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國富民強, 為何後世評價多是罵名

作為中是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朝,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也是人們討論最多的一個朝代,從1644年山海關之戰清軍打敗李自成坐穩北京之後,宣告了清朝正式入住中原。此後一直到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末帝宣統退位,清朝一直延續了近三百年,在這期間清朝一共經歷了十二位皇帝。有人説清朝十二帝無一庸人,那麼在這十二個非比尋常的人物之中,康熙乾隆不説,論在位時間和其功績來説,雍正算是最為厲害的一位。但是,從如今的一些文學作品還是書籍中,都可以看出,對於雍正的評價不是甚高,這又是為何?

雍正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國富民強, 為何後世評價多是罵名

其實對於雍正來言,十三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加班加點的批改奏章,每天晚上僅僅睡眠四五個小時。這在中國古代的君王之中稱得上絕對的勞模了,除了明朝開國的朱元璋和成祖朱棣,恐怕再也沒有人能夠像他們一樣對工作充滿如此的熱情吧。而且雍正的高強度工作並不是像崇禎一樣的碌碌無為,在他的手中,清朝這個巨大的機器,不僅實現着巨大的改革,並且製造了巨大的財富。在雍即位之後,第一個就是對康熙後期出現的腐敗問題進行大力的整治,並且設置了養廉銀製度來預防貪污。另外對於西南地區的管理,他大力的推行了改土歸流制度,直接的加強了中央對西南邊境地區的統治。

雍正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國富民強, 為何後世評價多是罵名

另外就是在於民生方面,雍正年間實行了攤丁入田制度,直接的削弱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使得無論是平頭老百姓還是有錢的地主老爺,一樣的都得給國家按人交税。對於這個制度來講,其實就是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不僅是那些有地的農民,沒有地的農民也享受到了這個制度帶來的利益。還有一方面,雍正特別能掙錢,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在康熙去世的時候,清朝的國庫之中的資產是負的八百萬兩白銀。而在雍正去世的時候,國庫的資產是正的六千萬兩白銀,如果不是雍正暴斃,沒準他還能掙更多的錢。

雍正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國富民強, 為何後世評價多是罵名

那麼就是這麼一個能幹的皇帝,為何在後世之人的評價不是很高呢?第一,雍正重農抑商,但是他過分的強調了農業的重要性。雍正曾經説過這麼一句話,農乃天下之本,工賈皆為末流。可是在明朝末年中國已經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此舉必然是對於工商科技業的嚴重打擊,從而導致了清朝中後期一直沿用這樣的政策。最後落得個鴉片戰敗,列強入侵,七十年喪權辱國百年一蹶不振。第二,雍正大肆實行文字獄,得罪了大量的文人集團。其實對於文字獄來講,在明朝的洪武以及永樂兩朝就發生過,藍玉案和胡惟庸案不知道讓多少明朝開國元老含冤九泉,上萬人蒙冤入獄。而雍正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為有名的就是呂留良案,呂留良當時都死了四十多年,因為別人看了他的書想要反清復明,弄得他也被撬棺驗屍。另外就是雍正建立的密摺制度,弄得是滿朝人心惶惶,畢竟一不小心被打了小報告,就要人頭落地。

雍正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國富民強, 為何後世評價多是罵名

最後,説實話,雍正在於清朝這十幾個皇帝中來説算的上前三的。畢竟雍正上位的時候就是不簡單,所謂九子奪嫡,讓他漁翁得利,這説的是權術。能夠十三年如一日加班加點的勵精圖治,不近女色,説明了雍正從品質上來講是一個特別敬業的人。可是要是論浪漫以及開放,他就不如老爹康熙和兒子乾隆了,思想過於滯後,是時代造成了,也是他個人一心求穩的表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2 字。

轉載請註明: 雍正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國富民強, 為何後世評價多是罵名 - 楠木軒