗上口的《憫農》不知道教育多少人。很多人從孩童時就是從這首詩接受啓蒙的,勤儉節約,愛惜糧食,從此秉持一生。今天我們就説説《憫農》背後的故事。
《憫農》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紳。一般認為,《憫農》有兩首,文章開頭,我們提到的只是第一首,其實第二首同樣出名。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能夠寫下《憫農》二首的李紳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我們無需查閲資料,通過詩歌本身,就能感受詩人的點點滴滴。他或許生活艱難,所以對糧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或許參加過農業勞動,所以才能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勞作。
事實的確如大家想象的那樣嗎?
有一點不容懷疑,李紳早些年,甚至在寫下這兩首詩時的確有不同尋常的經歷。
李紳是中晚唐詩人。他出生時,安史之亂才剛結束7個年頭,他離世時還有60餘年唐朝就滅亡了。這段時期,唐朝鼎盛急轉直下,長安繁華一去不返,整個國家處在內耗和動亂之中。李紳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步入歷史舞台的。
李紳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父親曾做過金壇、烏程、晉陵三縣的縣令。李紳出身相對較好,但卻有一個不幸的童年。李紳幼年失怙,《舊唐書》説他“六歲而孤,母盧氏教以經義”。由於父親早逝,李紳便由母親盧氏拉扯長大,箇中生活想必並不輕鬆。大約14歲時,李紳在無錫惠山寺讀書。
李紳個子瘦小,但少年聰慧,尤其是擅長詩歌。他早年的詩歌,多關注下層,體察百姓疾苦。史書如是説“鄉賦之年,諷誦多在人口。”
李紳祖籍亳州譙縣,也就是今天的亳州譙城區。有一次,李紳回亳州探親,恰好偶遇同榜進士李逢吉。李紳盡地主之誼,深情款待。飯畢,二人同遊高台,此時天氣酷熱,農民田間勞作,一派忙碌景象。此情此景,李紳深受感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李紳寫下了《憫農》二首。也有説法,李紳寫下了三首詩,除了我們剛才講到的兩首,還有一首也是關於勞作的,我們暫不細説。
李紳能夠寫下《憫農》,説明他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最起碼對底層人士的辛勞是有所觸動的。
就是這樣一位人物,誰會想到,隨着歲月流逝,他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據傳,李紳發跡後,在個人生活上卻是完全相反的一種狀態。
李紳做了高官後,喜歡吃一道用雞舌做的菜,一頓飯就要殺掉300只活雞。為了做這道菜,他家殺掉的雞往往堆積如山。
需要説明的是,這是流傳很廣的説法,具體源頭何處,筆者並沒有找到有關記載。當然,不排除套用其他人的事例誣陷中傷的可能。
我們姑且不論李紳吃不吃雞舌,他發跡後的生活卻真的走向奢靡了。
劉禹錫中進士後,起初在京城做官,後來受到排擠,到地方履職。在蘇州刺史任上,他有一次到李紳家做客。宴會上,李紳傢俬妓雲集,劉禹錫感慨良多,便寫下了《贈李司空妓》: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順便説下,這便是司空見慣成語的來歷。這裏的司空就是指李紳。李紳對豪奢生活習以為常,令人意外。
這説明李紳生活奢靡基本上做實的。宋人《太平廣記》説他“以舊宰相鎮一方,恣威權”。《太平廣記》是民間小説,偏向紀實,受眾很廣,可見李紳在後人心目中的形象並不怎麼好。
李紳形象交惡大概與他的手段作風有關。《新唐書》説他“紳治剛嚴,皆望風遁去。”《太平廣記》也説“持法峻,犯者無宥。狡吏奸豪潛形疊跡。然出於獨見,僚佑莫敢言。”李紳為官酷暴,治下的百姓非常害怕,紛紛渡長江、淮河外出逃難。當然,在李紳心中,這些逃走的百姓猶如隨風而去的秕糠,不必報來。可見,他的內心已然背離了初衷。
《舊唐書》給李紳的評價是:“紳始以文藝節操進用,受顧禁中。後為朋黨所擠,濱於禍患。賴正人匡救,得以功名始終。”這裏的朋黨涉及朋黨之爭,也就是當時的“牛李黨爭”。昌六年(846年),李紳病逝於揚州,朝廷給他至高榮譽,“贈太尉,諡文肅。”總體來看,朝廷還是比較認可李紳的。
李紳從憫農詩人蜕變為一代酷吏,是時代使然,還是治政慣性,抑或是個人問題,留給我們的反思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